手擺拳石基層在坑槽修補中的應用

字號:

多年來,修補坑槽大都采用石灰土進行路面基層補強的方法,這種方法雖有一定效果,但雨季后檢查,小面積坑槽的修補破損嚴重,究其原因,是由于人工夯實石灰土密實度僅為85%,造成小面積坑槽修補的灰土基層強度太低,從而導致面層破壞。要保證坑槽的修補質量,首先要保證基層強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結合我縣鄰近山區(qū),石料強度較高且價格低的特點,本著既降低造價又必須保證質量的原則,于1996年5月初對手擺拳石基層修補坑槽進行了試驗。
    1 施工程序及要求
    1.1 施工程序
    (1)調查需挖補的路段,計算需用的材料數(shù)量,在較集中路段的路肩上存放拳石,碎石存放于公路站院內。
    (2)備料:拳石、碎石為抗壓強度不低于3級的石灰?guī)r、花崗巖等,拳石尺寸為15~20cm,碎石為1~2cm或2~4cm,規(guī)格均勻、無雜質。
    (3)劃邊線:按挖補的需要先用粉筆劃出邊線,邊線要劃到面層穩(wěn)定部分,要求與路中心線平行或垂直,形成規(guī)則的方塊。
    (4)開槽:沿劃線挖槽,并將面層、灰土分別置于坑槽兩邊,邊緣要垂直槽底,槽深不小于18cm,個別路段可視基礎損壞情況而定。
    (5)處理底槽:在開好的槽底由邊緣向內壓半夯,夯實一遍,并將槽底、糟壁清理干凈。
    (6)掛線:在槽上掛縱線(平行于路中心線)和橫線(垂直于路中心線)各一道,線底水平線即為壓實后面層高程。
    (7)手擺拳石:較大石塊先用大錘砸開,取不大于15cm的拳石,從一角開始擺放于槽內,要大面向下,小面向上,底面平整,逐塊擠緊,先橫向,后豎向,面朝拳石鋪筑,并適當移動橫線,以控制面層預留厚度和平整度,及時將砸下的碎石片填人空隙中。
    (8)填撒嵌縫料:每塊坑糟擺完拳石后,及時撤碎石嵌縫料,高度與掛線平齊,先用平夯穩(wěn)壓一遍,即可指揮行車碾壓。
    (9)養(yǎng)生:行車碾壓3~5d,并及時回掃散落的石料。
    (10)鋪筑穩(wěn)定層:先將松動多余的石料清出,保證面層厚度不低于3cm,用灑布機噴灑瀝青(按1.5~2kg/m2控制),瀝青溫度不低于150oC,注意噴好槽壁,灑油后及時撒布1~2cm石料,并刮平掃勻。
    (11)拌和面層混合料:使用拌和機作業(yè),石料級配為0.5~lcm石子30%,石屑70%,油石比5.5%~6%,混合料出料溫度不低于130 oC。
    (12)攤鋪面層料:先向糟內灑少量粘結油(0.8~lkg/m2),再攤鋪混合料,認真找平,攤鋪厚度一般為壓實厚度的1.25~1.4倍。
    (13)壓實:攤鋪好混合料后用6~8t壓路機壓實,并及時向車輪灑水防粘,以達到平整密實,邊緣銜接平順。新補部分略高于原路面,一般不超過0.3cm。
    (14)撒養(yǎng)護料:面層壓實后,及時撒布石粉或中砂,并掃勻以防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