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CPA考試會計最后沖刺模擬題2

字號:

三、計算及會計處理題(本題型共2題,其中第1題10分,第2題10分。本題型共20分。需要計算的,應列出計算過程;會計科目有明細科目的,應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一)匯明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器的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的增值稅率為17%,消費稅率為5%。該公司采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所得稅率為33%。2003年~2007年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1.2003年1月1日為籌建一生產線從銀行借入長期借款1000萬元,期限為3年,年利率為6%,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因工程資金不足,于2003年7月1日又借入一筆長期借款400萬元,年利率為6.6%,期限為4年。工程于2003年3月1日正式開工,相關資產支出資料如下:
    日期
     資產支出額
    2003年
     3月1日
     200
    7月1日
     300
    9月1日
     100
    10月1日發(fā)生安全事故,直至第二年的2月1日才重新開工。
    2004年
     2月1日
     400
    3月1日
     400
    4月1日工程正式完工,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tài)。
     2.完工后的固定資產當即投入使用,服務于生產部門。假定每年的產品全部完工,而且全部銷售。
     3.會計上采用4年期直線法計提折舊,稅務上采用6年期直線法計提折舊,該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為2.54萬元,假定稅務上認可該固定資產會計上的入賬口徑及凈殘值標準。
     4.2004年12月15日,苦于流動資金短缺,匯明公司與B公司簽訂了售后回租協議,售得1030萬元,設備的產權交接手續(xù)于2004年12月25日全部辦妥。雙方租賃協議如下:
    (1)自2005年1月1日起匯明公司租賃該設備3年,2007年12月31日到期;
    (2)匯明公司每年末支付租金400萬元;
    (3)預計租期屆滿時資產余值為60萬元,其中匯明公司的母公司擔保30萬元,由擔保公司擔保25萬元;
    (4)租賃合同規(guī)定的年利率為10%;
    (5)匯明公司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租金費用;
    (6)匯明公司依然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因售后回租僅涉及產權協議的簽署,設備本身一直處于使用狀態(tài),因此折舊從未間斷。稅務上延續(xù)原定的折舊口徑及標準。假定設備到期歸還B公司時沒有發(fā)生清理費用;
    (7)2006年和2007年,由匯明公司根據當年產品銷售收入的1%向B公司支付經營分享收入;
    (8)2006年匯明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000萬元,2007年匯明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00萬元;
    (9)2007年12月31日,匯明公司返還設備給B公司。
    (10)匯明公司租入該設備后,企業(yè)總資產量達到2500萬元。
    (11)每年匯明公司需支付修理費用10萬元。
    (12)相關折現系數如下表:
    P/A(3,9%)=2.5313
     P/F(3,9%)=0.7722
    P/A(3,10%)=2.4869
     P/F(3,10%)=0.7513
    P/A(3,12%)=2.4018
     P/F(3,12%)=0.7118
    P/A(3,14%)=2.3216
     P/F(3,14%)=0.6750
    根據以下資料,完成匯明公司的以下會計處理:
     1.匯明公司2003年~2004年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會計處理;
     2.匯明公司2004年計提折舊及出售設備時的賬務處理;
     3.匯明公司對租入設備的會計處理?!?BR>     4.B公司對該租賃的會計處理。
    (二)甲公司系上市公司,設立于2005年初,屬于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33%,所得稅采用債務法核算。除特別說明外,甲公司采用應收賬款余額百分比法計提壞賬準備,壞賬準備的計提比例為5%。根據稅法規(guī)定,按應收款項期末余額5‰計提的壞賬準備允許在稅前抵扣。不考慮除增值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甲公司2006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07年2月15日完成,在此之前發(fā)生的2006年度納稅調整事項,均可進行納稅調整。甲公司2006年度財務報告于2007年3月31日經董事會批準對外報出。甲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計提法定公益金,不計提任意盈余公積。
