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xué):益母草膏

字號: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李時珍《本草綱目》認(rèn)為,“其功宜于婦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稱”。有活血化瘀、調(diào)經(jīng)消水的功效,素有“血家圣藥”之稱?!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將其列為上品,歷代本草均有收載。鮮嫩的益母草可炒食、上湯或做湯,營養(yǎng)豐富,是品質(zhì)優(yōu)良的野生保健蔬菜。同時,對產(chǎn)后瘀血作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肝熱頭痛、目赤腫痛、急性腎炎、水腫等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武則天與益母草
    唐代女皇武則天是中國歷的女皇,執(zhí)政達(dá)四十余年。她天生麗質(zhì), 聰慧過人且極善美容,曾名“婿娘”。據(jù)說她姻娜多姿,雙瞳似水,肌如凝脂, 獨具魅力,即使是到了八十高齡,也仍然朱顏不衰,保持著佼麗面容。武則天的 美容秘方究竟為何物: 《新唐書》中說她: “雖春秋高,善白涂澤,雖左右不悟其衰?!敝钡轿鋭t天去世后人們才揭開這一美容秘方的神秘面紗?!缎滦薇?草》、 《外臺秘要》、 《御藥秘方》等古醫(yī)籍書中都有所記載,名為“則天大圣 皇后煉益母草面顏方”,又曰“神仙玉女粉”。
     益母草是唇形科一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的一種。藥理實踐表明,益母草為婦科活血調(diào)經(jīng),去瘀生新良藥。據(jù)史料記載,武則天當(dāng)年很重視益母草,但她并不是用益母草治療婦科病,而是用它作為美容之物,這是她的獨特美容法,也是她永葆青春的奧妙。
    益母草的美容功效,公元七三九年唐代藥學(xué)家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一書中,也有記載,說它“入面藥,令人光澤,治粉刺”。
    "益母"一詞來歷
    益母草的美容功效,公元七三九年唐代藥學(xué)家陳藏器在其《本草拾遺》一書中,也有記載,說它“入面藥,令人光澤,治粉刺”。那么,益母草“益母”兩字由何而來?
    相傳有一貧婦叫張氏,長期疾病纏身。身邊只有個十二三歲的兒子。張氏的病是孩子出世時留下的瘀血腹痛之疾,一直未能治愈,以致體質(zhì)越來越虛弱。
    一天,兒子從數(shù)十里外請來一位老郎中。老郎中說:“我這方可值白銀十兩,大米十擔(dān)?!眱鹤忧筢t(yī)心切,爽快地答道:“錢糧有何為難,只要能治好我母親的病,錢糧照付不誤?!崩侠芍忻髦f有假,但見他如此孝道,很受感動。太陽西落,老郎中肩扛鋤頭,身背藥簍,悄悄地進了山,只見老郎中挖的草藥,葉呈手掌狀,開淡紅色的小花。他欣喜若狂,暗道:“這不是上山砍柴常見的野草么!”他用這種草煎湯給母親喝,不出十日,母親的病果真漸漸好起來。后來人們把這種草叫做“益母草”。
    益母草,別名茺蔚、坤草,是一種草本植物。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利尿消腫,是歷代醫(yī)家用來治療婦科疾病之要藥。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益母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益母草寧等多種生物堿及苯甲酸、氯化鉀等。據(jù)現(xiàn)代臨床及動物實施證明,益母草浸膏及煎劑對子宮有強而持久的興奮作用,不但能增強其收縮力,同時能提高其緊張度和收縮率。
    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硒具有增強免疫細(xì)胞活力、緩和動脈粥樣硬化之發(fā)生以及提高肌體防御疾病功能體系之作用;錳能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勞及抑制癌細(xì)胞的增生。所以,益母草能益顏美容,抗衰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