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A(A 分別讀qiào/kétìè/tìēyīn/yānmí/mǐB 憎都讀zēngzhēng/zhèng
qiǎng/qiǎngzhēng/zhèngC剽都讀piāo剔都讀tīgòu/gōujìng/jìnD虔誠/潛力都讀qián
bīn/bìnzhān/ zhānyú/yǔ)
2.B(A不在-不再 C過逝-過世 D堅忍-堅韌)
3.D(: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A、淺嘗輒止:剛入門就不再鉆研。屬望文生義B、推波助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fā)展,擴大影響。屬色彩不當。C、“瑕不掩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優(yōu)點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語義表達剛好相反。屬不合語境)
4.B(A結構混亂,應在“出臺”后加一“的”字,C(“舉辦……大會”,動賓搭配不當,D(指代不明。“她”本來指林娟,但因為主語前多了“面對”二字,造成了“看待”二字的對象不明。)
二、(9分,每小題3分)
5.C(“而是對蘸取了纖維絲的電極加電壓而產(chǎn)生電壓開始靜電紡絲的”蘸取的是聚合物溶劑。)
6.D(鎢電極不是放在盤子上,而是在盤子上方。)
7.B(“無法精確地控制纖維的直徑”錯。根據(jù)第二段可知,這種傳統(tǒng)技術應當是比較成熟的一種。)
三.(9分,每小題3分)
8.D(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9.A(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0.A(原文“再以書幣……”是“兩次用書信和禮物……”的意思。)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0分)
四.(23分)
11.(1)祖父張楚平,是壽張縣令。張楚平生下張直,就是張昭的父親。(3分??弁隇橹埂E袛嗑渥g出,得1分。令,縣令,1分。生,生下,1分。大致意思正確一定要給1分。)
(2)張昭對他哭著離開,張憲于是為節(jié)義而死(或者是“為此事而死”),當時的輿論敬重張昭能促成張憲的節(jié)操。(大致意思對一定給1分?!跋唷保瑒幼魉傅囊环??!八馈保瑸椤?。“重”,敬重。各1分。扣完為止。)
(3)上書建議請求恢復本朝的慣例,設置觀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設置御史彈劾、檢舉官員所犯的錯誤。(意思大致對一定給1分?!肮适隆保瑧T例?!爸谩保O置。“彈”彈劾或檢舉。各1分,扣完為止。)
12.答:(1)“渺茫”一詞包含著復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的背景襯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xiàn)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3)前三句主要寫景,飽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則卒章顯意,“斷人腸”直抒別情。前三句蓄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句點破,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
13.(1)①鮮克有終 ②聞者足戒。(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3)滄海月明珠有淚此情可待成追憶
五. (22分)
14.童年吹泡泡的花園,少年匆匆踏過的街市,中年經(jīng)歷過的繁華,老年時模糊的視線……(扣住“時間”, “悠久”兩個詞, “凡是出現(xiàn)過的,往往會有美麗的記憶色彩,溫柔地籠罩著”來理解)。如果答“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喜歡過的音樂,感動過的故事”可得2分)(4分)
