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題號
答案
說 明
1
B
A娓娓而談(wěi)C棱角(lénɡ)D頹圮(pǐ)
2
B
A走頭無路――走投無路;C無是生非――無事生非;D聲名狼籍――聲名狼藉
3
D
A“干警”為常用語,中間不必用頓號隔開;B選擇問前一個問題不用問號,用逗號,只在最后用一個問號即可;C“就是亂說”后用冒號,表示后面部分是對前面的話作總括。
4
A
“出類拔萃”的含義是“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此句中使用不當。
5
A
“磨滅”是經(jīng)過相當時間的逐漸消失,“消滅”的對象應是具體的。
6
D
A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不管”改為“盡管”;B句式雜糅,“分別設有……”與“由……組成”;C成份殘缺,“譽為……”后缺賓語中心語“報刊”。
7
B
“愛情三部曲”應為《霧》《雨》《電》;“激流三部曲”應為《家》《春》《秋》。
8
C
聞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詩“三美”應為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
9
D
10
C
靡:浪費、消耗。
11
A
“兵”字都解為兵法。 “然”分別解為卻、對。
12
B
倒裝句,狀語后置。
13
C
A沒有“他只會結黨營私”的意思。B他根本沒有實力可談。D“與國朝爭雄”不是吳士的計劃。
14
認為自己才能極高。(高 其能)
地形地勢沒有比姑蘇更有利的。(形勢 莫 于姑蘇)
15
①秦樓上,秦娥月下吹蕭,思念離別的親人。
②重陽節(jié)登上高原,極目遠眺,直到黃昏,人稀塵絕,也無離人的音訊。
16
自圓其說即可。例:一個“咽”字,盡顯簫之神韻,低沉如哽咽的簫聲不僅表現(xiàn)了秦娥思念之情的悲苦綿長,同時也為整首詞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
17
默寫略。
18
①家住岳麓山下,也曾幾次登過岳麓山。
②孤獨時的岳麓山有我以前未見過的大氣、厚重、靜穆、空曠、遼遠。
19
它們的孤獨中有一股凜然的傲氣,它們不懼怕生命的凋零,它們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樣。
20
通過聯(lián)想,領悟到真實的生命應該不加雕飾地完成過程,不加挑剔地歸依結果?;颍和ㄟ^聯(lián)想展示同樣沉默樸素的生命,從而達到強化本文主旨的作用。
21
C、E
A“欣喜”一詞錯,原文為“宿命似的接納”;B“只要”一詞以偏概全,太絕對;D“把山看成景點”應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成群結隊”,其二是“開心賞玩”,選項中說“只有一個人去登山……”并沒有否定游玩時的心態(tài)“開心賞玩”,把文章原意縮小了。
22-23略
參考譯文:
方孝儒的《遜志齋集》
吳士喜好夸夸其談,認為自己才能極高,說是全天下人沒有及得上他的(號稱老子天下第一)。他最愛講論兵法,言必推崇孫子吳起用兵之法,(以軍事大家自居)。遇上元朝末年社會*,張士誠在姑蘇城稱王,與朝廷爭霸,戰(zhàn)事未決勝敗。吳士拜見張士誠說:“我看當今天下,所占地形地勢沒有誰比姑蘇便利的,糧食布帛沒有誰比姑蘇富有的,士兵沒有誰比姑蘇更有利的。有這樣的條件卻不能稱霸,是將領太差啊?,F(xiàn)在大王的將領,都是當賤丈夫,打仗不知兵法,就像老鼠斗架(毫無章法)。大王如果能任命我為將領,那么中原即可得到,對于戰(zhàn)勝弱小的敵人有什么(難)呢!” 士誠認為對,命他為將軍,聽任他自己去招兵,(儼然行家)。其他官吏都不敢與他較量盈虧。吳士曾經(jīng)游歷過錢塘,與無賴、懦弱之人有過交往,于是到錢塘去招兵。無賴們都起來跟從他,得到官位的有幾十人,每月消耗的糧食數(shù)以萬計。(吳士)每天與他們講授技擊打仗的技術,閑時就斬牲口備好酒,宴請他所招募的將士飲酒作樂,實際上卻未曾帶過兵。后來李曹公攻打錢塘時,吳士與部下望風而逃,吳士本人最終被搜獲活捉,推出轅門斬首,臨死仍然大呼:“我最精通孫吳兵法!”
