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語文1

字號:

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語 文
    第I卷(選擇題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http://www.xhyww.com 興化語文網(wǎng)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與所給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殷 yīn 殷勤 殷紅 殷切期盼 家道殷實
     B.調(diào) tiáo 調(diào)和 調(diào)停 風調(diào)雨順 調(diào)兵遣將
     C.識 shí 識趣 卓識 識微見遠 識禮知書
     D.朝 zhāo 朝暉 朝覲 朝不保夕 朝秦暮楚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http://www.xhyww.com 興化語文
     A.抵牾 劃時代 彬彬有理 嶄露頭角
     B.宣泄 破天荒 戎馬倥傯 蠱惑人心
     C.湊合 泊來品 重整旗鼓 食不果腹
     D.愿景 萬戶侯 濫竽充數(shù) 聲名雀起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全都恰當?shù)囊痪涫?BR>     A.西班牙、比利時、保加利亞等國政府,連日來紛紛發(fā)表公報或聲明,再次申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譴責臺灣*的“*”行徑。
     B.狼的頑強的生命是靠與兇狠的公馬、兇悍的獵狗、兇殘的外來狼群和兇猛的獵人生死搏斗而存活下來的。
     C.電視連續(xù)劇《亮劍》在黃金時段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人們對它評頭論足,大加贊賞。
     D.清晨,我來到天安門廣場,當五星紅旗升起的時候,在場的群眾自發(fā)唱起莊嚴的國歌,強烈的愛國熱情使我感同身受,心潮澎湃。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去年入冬以來,少數(shù)目無法紀的人,任意偷竊、哄搶電纜廠大量物資,損失在百萬元以上,目前警察正立案偵查。
     B.如何避免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不合法、不透明的暗箱操作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困擾組委會的首要問題。
     C.建設部要求,各地要把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采用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D.地鐵緊張施工時,隧道突然發(fā)生塌方,工段長俞康華奮不顧身,用身體掩護工友的安全,自己卻負了重傷。
    二、(9分,每小題3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木版年畫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畫。廣義的年畫是一種歲時的繪畫,而狹義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畫則是一種年俗藝術。只有大眾過年時對年畫有一種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畫這一畫種才會真正地確立起來。
     木版年畫的雛形有辟邪的內(nèi)容,也有祈福的含義。等到祈福的愿望成為年畫的主題,并進入了風俗范疇,木版年畫的題材就變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對生活的欲求與向往,比如生活富足、莊稼豐收、老人長壽等等,都展現(xiàn)在年畫上。其中,金錢的形象是民間年畫中最常見的形象。楊家埠、武強和楊柳青的木版年畫都是掛滿金錢的搖錢樹。但這并不能說是一種拜金主義,在物資匱乏的農(nóng)業(yè)社會,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號罷了。就其本質(zhì)而言,年畫是理想主義的圖畫。特別是在送舊迎新的日子里,這些畫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親切感,給人們帶來安慰、鼓勵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們的生命理想與生活情感。所以,年畫中最重要的價值是精神價值。
     年畫中另一層民俗內(nèi)容是在張貼上。民俗是經(jīng)過約定俗成,最終成為一種共同遵守的生活規(guī)定與文化規(guī)范。年畫的張貼時間、處所及其張貼的具體部位和內(nèi)容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在規(guī)定的時間,把特定的年畫貼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是一種民俗行為。
     木版年畫往往是在廣大民間進行道德倫理規(guī)范、生活知識教育、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畫涉及歷史、宗教、神話、傳說、戲曲等,反映社會生活之廣闊,可謂無所不包。木版年畫描繪過的戲曲多不勝數(shù),不少在年畫上繪聲繪色出現(xiàn)過的劇目如今早已絕跡不存。至于那種無以數(shù)計的民俗風情的年畫,帶著不同地域與時代的氣息,記錄了大量的珍貴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畫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畫面都出自農(nóng)民獨特的視角。農(nóng)民是木版年畫的原創(chuàng)者。他們的畫筆與刻刀直接反映著自己的愛憎、趣味、生活態(tài)度、文化心理以及價值觀。深刻地外化農(nóng)民心靈的年畫,大量深藏在年畫的遺存中。然而,這些遺存卻不為人知地散落在民間。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現(xiàn)當時社會情景與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畫,體現(xiàn)出農(nóng)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維視野,其價值不亞于大都市的時事畫刊。它們一反傳統(tǒng),十分寫實。