15.少年人可能沒辦法理解比自己大上很多歲的人,但只要經(jīng)歷過的就會留下痕跡或從比自己小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只要扣住回憶起以前的自己,記憶的痕跡即可得分)(4分)
16.記憶會讓我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堅強,絕對不會讓我們忘掉過去,迷失自己或我們會被歲月的浪濤,翻覆得暈頭轉向,只要還留有最初的堅持,最初的夢,這些寶貴的能量,讓我們不管眼前的風浪,勇往直前。(6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7.(1)貫穿全文內(nèi)容的線索,引出下文有關風的聯(lián)想,所經(jīng)歷的事,美麗的回憶,歷練的思想。(要扣住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來答。)(4分)
(2)不要把自己封閉在窗內(nèi),與許多美好的回憶隔絕,只要打開窗子,去感受那些美好的回憶帶來的寶貴能量,就能夠找到未來的方向和勇往直前的力量。(只要扣住“從回憶中找到方向,找到力量”即可。)(4分)
六、(15分)
18.(1)阿巴斯和以色列將繞開哈馬斯直接和談。
或:巴以將繞開哈馬斯直接和談。
(“巴以”或“阿巴斯和以色列”將“直接和談”或“直接會談”1分,“繞開哈馬斯”1分)
(2)反對在中東建立*國家的(或:不愿意接受以色列的存在的)哈馬斯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后(或:在巴勒斯坦執(zhí)政后)巴以未舉行過高層會談。
(“哈馬斯反對在中東建立*國家”或“哈馬斯不愿意接受以色列的存在”1分,“哈馬斯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或“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執(zhí)政”1分,“巴以未舉行過高層會談”1分)
19、參考答案:來源:www.examda.com
媽媽:
爸爸來電話說消費稅調整,車要漲價,請您今天帶訂單去經(jīng)銷商處提車。
蓉蓉
3月22日
(本題共5分。格式1分,包括稱呼、落款、日期;“消費稅調整,車要漲價” 1分,只說其中一個方面亦可;“今天”1分;“帶訂單”1分;“去經(jīng)銷商處提車” 1分)
20、畫面內(nèi)容:兩個站在高處的人,分別向左右兩邊指示方向,中間一人提著沉重的行李埋頭向前走,身后留下深深的腳印,前方一片黑暗。( 2分,意思對即可)
藝術特征:色調反差大,對比鮮明;幾何線條構圖,簡潔明快;抽象性,含義深刻。(2分,寫出任意兩點即得滿分)
漫畫寓意:正面:前方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埋頭向前終會獲得成功;堅定信念排除干擾一直向前。
反面:走自己的路也要看清方向:不能一味埋頭走路;(2分,意思對即可)
文言文翻譯:
張昭,字潛夫。自己說是漢朝常山王張耳的后代,世代居住在濮州范縣。祖父張楚平,是壽張縣令。張楚平生下張直,就是張昭的父親。起初,張楚平赴任長安,正值黃巢發(fā)動叛亂,結果張楚平不知去向,從此杳無音信。張直年幼的時候避難移居到河朔,天下大亂之后,因為不知道父親的去向而去尋找,而當時盜賊橫行,荊棘滿路,他竟然從秦地走到蜀地,一路上徒步而行,靠乞討為生,尋找父親可能會待的地方,一共找了十年沒有能找到。于是為父親辦喪事穿上孝服,在海濱從事耕作。青州王師范開學館,邀請儒士,兩次用書信和禮物來邀請張直,讓他擔任賓職。王師范歸降梁,張直從災難中逃脫回到北方,用《周易》《春秋》來教授弟子,求學的人從遠方而來,當時人稱逍遙先生。
張昭剛滿十歲,就能夠背誦古樂府、詠史詩一百多篇;尚未成年,就通讀了《九經(jīng)》,融會貫通它的要義。處身同輩人中,和緩地邁步、高遠地顧看,認為像馬、鄭這樣的人才也比不上自己。后來到了贊皇,碰到了一個叫程生的,他專門研究史學,認為專門研究儒家的經(jīng)典要義,而不能夠貫通古今,這樣的人大多拘泥不化,冗繁而抓不住要領;如果想要極力主張推行王霸之道,治平天下,不通曉歷史是不可以的。于是提出班固、范曄《漢書》中十余條要義和他討論,傳授了張昭《荀紀》《國志》等,后來張昭有全部學習了十三史,五七年之間,能夠通曉上下幾千百年的事。又為《十代興亡論》作了注。身處亂世,親自耕作背米來奉養(yǎng)雙親。