題號
答案
說 明
1
B
A娓娓而談(wěi)C棱角(lénɡ)D頹圮(pǐ)
2
B
A走頭無路――走投無路;C無是生非――無事生非;D聲名狼籍――聲名狼藉
3
D
A“干警”為常用語,中間不必用頓號隔開;B選擇問前一個問題不用問號,用逗號,只在最后用一個問號即可;C“就是亂說”后用冒號,表示后面部分是對前面的話作總括。
4
A
“出類拔萃”的含義是“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此句中使用不當。
5
A
“磨滅”是經(jīng)過相當時間的逐漸消失,“消滅”的對象應是具體的。
6
D
A關聯(lián)詞語搭配不當,“不管”改為“盡管”;B句式雜糅,“分別設有……”與“由……組成”;C成份殘缺,“譽為……”后缺賓語中心語“報刊”。
7
B
“愛情三部曲”應為《霧》《雨》《電》;“激流三部曲”應為《家》《春》《秋》。
8
C
聞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詩“三美”應為音樂美、繪畫美和建筑美。
9
D
10
C
靡:浪費、消耗。
11
A
“兵”字都解為兵法。 “然”分別解為卻、對。
12
B
倒裝句,狀語后置。
13
C
A沒有“他只會結黨營私”的意思。B他根本沒有實力可談。D“與國朝爭雄”不是吳士的計劃。
14
認為自己才能極高。(高 其能)
地形地勢沒有比姑蘇更有利的。(形勢 莫 于姑蘇)
15
①秦樓上,秦娥月下吹蕭,思念離別的親人。
②重陽節(jié)登上高原,極目遠眺,直到黃昏,人稀塵絕,也無離人的音訊。
16
自圓其說即可。例:一個“咽”字,盡顯簫之神韻,低沉如哽咽的簫聲不僅表現(xiàn)了秦娥思念之情的悲苦綿長,同時也為整首詞奠定了感情基調(diào)。
17
默寫略。
18
①家住岳麓山下,也曾幾次登過岳麓山。
②孤獨時的岳麓山有我以前未見過的大氣、厚重、靜穆、空曠、遼遠。
19
它們的孤獨中有一股凜然的傲氣,它們不懼怕生命的凋零,它們按照自己的信念活成了自己的模樣。
20
通過聯(lián)想,領悟到真實的生命應該不加雕飾地完成過程,不加挑剔地歸依結果?;颍和ㄟ^聯(lián)想展示同樣沉默樸素的生命,從而達到強化本文主旨的作用。
21
C、E
A“欣喜”一詞錯,原文為“宿命似的接納”;B“只要”一詞以偏概全,太絕對;D“把山看成景點”應包含兩層含義:其一是“成群結隊”,其二是“開心賞玩”,選項中說“只有一個人去登山……”并沒有否定游玩時的心態(tài)“開心賞玩”,把文章原意縮小了。
22-23略
參考譯文:
方孝儒的《遜志齋集》
吳士喜好夸夸其談,認為自己才能極高,說是全天下人沒有及得上他的(號稱老子天下第一)。他最愛講論兵法,言必推崇孫子吳起用兵之法,(以軍事大家自居)。遇上元朝末年社會*,張士誠在姑蘇城稱王,與朝廷爭霸,戰(zhàn)事未決勝敗。吳士拜見張士誠說:“我看當今天下,所占地形地勢沒有誰比姑蘇便利的,糧食布帛沒有誰比姑蘇富有的,士兵沒有誰比姑蘇更有利的。有這樣的條件卻不能稱霸,是將領太差啊?,F(xiàn)在大王的將領,都是當賤丈夫,打仗不知兵法,就像老鼠斗架(毫無章法)。大王如果能任命我為將領,那么中原即可得到,對于戰(zhàn)勝弱小的敵人有什么(難)呢!” 士誠認為對,命他為將軍,聽任他自己去招兵,(儼然行家)。其他官吏都不敢與他較量盈虧。吳士曾經(jīng)游歷過錢塘,與無賴、懦弱之人有過交往,于是到錢塘去招兵。無賴們都起來跟從他,得到官位的有幾十人,每月消耗的糧食數(shù)以萬計。(吳士)每天與他們講授技擊打仗的技術,閑時就斬牲口備好酒,宴請他所招募的將士飲酒作樂,實際上卻未曾帶過兵。后來李曹公攻打錢塘時,吳士與部下望風而逃,吳士本人最終被搜獲活捉,推出轅門斬首,臨死仍然大呼:“我最精通孫吳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