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盟旅游景點:古城遺址

字號:

后契勒陶力蓋遺址
    1970年,在烏拉特中旗杭蓋戈壁蘇木西南4公里處的后契勒陶力蓋(漢語意為火石梁),發(fā)現(xiàn)石器時代的石器打制場,發(fā)掘出石核、刮削器和人工打制的石片等文物。
    達日蓋遺址
    達日蓋遺址位于烏拉特后旗達日蓋山口,總面積達1000多平方米,遺址不遠(yuǎn)處有排列有序的石棺墓群。此為新石器時代狩獵民族的遺址和墓群。
    呼魯斯太遺址
    呼魯斯太遺址位于烏拉特中旗呼魯斯太蘇木,屬青銅器時代遺址。在這里發(fā)現(xiàn)典型的連珠狀匈奴牌飾。旁有春秋時代的匈奴墓群。
    雞鹿塞遺址
    雞鹿塞遺址位于瞪口縣沙金套海蘇木巴音烏拉嘎查以北哈日格乃山口西的臺地上。此城全用片麻巖牙和卵石砌成,筑于距溝底高約19米的山坡平臺上。城呈正方形,邊長約68.5米。墻上端殘存厚度約3.7米,下端厚約5.3--5.5米,殘墻高一般約7米,8米,西北缺口處只有兩米高,平均高度為7.2米。古城只在南墻開一城門,城門外有類似甕形的長方形小圍墻,留有入口??磕蠅|部內(nèi)側(cè)和西北角砌有磴道。城內(nèi)出土文物有:漢代繩紋磚瓦、灰陶片、箭簇和一件青銅弩機。
    在古城周圍十公里范圍內(nèi)有漢代烽燧遺址十幾處,作為防線和報警之用。雞鹿塞和烽燧共同組成了漢王朝西北邊陲的軍事要沖。
    窳渾古城遺址
    窳渾古城,蒙語為保爾浩特,漢語也稱土城子,位于蹬口縣沙金套海蘇木西南約三公里處,建于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該城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東西最長250米,南北最長200米,北與西北被沙漠覆蓋,垣寬9~13米,南垣中部有一缺口寬約20米,約為城門。該城東墻北墻,殘高1~2.5米。城中部略偏東處有一面積為10000平方米的臺,探得文化層有1~3米深。文化層下層為漢代文物,較厚,出土大量灰陶器和漢代建筑材料;中層為唐代文物,出土文物有白瓷器物殘片數(shù)種;上層為明、清文化層,較厚,有大量鈞窯瓷殘片,如青花瓷殘片。在斷垣殘壁的表面也可揀到鐵鏈、三梭銅合金箭鏃等。臺地東100米處,曾出土兩件唐代金碗,其一為蓮花狀口徑;另一件呈圓形口徑,刻有纏枝牡丹和忍冬花紋,工藝精巧,花紋逼真,雖在地下埋藏一千多年,出土?xí)r仍然金光閃閃。
    臨河市八一鄉(xiāng)古城遺址
    臨河市八一鄉(xiāng)東3公里處公路北側(cè),有一座漢代古城遺址。此城南北長約450米,東西寬210米,平面呈“目”字形。城內(nèi)東北部和中部有兩處臺地,為古城的建筑區(qū),出土大量磚瓦和陶器殘片。城正北2公里處有漢代磚石墓葬群。
    三頂帳房古城遺址三頂帳房古城遺址位于烏拉特前旗黑柳子三頂帳房村南0.5公里處,古城東西長1120米,南北寬近1000米,西墻和南墻西段部分殘高3~4米,其他部分殘高1~2米,呈土壟狀。城東北角有較大型夯土臺地,似為角樓遺址和角樓附近建筑物遺址。城中部偏南也有一處較大的建筑臺基。城內(nèi)其他地區(qū)遍布建筑材料,特別是曾出土有典型的漢代瓦當(dāng)和“長樂未央”銘文磚,此為其斷代的依據(jù)之一。城中出土的器物有陶制罐、甕、瓶、盆、鼎以及兩漢五銖和新莽大泉等貨幣。除了兩漢的器物外,還出土有環(huán)狀石器和典型的戰(zhàn)國大鐵鼎,這證明漢代之前,此處已成為要地。古城遺址的西部和東北部有大量的古墓葬。
    臨戎古城遺址
    臨戎古城遺址位于瞪口縣補隆淖鄉(xiāng)河拐子村西。建于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該城呈長方形,城垣由黃土夯實筑成。南北垣長約450米,東垣長637.5米,西垣長620米,古城的西北部及東北部還殘留著0.5~2米高的土垣。城內(nèi)出土文物有:繩紋磚、瓦、罐、壺、甕、盆等灰陶片,上面都帶有繩紋、波浪、方格、斜方格等紋飾,此為漢代陶器的明顯特征。城中央偏西北方,有一座鐵制作坊遺址,距遺址近千米的地段上布滿鐵器殘片。還有極少灰陶片和紅陶片,類似遼至西夏遺物。古城垣外的東南部,也有制鐵作坊遺址,出土文物有箭頭、戟、刀等殘存物。從地形看,臨戎擇河而筑,在黃河拐彎的地方。
    三封古城遺址
    三封古城亦稱陶生井古城,位于瞪口縣哈騰套海蘇木約5公里處,建于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古城筑有內(nèi)城和外城。內(nèi)城土垣長約118米。外城在北部及西南部有殘存的土垣。內(nèi)城西南角有一坍塌的土丘。內(nèi)城內(nèi)外,磚、瓦、陶片俯拾可得,箭挺、箭簇數(shù)量不少,均為東漢遺物。內(nèi)城東南角和外城相近處0.5米深的土中,發(fā)現(xiàn)有文化層。遺址范圍內(nèi)有武帝和王莽時期的五株、大泉錢幣等文物。
    沃野鎮(zhèn)古城遺址
    沃野鎮(zhèn)古城遺址位于烏拉特前旗蘇獨侖鄉(xiāng)東南5公里處,建于北魏。古城東西長104O米,南北長68O米,南墻東部還有東西約340米,南北約200米的外墻。城墻殘高0.5~1.3米。城東北角有一高大夯土堆,可能是角樓遺址。城內(nèi)到處有磚瓦和碎陶片,曾出土有瘦蓮花紋瓦當(dāng),均屬北魏遺物。
    西受降城遺址
    西受降城遺址位于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鄉(xiāng)西南15公里的圄圈補隆村東。建于唐代。此城東西寬280米,南北長42O米。城墻大部分坍塌,只留北墻示口東南城角樓。出土文物有“開元通寶”和“乾元重寶”等銅錢數(shù)枚。受降城是唐代設(shè)置的軍事城堡。
    地址: 烏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