后唐莊宗到魏地,河朔的將士,大多自己投身軍門,張昭于是到魏,攜帶著幾十卷軸的文章拜謁興唐尹張憲。張憲家中多書籍,他常常和張昭閑談,講論經(jīng)史要事,遺憾兩人相見太晚,就任命他為府中的推官。同光初,張憲上奏授予張昭朝廷命官的品級,加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張憲擔任北京留守,張昭也跟隨到了晉陽。莊宗遭遇內(nèi)亂,張昭聽說鄴中兵士擁戴明宗,張憲的部將符彥超聯(lián)合邊關將領響應它,張昭對張憲說:“該不會獻上奏表勸(明宗)即帝位來作使自己平安的打算吧?”張憲說:“我本來是一介書生,承蒙主上看重,位至保厘,是出生百姓的官員的極致了。如果厚著臉皮求得活命,有什么臉面到地下去見主上呢?”張昭說:“這是古人的心意啊,您能夠做到這樣,死了也將不朽啊!”張昭對著他哭著離開了,張憲于是為這件事而死,當時的輿論敬重張昭能夠促成張憲的節(jié)操。
當時有人要害張昭,張昭說:“我知道確實到了這樣的地步,運數(shù)也不可能會有重生的可能,主上受辱臣子理應為之而死,我死了也沒有什么后悔的?!北娙搜褐偷椒麖┏拿媲?,符彥超說:“推官是正直之人,不要害他性命。”……
長興二年,遭遇母親的喪事,明宗送給他絹布五十匹,米麥五十石辦喪事。張昭性格極為孝順,明宗聽說他服喪期間因哀痛而憔悴,又賜給他錢物。守孝期滿,改任方員外郎、負責擬制制、誥,擔任史館修撰。上書建議請求恢復本朝的慣例,設置觀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設置御史彈劾、檢舉官員所犯的錯誤,諫官每個月提供給他們上諫的紙張。全部聽從了他的建議。又奏請要督促勉勵百姓從事農(nóng)耕以及設常平倉等幾件事宜?!?BR> 宋朝初年,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乾德元年舉行郊祀,張昭擔任鹵簿使,上奏恢復宮闕、廟門、郊壇夜警晨嚴的制度。郊祀之禮結束,進封為鄭國公,和翰林承旨陶谷一同掌管選拔。陶谷曾經(jīng)說假話來奏事,還要拉著張昭作證人,張昭摘下官帽和他爭論。太祖不高興,于是張昭多次上書告老,最后在原本的官職退任,改封為陳國公。開寶五年,張昭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第Ⅰ卷(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A(A 分別讀qiào/kétìè/tìēyīn/yānmí/mǐB 憎都讀zēngzhēng/zhèng
qiǎng/qiǎngzhēng/zhèngC剽都讀piāo剔都讀tīgòu/gōujìng/jìnD虔誠/潛力都讀qián
bīn/bìnzhān/ zhānyú/yǔ)
2.B(A不在-不再 C過逝-過世 D堅忍-堅韌)
3.D(: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少有。A、淺嘗輒止:剛入門就不再鉆研。屬望文生義B、推波助瀾: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fā)展,擴大影響。屬色彩不當。C、“瑕不掩瑜”比喻缺點掩蓋不了優(yōu)點,優(yōu)點是主要的,缺點是次要的,語義表達剛好相反。屬不合語境)
4.B(A結構混亂,應在“出臺”后加一“的”字,C(“舉辦……大會”,動賓搭配不當,D(指代不明。“她”本來指林娟,但因為主語前多了“面對”二字,造成了“看待”二字的對象不明。)
二、(9分,每小題3分)
5.C(“而是對蘸取了纖維絲的電極加電壓而產(chǎn)生電壓開始靜電紡絲的”蘸取的是聚合物溶劑。)
6.D(鎢電極不是放在盤子上,而是在盤子上方。)
7.B(“無法精確地控制纖維的直徑”錯。根據(jù)第二段可知,這種傳統(tǒng)技術應當是比較成熟的一種。)
三.(9分,每小題3分)
8.D(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9.A(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10.A(原文“再以書幣……”是“兩次用書信和禮物……”的意思。)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20分)
