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外科指導:脫肛臨床表現(xiàn)

字號:

脫肛多見于幼兒、老年人、久病體弱者及身高瘦弱者。女性因骨盆下口較大及多次分娩等因素,發(fā)病率高于男性。起病緩慢,無明顯全身癥狀,早期便后有黏膜從肛門脫出,便后能自行還納,以后漸漸不能自然回復,須手托或平臥方能復位。日久失治,致使直腸各層組織向下移位,直腸或部分乙狀結腸脫出,甚至咳嗽、蹲下或行走時也可脫出?;颊叱S写蟊悴槐M和大便不暢,或出現(xiàn)下腹部墜痛,腰部、腹股溝及兩側下肢有酸脹和沉重感覺。因直腸黏膜反復脫出暴露在外,常發(fā)生充血、水腫、糜爛、出血,故肛門可流出黏液,刺激肛周皮膚,可引起瘙癢。
    查體可見肛門呈散開狀,指檢常發(fā)現(xiàn)肛門括約肌松弛,收縮力減弱。肛門鏡可看到直腸內(nèi)黏膜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