     1.2007年1月1日至2月28日,甲公司發(fā)生如下交易或事項:
    (1)1月14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退回的2006年10月4日從其購入的一批商品,以及稅務機關開具的進貨退出證明單。當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開具紅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該批商品的銷售價格(不含增值稅)為200萬元,增值稅為34萬元,銷售成本為185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該批商品時,銷售價格是公允的,也符合收入確認條件。至2007年1月14日,該批商品的應收賬款尚未收回。
    (2)1月25日,甲公司辦公樓因電線短路引發(fā)火災,造成辦公樓嚴重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30萬元。
    (3)1月26日,甲公司獲知丙公司被法院依法宣告破產,預計應收丙公司賬款250萬元(含增值稅)收回的可能性極小,應按全額計提壞賬準備。甲公司在2006年12月31日已被告知丙公司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償還債務,因而按應收丙公司賬款余額的50%計提了壞賬準備。
    (4)2月15日,甲公司決定以2400萬元收購丁上市公司股權。該項股權收購完成后,甲公司將擁有丁上市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10%。
     2.2007年3月5日,注冊會計師在對甲公司2006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時,發(fā)現甲公司在業(yè)務處理上有如下問題:
    (1)2006年1月,甲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將公司所得稅的核算方法自當年起由應付稅款法改為遞延法。甲公司會計人員考慮到公司以前年度的所得稅匯算清繳已經基本完成,因此僅將該方法運用于2006年及以后年度發(fā)生的經濟業(yè)務。
     甲公司在2006年以前只發(fā)生一項納稅調整事項,即公司于2005年年末計提的無形資產減值準備200萬元。該無形資產減值準備金額至2006年12月31日未發(fā)生變動。
    (2)甲公司于籌建期發(fā)生開辦費用1000萬元,在發(fā)生時作為長期待攤費用處理,并將該筆開辦費用自開始生產經營當月(2005年1月)起分5年攤銷,計入管理費用。
    (3)2006年3月,甲公司為研制新產品,共發(fā)生新產品研發(fā)材料費、研發(fā)人員工資等計50萬元,會計部門將其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并于當年攤銷10萬元。對于涉及的所得稅影響,公司作了以下會計處理:
     借:所得稅13.20萬元
     貸:遞延稅款13.20萬元
    (4)甲公司于2006年12月接受B公司捐贈的現金600萬元。會計部門將其確認為營業(yè)外收入,甲公司2006年度的利潤總額為3000萬元。
    (5)3月5日,甲公司發(fā)現2006年度漏記某項生產設備折舊費用200萬元,金額較大。至2006年12月31日,該生產設備生產的已完工產品尚未對外銷售。
    (6)3月28日,甲公司董事會提議的利潤分配方案中擬分配現金股利210萬元。甲公司根據董事會的決議將擬分配的現金股利作為應付股利,并進行賬務處理,同時調整2006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
    要求:
    (1)根據資料1指出甲公司發(fā)生的上述⑴、⑵、⑶、⑷事項哪些屬于調整事項;
    (2)對于資料1中的調整事項,編制有關調整會計分錄;
    (3)根據資料2分別判斷注冊會計師提出疑問的會計事項中,甲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4)對于甲公司不正確的會計處理,編制調整分錄。涉及調整利潤分配項目的,合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其中涉及調整法定盈余公積和法定公益金的,合并記入“盈余公積”科目。
    (5)根據要求上述調整結果,填寫調整后的甲公司2006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相關項目金額。(調整表見答題紙;調增數以“+”表示,調減數以“-”表示)。(“應交稅金”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及專欄名稱,“利潤分配”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應收賬款
     調整數
     資本公積
     調整數
    存貨
     盈余公積
    累計折舊
     末分配利潤
    無形資產
     主營業(yè)務收入
    長期待攤費用
     主營業(yè)務成本
    遞延稅款借項
     管理費用
    應付股利
     營業(yè)外收入
    應交稅金
     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