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工程師講義之電磁污染防治基本方法(六)

字號:

四、無線電干擾測量
    1、無線電干擾的測定
    對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等頻段進行測定時,實際上均以輻射波的功率通量密度值來表示,測量用的儀器為輻射強度測量儀。這儀器的工作原理為:在被測定的輻射場中,喇叭形接收天線接收微波的輻射功率通量,并沿著波導管前進,經衰減器到變熱電阻箱內,被測試電橋的變熱電阻所吸收。
    假設天線接收的總功率為 ,則輻射強度P用下式表示: ; 而 ,因此, 式中: —通量密度, ; —天線接收功率,W; —天線有效面積, ; —波長; —天線增益。
    2、測試注意事項
    (1)垂直高度的測定。按人體立位1.7m、1.3m、1.0m三個垂直高度進行測量。
    (2)水平距離的測定??紤]兩部分:近區(qū)空間場強和環(huán)境空間場強。近區(qū)空間場強的測量以場源或者射頻設備的外殼為相對水平零點,一次半米為測試點。
    (3)環(huán)境空間場強的測量。以輻射源為水平零點,沿著波的方向選取所測值作為評價污染程度的標準。
    (4)最短距離的測定。對于中短波,建議以距離設備5cm為評價輻射強度的最短距離,5cm以外的空間任何一點,其場強不應超過參考標準;超短波、微波最短距離以10cm為基準。
    3、高壓架空送電線、變電站無線電干擾測量方法
    GB749-2002規(guī)定了測量高壓架空送電線、變電站產生的無線電干擾的方法。適用于電壓等級為500kV及以下正常運行的高壓架空送電線、變電站、頻率范圍為0.15-30MHz的無線電干擾測量。
    測試儀器必須使用符合GB/T6113.1的要求,持有有效計量檢定證書的儀表;使用準峰值檢波器;使用具有電屏蔽的環(huán)狀天線或柱狀天線。使用記錄器時,必須保證不影響測試儀的性能及測量準確度。
    每次測量前,按儀器使用要求,對儀器進行校準。優(yōu)先采用環(huán)狀天線。
    參考測量頻率為 MHz,也可用1 MHz。為了避免在單一頻率下測量時因線路可能出現駐波而帶來的誤差影響,應在干擾頻帶內對各個頻率進行測量并畫出相應的曲線,測量可在下列頻率或其附近頻率進行:0.15 MHz、0.25 MHz、0.50 MHz、1.0 MHz、1.5 MHz、3.0 MHz、6.0 MHz、10 MHz.15 MHz、30 MHz。
    測量地點選在地勢較平坦,遠離建筑物和樹木,沒有其他電力線和通信、廣播線的地方,背景場強至少比來自被測對象的無線電干擾場強低6dB。背景場強的測量,可以在線路停電時進行,或在距線路400m以外進行。
    對于輸電線路,測點選在距邊相導線投影20m處。
    對于變電站,測量點應選在電壓等級電氣設備區(qū)外側,避開進出線,不小于三點;距最近帶電構架投影20m處;圍墻外20m處。
    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氣象條件下,儀表讀數是穩(wěn)定的,測量值為穩(wěn)定時的儀表讀數;若儀表讀數是波動的,使用記錄器記錄或每半分鐘測量一次,測量值取10min讀數的平均值。對使用不同天線的測量讀數,應分別記錄與處理。
    (1)線路的測量數據。在給定的氣象條件下,每次的測量數據,應由沿線近似等分的三個地點的測量數據組成。
    (2)變電站的測量數據。在給定的氣象條件下,每次測量由各測量點測得數據作出頻譜曲線。
    測量次數不得少于15次。測量次數應與該地區(qū)每一種氣象條件出現的頻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