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景點介紹:瀘溪河

字號:

瀘溪河清澈見底,可鑒毛發(fā),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詩圣杜甫曾經(jīng)有詩曰:“蜀江水碧蜀山青”,他雄辯地闡明了“山青”與“水碧”、“窮山”與“惡水”的關(guān)系。水碧緣于山青,禿山必然濁水。許多坐竹排游過瀘溪河的人,拿瀘溪河與漓江比,作出了“形似漓江”的評語,但論開闊、論天然、論野趣、論水質(zhì),又公認(rèn)“勝似漓江”。竹筏從上清鎮(zhèn)碼頭出發(fā)開始漂流,首先左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青翠欲滴,迎風(fēng)搖曳,龍吟鳳舞,婀娜多姿。游人躺在竹林綠水的懷抱里,遠(yuǎn)離塵囂之苦,淡忘名利之念。既無登陸山跋涉之勞,又可坐收飽覽兩岸秀麗之風(fēng)光。  
    漂過千米竹林,排身崆嗵作響,竹排進(jìn)入由淺入深、由緩而急的雷打石水域了。雷打石砥柱中流,屹立在湍急的河道中,相傳這是普庵法師受了張?zhí)鞄煹睦追?,將巨石一炸兩邊分流洶涌洪水的。那炸掉的半邊已被山洪沖走,不知去向,剩下的半邊卻留下雷劈電燒的鐵銹色班痕。坐在排上觀賞兩岸山民的生活,令人欽羨不已。瀘溪河放養(yǎng)鴨 子很多,有成鴨有雛鴨。成鴨成群結(jié)隊,引吭高歌,嘎嘎作樂;雛鴨自成體系,或者說水灣里談心,或在淺水中鍛煉,嫩嫩的羽毛憑添幾分稚氣(右圖為河上鸕鶿)。河邊洗菜晾衣的村婦山姑、駕舟砍柴的樵夫、放學(xué)歸來在河邊嬉戲院頑童形成了一 幅誘人的山村素描畫。欣賞過這些后,兩邊奇山、怪石就多了起來。筏行十五里,距仙水巖五公里處,就可看到駱駝峰,其后便是既濟(jì)山水相滋、張陵煉丹的龍虎山了。
    龍虎山原名云錦山,因橫空有一片高達(dá)數(shù)百尺、寬約數(shù)百米的五彩石山形似云錦而得名。它的另一個出處是“狀若龍虎”,即一山像龍,一山象虎,龍蹯虎距,相依相偎。若下竹排觀看,在離主峰不遠(yuǎn),就會發(fā)現(xiàn)一山盤曲如蟠龍,一山背臥如伏虎,形成龍虎并峙的壯麗景觀。龍虎山麓之下,有一天開闊平坦處,它坐北朝南,面水背山,乃正一觀舊址。是道教正一派肇基之所,是歷代張?zhí)鞄煆氖路ㄊ禄顒拥闹匾獔鏊?,現(xiàn)正在修復(fù)中。
    到了正一觀,繼續(xù)登攀,就可瞻仰祖天師結(jié)廬煉丹的水簾洞、煉丹巖(圖左)了。煉丹巖前臨溪澗,峭石壁立,丹灶遺址尚存,草廬舊跡仍在。水簾洞瀑泉噴薄而下,若飛雪,似珠簾,祖天師就是利用水簾洞庭湖的瀑泉煉丹的。據(jù)傳達(dá)室寧祥符、永樂皇帝曾派員跟蹤至此,撿到遺丹。仙水巖十景之“丹勺用不得”和“劍石試不得”兩景就在這里。
    龍虎山對面的天師板栗林,據(jù)說為天師所植。天師栗個大香甜,淀粉豐富,是理想的果品和滋補(bǔ)品。李時珍《本草綱目》上說:“天師栗,唯西蜀青城山有之,乃張?zhí)鞄煂W(xué)道于此所遺?!睆埖懒晔窍鹊烬埢⑸胶蟮角喑巧饺サ?。由此可見,青城山的板栗是從龍虎山帶過去的。
    瞻仰完煉丹池,水簾洞之后,就可到云錦渡玉石村品嘗風(fēng)味小吃了。玉石村戶口不多,異常好客,待你坐定,主人就會端上一份用薯粉、芋頭搟皮子的餃子當(dāng)點心。這種餃子像緞子般滑韌,順喉而下,味不尋常。被稱為“十錦緞餃”。
    繼續(xù)順河而下,將陸續(xù)看到仙水巖十景中的“云錦披不得”、“石鼓敲不得”、“道堂坐不得”、“蓮花戴不得”、“玉梳梳不得”、“仙桃吃不得”、“仙女配不得”、“老婆背老公走不得”。  
    竹筏漂流三個小時后,在仙水巖登岸。在登岸處的峭崖絕壁之上看到有兩排人工開鑿的方形洞眼,那就是古棧道遺址。棧道通巖中寺,寺廟循穴而建,上下七層,又稱七層廟。懸崖為蓋,下有石坪,開闊敞亮,能容數(shù)百人,廟毀后常有游客對奕于此,或攜酒作樂其中。崖墓上有許多古人題刻:“玉壁凌空”、“半天仙跡”、“神仙可棲”、“鶴歸留影”,均為夏言等名人手筆?,F(xiàn)已修復(fù)為“飛云閣”,即將向游人開放。
    地址: 龍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