四.(23分)
11.(1)祖父張楚平,是壽張縣令。張楚平生下張直,就是張昭的父親。(3分??弁隇橹埂E袛嗑渥g出,得1分。令,縣令,1分。生,生下,1分。大致意思正確一定要給1分。)
(2)張昭對他哭著離開,張憲于是為節(jié)義而死(或者是“為此事而死”),當時的輿論敬重張昭能促成張憲的節(jié)操。(大致意思對一定給1分?!跋唷保瑒幼魉傅囊环??!八馈保瑸椤?。“重”,敬重。各1分。扣完為止。)
(3)上書建議請求恢復本朝的慣例,設置觀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設置御史彈劾、檢舉官員所犯的錯誤。(意思大致對一定給1分?!肮适隆保瑧T例?!爸谩保O置。“彈”彈劾或檢舉。各1分,扣完為止。)
12.答:(1)“渺茫”一詞包含著復雜的情感,從字面上來看它是描寫眼前景:春江上煙波浩淼,雨霧蒙蒙,其實是寫詩人心中的茫然,寫出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悵然若失。
(2)“春江渺茫”與“征帆一片”,形成一個強烈對比,闊大的背景襯托出一片征帆的渺小真有點擔心那征帆晚來找不到停泊的處所,表現(xiàn)出詩人對朋友一片殷切的關心。同時,揣度行蹤,可見送者的心追逐友人東去,又表現(xiàn)出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3)前三句主要寫景,飽含感情,含蓄委婉;末句則卒章顯意,“斷人腸”直抒別情。前三句蓄勢(為下句抒情作準備),結句點破,將惜別之情上升到頂點。
13.(1)①鮮克有終 ②聞者足戒。(2)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3)滄海月明珠有淚此情可待成追憶
五. (22分)
14.童年吹泡泡的花園,少年匆匆踏過的街市,中年經(jīng)歷過的繁華,老年時模糊的視線……(扣住“時間”, “悠久”兩個詞, “凡是出現(xiàn)過的,往往會有美麗的記憶色彩,溫柔地籠罩著”來理解)。如果答“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喜歡過的音樂,感動過的故事”可得2分)(4分)
15.少年人可能沒辦法理解比自己大上很多歲的人,但只要經(jīng)歷過的就會留下痕跡或從比自己小的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只要扣住回憶起以前的自己,記憶的痕跡即可得分)(4分)
16.記憶會讓我們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堅強,絕對不會讓我們忘掉過去,迷失自己或我們會被歲月的浪濤,翻覆得暈頭轉向,只要還留有最初的堅持,最初的夢,這些寶貴的能量,讓我們不管眼前的風浪,勇往直前。(6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17.(1)貫穿全文內(nèi)容的線索,引出下文有關風的聯(lián)想,所經(jīng)歷的事,美麗的回憶,歷練的思想。(要扣住結構和內(nèi)容兩方面來答。)(4分)
(2)不要把自己封閉在窗內(nèi),與許多美好的回憶隔絕,只要打開窗子,去感受那些美好的回憶帶來的寶貴能量,就能夠找到未來的方向和勇往直前的力量。(只要扣住“從回憶中找到方向,找到力量”即可。)(4分)
六、(15分)
18.(1)阿巴斯和以色列將繞開哈馬斯直接和談。
或:巴以將繞開哈馬斯直接和談。
(“巴以”或“阿巴斯和以色列”將“直接和談”或“直接會談”1分,“繞開哈馬斯”1分)
(2)反對在中東建立*國家的(或:不愿意接受以色列的存在的)哈馬斯在議會選舉中獲勝后(或:在巴勒斯坦執(zhí)政后)巴以未舉行過高層會談。
(“哈馬斯反對在中東建立*國家”或“哈馬斯不愿意接受以色列的存在”1分,“哈馬斯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或“哈馬斯在巴勒斯坦執(zhí)政”1分,“巴以未舉行過高層會談”1分)
19、參考答案:來源:www.examda.com
媽媽:
爸爸來電話說消費稅調整,車要漲價,請您今天帶訂單去經(jīng)銷商處提車。
