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笔怂鍨轳R邑郡丞。會高祖(李淵)擊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執(zhí)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太宗尋召入幕府。
蕭銑據(jù)荊州,遣靖輯安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必謂靖不能進,遂休兵不設備。九月,靖乃率師而進,將下峽,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v彼知我,倉卒征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边M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兵數(shù)萬屯清江,靖縱兵擊破之。至江陵,屯營于城下,銑甚懼,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驍將楊君茂、鄭文秀。銑遣使請降,靖即入據(jù)其城,號令嚴肅,軍無私焉。
或請籍銑將拒戰(zhàn)者貲以賞將士,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吊伐,百姓既受驅逼,拒戰(zhàn)豈其所愿?宜弘寬大,以慰遠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但恐自此以南城鎮(zhèn)各堅守不下,非計之善?!庇谑撬熘?。江流之域聞之,莫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乃度嶺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撫其大首領馮盎等,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所懷輯九十六州,戶六十余萬,優(yōu)詔勞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書。
突厥諸部離叛,朝廷將圖進取,以靖為代州行軍總管,率驍騎三千自馬邑出其不意,直趨惡陽嶺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見官軍奄至,于是大懼。相謂曰:“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豈敢孤軍而至?”一日數(shù)驚。靖候知之,潛令間諜離其心腹,其所親康蘇密來降。四年,靖進擊定襄,破之,可汗僅以身遁。太宗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BR> (《舊唐書·李靖傳》有刪改)
8.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壯其言 壯:認為……有氣魄
B.遣靖安輯之 輯:通緝
C.或請籍銑將拒戰(zhàn)者 籍:抄家、籍沒
D.靖承制授其官爵 承:秉承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靖豈敢孤軍而至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因自鎖上變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靖承制授其官爵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D.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侮辱先人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靖正碰上唐高祖李淵去攻打突厥,李靖通過觀察,知道他有奪取天下的意圖,于是自己戴上枷鎖,將前往揚州向朝廷報告。
B.李靖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蕭銑,占領城池之后,軍令如山,紀律嚴明,沒有私下?lián)锫拥那闆r。
C.李靖越過南嶺,采取了正確的招撫策略,秉承皇帝旨意授予當?shù)卮笫最I適當官爵,使嶺南九十六州,六十余萬戶人民歸入唐朝版圖。因此,李靖受到皇帝的慰勞鼓勵。
D.太宗準備對突厥用兵,任命李靖為代州行軍總管。他率領驍騎三千,出敵不意,插到惡陽嶺,使敵人十分驚慌,最后克復定襄,威振北狄,足與當年渭水之戰(zhàn)相媲美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笔怂鍨轳R邑郡丞。會高祖(李淵)擊突厥,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執(zhí)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太宗尋召入幕府。
蕭銑據(jù)荊州,遣靖輯安之,其年八月,集兵于夔州。銑以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必謂靖不能進,遂休兵不設備。九月,靖乃率師而進,將下峽,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v彼知我,倉卒征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边M兵至夷陵,銑將文士弘率精兵數(shù)萬屯清江,靖縱兵擊破之。至江陵,屯營于城下,銑甚懼,始征兵于江南,果不能至。靖又破其驍將楊君茂、鄭文秀。銑遣使請降,靖即入據(jù)其城,號令嚴肅,軍無私焉。
或請籍銑將拒戰(zhàn)者貲以賞將士,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吊伐,百姓既受驅逼,拒戰(zhàn)豈其所愿?宜弘寬大,以慰遠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但恐自此以南城鎮(zhèn)各堅守不下,非計之善?!庇谑撬熘?。江流之域聞之,莫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乃度嶺至桂州,遣人分道招撫其大首領馮盎等,靖承制授其官爵。凡所懷輯九十六州,戶六十余萬,優(yōu)詔勞勉。太宗嗣位,拜兵部尚書。
突厥諸部離叛,朝廷將圖進取,以靖為代州行軍總管,率驍騎三千自馬邑出其不意,直趨惡陽嶺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見官軍奄至,于是大懼。相謂曰:“唐兵若不傾國而來,靖豈敢孤軍而至?”一日數(shù)驚。靖候知之,潛令間諜離其心腹,其所親康蘇密來降。四年,靖進擊定襄,破之,可汗僅以身遁。太宗嘗謂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書名竹帛。卿以三千輕騎深入虜庭,克復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報往年渭水之役?!?BR> (《舊唐書·李靖傳》有刪改)
8.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高祖壯其言 壯:認為……有氣魄
B.遣靖安輯之 輯:通緝
C.或請籍銑將拒戰(zhàn)者 籍:抄家、籍沒
D.靖承制授其官爵 承:秉承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靖豈敢孤軍而至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因自鎖上變 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靖承制授其官爵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D.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 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侮辱先人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李靖正碰上唐高祖李淵去攻打突厥,李靖通過觀察,知道他有奪取天下的意圖,于是自己戴上枷鎖,將前往揚州向朝廷報告。
B.李靖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敗蕭銑,占領城池之后,軍令如山,紀律嚴明,沒有私下?lián)锫拥那闆r。
C.李靖越過南嶺,采取了正確的招撫策略,秉承皇帝旨意授予當?shù)卮笫最I適當官爵,使嶺南九十六州,六十余萬戶人民歸入唐朝版圖。因此,李靖受到皇帝的慰勞鼓勵。
D.太宗準備對突厥用兵,任命李靖為代州行軍總管。他率領驍騎三千,出敵不意,插到惡陽嶺,使敵人十分驚慌,最后克復定襄,威振北狄,足與當年渭水之戰(zhàn)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