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理:建設單位如何控制項目投資造價(一)

字號:

1、建設單位在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
    項目投資決策是選擇和決定投資行為方案的過程,是對擬建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技術論證,對不同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較、選擇及作出判斷和決定的過程,因此,要求建設單位在充分調查研究、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根據(jù)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長遠規(guī)劃、經濟建設方針、政策,結合工程建設的條件和投資效果,提出項目建議書,編制可行性報告。*考試大*同時要盡量避免出現(xiàn)以下幾個問題:
    1.1.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時,不全面、不完善,形成前建后拆,重復建設,浪費資金。
    1.2.為了獲取上級部門的審批,不尊重科學,單憑以往的經驗,低報高建,以此來躲避各項繳費。
    1.3.不實際調查,馬虎從事,僅參照類似工程決算,不考慮項目特征和實際,隨意盲目填報項目投資,造成先天不足。
    1.4.不考慮地質特征,沒有詳細地質資料,不考慮環(huán)境影響,不考慮設計方案和標準、配套條件。
    1.5.只考慮建筑功能,不考慮設備條件。
    因此,對建設單位來說,項目決策階段必須認真履行職責,加強調查研究,確保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真實性、科學性,防止“一算就賺、一干就賠”。為此要做到:
    ⑴切實從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堅持適用、經濟、美觀的原則,根據(jù)項目投資的構成,充分研究建筑標準,質量要求,建筑材料的性能價格等情況,作出切實可行的估算。
    ⑵批準項目建議書后,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在優(yōu)化方案的基礎上,編制高質量的投資估算,作為控制總投資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