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錄取再揭高招黑幕一角

字號:

湖南省教育廳5月下發(fā)的通知稱,湖南省內普通高校教職工子女報考父母所在學校,且上了該校所在錄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線,可照顧錄取。
    高招黑幕年年有,今年似乎特別多。從民族成分造假到高考(論壇)加分亂象,再到此次“內部優(yōu)惠”的舊話重提,耐人尋味的是,無一例外都能從中發(fā)現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影子。有關部門“絕不姑息”的聲音猶在耳畔,“歡迎公眾曝光和監(jiān)督”的表態(tài)卻很難實現———當教育主管部門身先士卒制造教育不公的時候,普通公眾如何能輕易洞察其中的黑幕?如果說高校制造不公令人失望的話,教育部門一手導演的不公,簡直令人感覺絕望。寄希望于掛一漏萬的媒體曝光,無異于杯水車薪。
    某種程度上來說,此起彼伏的高招錄取黑幕,不僅是對高招錄取紀律的挑釁,同時也不失為對公開透明機制的拷問———高招“陽光工程”自2005年就開始實施,明確提出“六公開”、“六不準”,然而其實際效果究竟怎樣呢?可以想象的結果是,如果招生政策、考生資格、錄取信息等事項足夠公開,如果責任主體以及問責機制足夠明確,形形色色的高招黑幕如何能在公眾難以察覺的陰暗角落滋生?又如何能在激起眾怒之后一次次毫發(fā)無損?
    屢禁不止的高校“內部優(yōu)惠”是一個黑色笑話,反思此中的荒誕,顯然不應局限于追究某一個人的責任。更為關鍵的是,能否因此推進高招“陽光工程”的縱深發(fā)展?!瓣柟馐堑姆锤瘎?,鏟除高招黑幕,首先就要使高招錄取本身“陽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