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

字號:

腦卒中是一組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表現(xiàn)為病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失,甚至伴隨有意識障礙且發(fā)病持續(xù)24h或以上。它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病死率和致殘率均較高,與心臟病、惡性腫瘤構(gòu)成人類的三大殺手。幸存者中3/4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喪失勞動能力,重度致殘率在40%以上。我科對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58例腦卒中偏癱患者在進行積極治療預防并發(fā)癥的同時,積極進行康復治療與護理,對減少致殘,限度地發(fā)揮患者的殘存功能,提高生存質(zhì)量收到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腦卒中偏癱患者158例,男82例,女76例,年齡42~88歲,平均62歲。其中高血壓腦出血72例,腦血栓形成34例,腦栓塞52例;死亡28例(占17.7%),治愈38例,出院時遺有肢體癱瘓的49例。
    本組患者經(jīng)過積極治療和有計劃、有步驟的康復護理,未發(fā)生護理不當所致的護理并發(fā)癥,大部分患者都能生活自理。可見及早、及時、有效的康復訓練對改變患者的異常運動模式,盡限度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有極大的意義。
    2.護理措施
    2.1心理護理患者起病急、重,且有肢體功能障礙,神志清醒患者大都存有恐懼和焦慮心理,表現(xiàn)出抑郁和悲觀。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對患者很好地配合治療和康復護理有很大的幫助。具體措施有:(1)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創(chuàng)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熱情接待患者,并全面評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社會、生理、心理狀況,多與其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鼓勵患者面對現(xiàn)實,消除不良情緒,樹立治療信心。對需開顱手術患者,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方法及手術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并予以心理安慰與支持。(2)重視家庭與社會的支持,患者是社會和家庭中的一員,特別是配偶,囑其多關心體貼患者,多與患者傾心交談,參與患者日常生活的安排。探視時間鼓勵探視,讓患者認識到自己并不是一個人,而是有親朋好友在身邊一起面對疾病、戰(zhàn)勝疾病,從而減少孤獨感,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1]。
    2.2急性期康復護理可以開始于發(fā)病后的24~48h,如是血栓塞腦卒中,病情穩(wěn)定即可著手。此期配合臨床治療,可以減少繼發(fā)性神經(jīng)損傷,同時為下步的訓練做好準備。具體有以下幾點:(1)良姿的擺放是早期偏癱康復護理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預防萎縮的方法?;颊吲P于硬質(zhì)床上,保證正確的臥床姿勢,且經(jīng)常更換體位,仰臥位由于受緊張性頸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響,異常反射活躍,可以加重攣縮模式[2],同時,由于患側(cè)骨盆后旋,下肢外旋易致骶尾、足跟及外踝的壓瘡,因此應防止過度的體位。而俯臥位是預防髖部屈考試,大收集整理曲和腰部屈曲造成攣縮的臥姿,但應防窒息的發(fā)生。實際工作中也不主張在手心用毛巾卷等實物以對抗手指的屈肌痙攣,亦不主張足底放置硬物來避免足跖屈畸形,因為這樣會加重痙攣。(2)攣縮的預防。有規(guī)律地運動癱瘓的關節(jié),每日3~4次,每次每個動作10次左右,活動順序由上而下,由大關節(jié)到小關節(jié),循序漸進,幅度由小到大牽伸攣縮的肌肉肌腱及關節(jié)周圍組織,多做與攣縮方向相反的運動,直到主動運動恢復。(3)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淋巴回流,以減少腫脹,亦是對患肢的感覺刺激。對肌張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撫性質(zhì)的推摩使其放松,對肌張力低的肌群則予以擦摩和揉捏。
    2.3恢復期護理一般病后1~3周(腦出血2~3周,腦血栓1周左右)生命體征基本平穩(wěn)便進入恢復期。此期康復護理的目的是經(jīng)過功能訓練進一步恢復功能,達到步行和生活自理的目的。各期護理措施包括:(1)軟癱期:恢復和提高肌張力,誘發(fā)肢體主動運動。鼓勵患者盡早開始自助運動,逐步恢復到主動運動。注意用力平緩,盡量達到幅度,用力以引起緊張和輕度疼痛為度。配合針灸理療和面部熱療,每日1次,每次30min.(2)痙攣期:控制肌痙攣和異常的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出現(xiàn)。(3)改善期:評估患者的癱瘓情況,按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原則,對患者制定運動訓練計劃,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如生命體征平穩(wěn)、病情穩(wěn)定,可以盡早進行坐位的訓練,從半坐位開始,然后從仰臥到床邊坐位,最后坐到椅子或到輪椅上,并達到三級平衡。繼之進行站立步行的訓練,讓其在平地、階梯、斜坡等不同地形接受步態(tài)訓練,并指導其使用輔助器的方法以協(xié)助訓練,上下臺階時注意“健腿先上,病腿先下”的原則。在訓練時注意上肢和手的訓練,手的功能基本上是最后恢復的,有的終生都難以恢復,應注意其手的靈活性、協(xié)調(diào)性和精細性的訓練,如拍球、投球、寫字等的訓練。訓練中注意患者的身體狀況,勿因訓練過度而致腦卒中再發(fā),同時對患者的每一個進步予以鼓勵,樹立其恢復功能的信心。自立訓練亦是此期重要內(nèi)容,協(xié)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洗漱、穿衣、進食等活動,恢復其生活的信心。
    2.4后遺癥護理有一部分患者會遺留下痙攣、肌力減退、攣縮畸形、甚至軟癱的后遺癥,仍應繼續(xù)訓練,利用殘存功能,防止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縮,并盡可能改變環(huán)境以適應殘疾。
    3.討論
    腦卒中引起偏癱屬腦性偏癱,運動功能障礙本質(zhì)是上運動神經(jīng)元受損,使運動失去神經(jīng)中樞的控制,從而使原始的被抑制的皮層以下的中樞的運動反射釋放,引起運動模式的異常[3]。偏癱康復的機制除取決于腦組織和血管病變的恢復過程,還依賴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可塑性。功能再訓練可使感受器接受的傳入神經(jīng)沖動促進大腦功能的可塑性發(fā)展,使喪失的功能重新恢復,因此是中樞神經(jīng)功能重組的主要條件。
    偏癱功能訓練原則是抑制異常原始的反射活動,改善運動模式,重建正常的運動模式,加強軟弱肌肉的力量訓練。功能再訓練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護士應有高度的責任心、濃厚的同情心和足夠的耐心,爭取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康復計劃,并爭取機會,盡早介入,爭取功能限度的恢復。同時還要爭取家庭和社會對患者心理和身體的支持,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和治豐富療效果,使其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另外,學習的動機對康復的訓練也相當重要,護士應調(diào)動患者的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