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港中、省句中、省揚中三校期末聯(lián)測高一語文試卷3

字號: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郁孤臺之魂
    徐南鐵
    我與辛棄疾在郁孤臺上相會。
    八百年的時光銜枚疾走,郁孤臺幾番修修廢廢,辛棄疾憑欄遠眺的凝重身影卻仍在臺上徘徊。
    你還在俯望著江水嗎?這江當然不是八百年前的江。八百年前,金兵入侵,生靈涂炭。你嘆息那清清的江水中有多少行人淚。如今,廢城墻外建起了一座華麗的人行橋,橋上行人不斷,橋下木船相連。
    你還在傾聽對岸山中的鷓鴣聲嗎?對岸的鷓鴣曾為你的壯志抱屈,與你“天涼好個秋”的心曲唱和。今天,你的鷓鴣已飛入歷史深處。對岸陳列的是工廠、居民,鷓鴣的子孫們只在更遠的山林中吟哦古調(diào)。
    幼時就讀過你的“郁孤臺下清江水”。那時住在贛州,卻不知這郁孤臺就在贛州的西北角。及至知道了城內(nèi)田螺嶺的高阜就是你“西北望長安”的高臺,我急匆匆興沖沖地騎著車奔向那里,想依著你的英魂去領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的沉郁、蒼涼以及遼邈的歷史感。沒想到紅漆剝落的院門被一把鐵鎖緊扣。抬眼望去,郁孤臺一派敗落不堪風雨之貌,灰冷、凋敝,連板壁也不全。只有晾在臺上的幾件艷麗的衣服才見出一分亮色。但是,在藍色天幕的襯托下,郁孤臺的飛檐高高翹起,依然孤傲、挺拔、風骨凜然……
    今天,我們終于在郁孤臺上相會了!
    今天的郁孤臺披紅點翠,煥然一新,好一副古裝的雍容貴態(tài)。我相信,作為一個“橫絕六臺,掃空萬里”的詞人,你不會有一座郁孤臺的興衰慨嘆。你的身影不是因臺的興衰而興衰的。
    三層的郁孤臺高不過15米,但因建在高處,贛州盡收眼底。贛州不居交通要沖,除了當?shù)氐奈娜四团紶栄偶艄屡_游人不多。這更好,我可以靜心同鐘愛的詞人起面對這無限關山無限江天,讓無限思緒撲面而來。
    我問辛棄疾,在郁孤臺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它接受過那樣多的詠唱,蘇東坡、文天祥、戴復古、李夢陽……都是文壇巨子,為什么只有你的一首《菩薩蠻》成為千古絕唱?
    辛棄疾不語。我久久凝望著他極目天外的側(cè)影,那非常熟稔的神情漸次幻化為屈原、杜甫、白居易、陸游、龔自珍……我猛然明白了!
    “可憐無數(shù)山”的襟懷,“江晚正愁予”的情愫,不就是中華文化脈搏上激越的音符?
    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在江風中獵獵作響。人去,這種精神不去;臺頹,這種精神不頹。即使滔滔江水干了,這種精神也將奔流不息地傳衍……
    辛棄疾依然徘徊在郁孤臺上。我走下臺來,久久地回望郁孤臺。也許,歷史人民屢屢修復它正是為了辛詞中的一片丹紅?
    郁孤臺郁結(jié)著民族魂!
    18.本文第五段先說“郁孤臺一派敗落不堪風雨之貌”,后來又說郁孤臺“依然孤傲、挺拔、風骨凜然”,作者這樣寫是為了說明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倒數(shù)第五段中,作者寫了“我猛然明白了”,根據(jù)文意,說說作者明白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第一段寫“我與……相會”,結(jié)尾二段寫“辛疾疾依然……回望郁孤臺”“郁孤臺郁結(jié)著民族魂”分析作者這樣寫的意圖和好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本文以辛棄疾的《菩薩蠻》《郁孤臺下清江水》貫穿全文,不僅起到組材的作用,更起到凝結(jié)悠悠歷史所沉淀的民族之魂與彰顯文意的作用?!.第四段寫“鷓鴣已飛入歷史深處”“鷓鴣的子孫們只在更遠的山林中吟哦古調(diào)”,形象地寫出了八百年前的那一段民族屈辱史已經(jīng)成為過去?!.作者用“披紅點翠,煥然一新”來形容今日的郁孤臺,和過去“灰冷、凋敝”“敗落不堪”的郁孤臺相對比,突出了國盛則臺興的道理。 D.倒數(shù)第二段寫“歷代人民屢屢修復它正是為了辛詞中的一片丹紅”前加“也許”,有推測的語氣,這比不用“也許”的肯定語氣更恰當些?!.本文選取的角度十分新穎,把八百年的歷史人物拉到眼前,與之對話,更能表達作者因仰慕辛棄疾而抒發(fā)自己的懷古幽思這一旨意。
    22、根據(jù)已有條件,仿照畫線的句子,補寫這段話。(3分)
    無論晴天、雨天、月夜、雪朝,西湖都各有一番風姿。因此,愛西湖的人又有晴湖、雨湖、月湖、雪湖之說。有人愛暖風麗日的草長鶯啼,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思想。(3分)(28字以內(nèi))
    細菌雖然小得肉眼看不到,但它們在分解枯枝敗葉的過程中卻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們能將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養(yǎng)分而長成的樹干與枝葉、再分解成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若沒有細菌的存在,那么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只能維持植物利用40年,因為碳素將被鎖定在植物內(nèi)而不能參與到物質(zhì)循環(huán)中去。由于細菌的這種作用,維持了整片森林甚至地球盎然的綠意。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shù)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么時候,斷崖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能夠證明我是百合的辦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來?!?BR>    我們贊美這株百合,因為她要以開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但在現(xiàn)實社會中,并不是人人都能開出艷麗的生命之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的,那么人們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旅程呢?請以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必須圍繞話題確立文章內(nèi)容。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文題自擬。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