蓉蓉
3月22日
(本題共5分。格式1分,包括稱呼、落款、日期;“消費稅調整,車要漲價” 1分,只說其中一個方面亦可;“今天”1分;“帶訂單”1分;“去經(jīng)銷商處提車” 1分)
20、畫面內(nèi)容:兩個站在高處的人,分別向左右兩邊指示方向,中間一人提著沉重的行李埋頭向前走,身后留下深深的腳印,前方一片黑暗。( 2分,意思對即可)
藝術特征:色調反差大,對比鮮明;幾何線條構圖,簡潔明快;抽象性,含義深刻。(2分,寫出任意兩點即得滿分)
漫畫寓意:正面:前方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埋頭向前終會獲得成功;堅定信念排除干擾一直向前。
反面:走自己的路也要看清方向:不能一味埋頭走路;(2分,意思對即可)
文言文翻譯:
張昭,字潛夫。自己說是漢朝常山王張耳的后代,世代居住在濮州范縣。祖父張楚平,是壽張縣令。張楚平生下張直,就是張昭的父親。起初,張楚平赴任長安,正值黃巢發(fā)動叛亂,結果張楚平不知去向,從此杳無音信。張直年幼的時候避難移居到河朔,天下大亂之后,因為不知道父親的去向而去尋找,而當時盜賊橫行,荊棘滿路,他竟然從秦地走到蜀地,一路上徒步而行,靠乞討為生,尋找父親可能會待的地方,一共找了十年沒有能找到。于是為父親辦喪事穿上孝服,在海濱從事耕作。青州王師范開學館,邀請儒士,兩次用書信和禮物來邀請張直,讓他擔任賓職。王師范歸降梁,張直從災難中逃脫回到北方,用《周易》《春秋》來教授弟子,求學的人從遠方而來,當時人稱逍遙先生。
張昭剛滿十歲,就能夠背誦古樂府、詠史詩一百多篇;尚未成年,就通讀了《九經(jīng)》,融會貫通它的要義。處身同輩人中,和緩地邁步、高遠地顧看,認為像馬、鄭這樣的人才也比不上自己。后來到了贊皇,碰到了一個叫程生的,他專門研究史學,認為專門研究儒家的經(jīng)典要義,而不能夠貫通古今,這樣的人大多拘泥不化,冗繁而抓不住要領;如果想要極力主張推行王霸之道,治平天下,不通曉歷史是不可以的。于是提出班固、范曄《漢書》中十余條要義和他討論,傳授了張昭《荀紀》《國志》等,后來張昭有全部學習了十三史,五七年之間,能夠通曉上下幾千百年的事。又為《十代興亡論》作了注。身處亂世,親自耕作背米來奉養(yǎng)雙親。
后唐莊宗到魏地,河朔的將士,大多自己投身軍門,張昭于是到魏,攜帶著幾十卷軸的文章拜謁興唐尹張憲。張憲家中多書籍,他常常和張昭閑談,講論經(jīng)史要事,遺憾兩人相見太晚,就任命他為府中的推官。同光初,張憲上奏授予張昭朝廷命官的品級,加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張憲擔任北京留守,張昭也跟隨到了晉陽。莊宗遭遇內(nèi)亂,張昭聽說鄴中兵士擁戴明宗,張憲的部將符彥超聯(lián)合邊關將領響應它,張昭對張憲說:“該不會獻上奏表勸(明宗)即帝位來作使自己平安的打算吧?”張憲說:“我本來是一介書生,承蒙主上看重,位至保厘,是出生百姓的官員的極致了。如果厚著臉皮求得活命,有什么臉面到地下去見主上呢?”張昭說:“這是古人的心意啊,您能夠做到這樣,死了也將不朽啊!”張昭對著他哭著離開了,張憲于是為這件事而死,當時的輿論敬重張昭能夠促成張憲的節(jié)操。
當時有人要害張昭,張昭說:“我知道確實到了這樣的地步,運數(shù)也不可能會有重生的可能,主上受辱臣子理應為之而死,我死了也沒有什么后悔的?!北娙搜褐偷椒麖┏拿媲?,符彥超說:“推官是正直之人,不要害他性命。”……
長興二年,遭遇母親的喪事,明宗送給他絹布五十匹,米麥五十石辦喪事。張昭性格極為孝順,明宗聽說他服喪期間因哀痛而憔悴,又賜給他錢物。守孝期滿,改任方員外郎、負責擬制制、誥,擔任史館修撰。上書建議請求恢復本朝的慣例,設置觀察使考察民生疾苦,設置御史彈劾、檢舉官員所犯的錯誤,諫官每個月提供給他們上諫的紙張。全部聽從了他的建議。又奏請要督促勉勵百姓從事農(nóng)耕以及設常平倉等幾件事宜?!?BR> 宋朝初年,被任命為吏部尚書。乾德元年舉行郊祀,張昭擔任鹵簿使,上奏恢復宮闕、廟門、郊壇夜警晨嚴的制度。郊祀之禮結束,進封為鄭國公,和翰林承旨陶谷一同掌管選拔。陶谷曾經(jīng)說假話來奏事,還要拉著張昭作證人,張昭摘下官帽和他爭論。太祖不高興,于是張昭多次上書告老,最后在原本的官職退任,改封為陳國公。開寶五年,張昭去世,享年七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