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舞蹈:“西山打歌”

字號:

★少兒興趣頻道為大家整理的少兒舞蹈:“西山打歌”,供大家參考。更多閱讀請查看本站少兒興趣頻道!
    “西山打歌”是白族的歌舞形式(“打”即踏,“歌”即唱,“打歌”即踏歌之意)。流傳在洱源西山地區(qū),為婚嫁、喜慶節(jié)日的娛樂活動。此舞無樂器伴奏,由歌頭手端一碗酒和茶領唱,眾人相和或是男女對唱問答,眾人常是圍繞篝火踏足而舞,并常用呼號聲協(xié)調(diào)舞步。過去“打歌”動作多為向左、右各走三步,然后雙腳齊跺半蹲,以及模擬勞動動作及動物形態(tài),如“猴子紡線”(雙手在胸前纏繞的動作);“打馬架”(將腳伸出)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西山打歌”已逐漸形成了成套的舞蹈語匯。近年來已成為青年男女聚會時的歌舞,舞蹈動作已發(fā)展到幾十種不同的組合。動作特點是上身松弛,雙臂隨腳步擺動,轉(zhuǎn)身急促,其中雙腳跺地然后一腳擦地向前伸出,是西山打歌有代表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