     年畫是消費品,沒人保存,也沒人將其視為歷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紀年畫走向消亡,仍不為世人重視與收藏。如今,只要在民間發(fā)現(xiàn)一幅老畫或一塊古板,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見過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畫應該數(shù)以萬計,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畫作品中,蘊藏著的是我國農(nóng)業(yè)社會民間立體的影像、廣角的生活與社會,還有過往不復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價值。
    5.下列關于“木版年畫”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木版年畫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畫,是一種年俗藝術。
    B.木版年畫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確立起來的畫種。
    C.木版年畫從思想內(nèi)容上說,都是理想主義的圖畫。
    D.木版年畫中最重要的價值是精神價值。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章明確了木版年畫的概念,闡述了它的主題、題材和功用等,并強調(diào)了它的人文價值。Ht
    B.木版年畫中的金錢現(xiàn)象并非表現(xiàn)拜金主義,它只是農(nóng)業(yè)社會人們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號。
    C.木版年畫的張貼時間、處所及具體部位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已經(jīng)約定俗成。
    D.木版年畫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種生命理想與生活情感已經(jīng)過往不復。
    7.根據(jù)文中信息,以下推斷不恰當?shù)囊豁検?BR>    A.祈福愿望成為年畫的主題,并進入了風俗范疇,因此木版年畫的傳統(tǒng)不會改變。
    B.從歷看,木版年畫在當時是一種生活消費品而不是純粹的藝術品。
    C.木版年畫上繪聲繪色出現(xiàn)過的許多劇目,如今早已絕跡不存,這些年畫為研究古代戲曲提供了相關資料。http://www.xhyww.com 興化語文網(wǎng)
    D.盡管木版年畫在20世紀已走向消亡,但其遺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間,發(fā)掘與搶救這份遺產(chǎn)是當務之急。
    三、(9分,每小題3分)
    請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董槐,字庭植,濠州定遠人。少喜言兵,陰讀孫武、曹操之書。槐貌甚偉,廣顙而豐頤,又美髯,論事慷慨,自方諸葛亮、周瑜。父永,遇槐嚴,聞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學,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槐心愧,乃學于永嘉葉師雍。
    嘉定十四年,起為廣德軍錄事參軍,民有誣富人李桷私鑄兵結豪杰以應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獄,槐察其枉,以白守,守曰:“為反者解說,族矣?!被痹唬骸袄裘髦z有枉,而擠諸死地以傅于法:顧法豈謂諸被告者無論枉不枉,皆可殺乎?”不聽。頃之,守以憂去,槐攝通判州事,嘆曰:“桷誠枉,今不為出之,生無由矣。”乃為翻其辭,明其不反,書上,卒脫桷獄。紹定三年秋,權通判鎮(zhèn)江府。至州,會全叛,涉淮臨大江,大府急發(fā)州兵?;奔慈諏⒈鴿?,全遁去,乃還。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點湖北刑獄。常德軍亂,夜縱火而噪。槐騎從數(shù)人于火所,且問亂故。亂者曰:“將軍馬彥直奪吾歲請,吾屬將責之償,不為亂也?!被弊R上,召彥直斬馬前,亂者還入伍中。三年,知江州。秋,流民渡江而來歸者十余萬,議者皆謂:“方軍興,郡國急儲粟,不暇食民也?!被痹唬骸懊瘢崦褚?,發(fā)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歸焉。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視其賦,則吏侵甚,下教曰:“吾蒞州,而吏猶為盜不自悔,吾且誅之!”吏乃震恐,愿自新?;币虺窕己?,裨將盧淵兇猾不受命,斬以徇師,軍中肅然。帝日鄉(xiāng)用②槐,槐言事無所隱,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為容悅。帝問修太乙祠,則對曰:“土工洊起,民罷于征發(fā),非所以事天也。”帝問邊事,對曰:“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槐每奏,帝輒稱善。
    景定三年五月二十八日既夕,天大雨,烈風雷電,槐起衣冠而坐,麾婦人出,為諸生說《兌》、《謙》二卦,問夜如何?諸生以夜中對,遂薨。
     (《后漢書·鄧寇列傳》,有刪節(jié))
    [注]:①李全:南宋叛臣。②鄉(xiāng)用:重用。③洊(jiàn):再度。
    8.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遇槐嚴 遇:對待。 B.吾屬將責之償 責:譴責。
    C.斬以徇師 徇:示眾。 D.麾婦人出 麾:揮手使……離去。
    9.文中“諸生以夜中對”的“以”字,與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焉用亡鄭以陪鄰 B.王好戰(zhàn),請以戰(zhàn)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董槐年輕時,喜歡談論軍事,把自己比作諸葛亮和周瑜。他父親很生氣,以為董槐喜歡說大話,不過是個狂妄的書生罷了。
    B.李桷因有人誣陷謀反而被郡里抓捕入獄,董槐看出是樁冤案,據(jù)理力爭,上書為他翻案,終于使他獲釋。
    C.嘉熙元年,常德發(fā)生兵亂,縱火喧鬧,董槐騎馬跟在幾個人后面趕到火場,問清士兵作亂原因后,斬殺了侵占年度軍餉的將軍馬彥直,平息了*。
    D.淳祐二年,董槐主管江西安撫司公事,檢查稅收時,發(fā)現(xiàn)小吏侵吞現(xiàn)象嚴重,于是下達告諭要嚴懲,小吏們震驚恐懼,愿意悔過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