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目。
醉書齋記
于堂左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是也。條幾二,一稱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jù)坐批閱之。傾至會心處,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只隱。有時或歌或嘆,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臥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癇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蛘`觸之,傾濕書頁,輒怒而責,后乃不復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請者。惟內(nèi)子時映簾窺余,得間始進,曰:“日午矣,可以飯乎?”余應諾。內(nèi)子出,復忘之矣。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閱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nèi)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書,不迷見。客伺久,大怒詬,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蓋余性既嚴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物,皆內(nèi)子主之,頗有序。
他日忽自悔,諾立誓戒之,商于內(nèi)子,內(nèi)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②,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庇嗵热痪弥蛩加嘤跁?,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意于紅裙郭?遂笑應之曰:“如卿言,亦復佳?!蹦瞬粡土⒔?,而采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
(選自《續(xù)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敝帽子。②劉伶新飲:劉伶或酒《管書·劉伶?zhèn)鳌份d,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 ?。褐?。
B.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爛漫:坦率自然的樣子。
C.余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 賺:獲取。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夠表現(xiàn)作者“醉書”的一組是
①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隨意抽書一族,據(jù)坐批閱之
③則朱墨潛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
④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
⑥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0.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于腦后等癡醉鮮紅的狀態(tài),展示了一個嗜書知命的書癡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tài)。
B.作者性格嚴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并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囚而經(jīng)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務,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性:當作者對這種習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贊賞態(tài)度。
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書”的習性,但又考慮到男人癡迷詩文總勝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終采取顏其自然的態(tài)度,放棄了這種打算。
第Ⅱ卷(主觀題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
譯文:
(2)家人癇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
譯文:
(3)因思余于書,誠不異憐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譯文:
12.閱讀下面的詩,回答間題。(8分)
涼州詞(其一)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注:磧(qì)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
(2)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13.補寫出所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________,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 ________ 。
(3)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________ ,蟬蛻于濁*,以浮游塵埃之外,________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目。
醉書齋記
于堂左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是也。條幾二,一稱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jù)坐批閱之。傾至會心處,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只隱。有時或歌或嘆,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臥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癇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蛘`觸之,傾濕書頁,輒怒而責,后乃不復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請者。惟內(nèi)子時映簾窺余,得間始進,曰:“日午矣,可以飯乎?”余應諾。內(nèi)子出,復忘之矣。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閱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nèi)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書,不迷見。客伺久,大怒詬,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蓋余性既嚴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物,皆內(nèi)子主之,頗有序。
他日忽自悔,諾立誓戒之,商于內(nèi)子,內(nèi)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②,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庇嗵热痪弥蛩加嘤跁?,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放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意于紅裙郭?遂笑應之曰:“如卿言,亦復佳?!蹦瞬粡土⒔?,而采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
(選自《續(xù)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敝帽子。②劉伶新飲:劉伶或酒《管書·劉伶?zhèn)鳌份d,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 ?。褐?。
B.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爛漫:坦率自然的樣子。
C.余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 賺:獲取。
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夠表現(xiàn)作者“醉書”的一組是
①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隨意抽書一族,據(jù)坐批閱之
③則朱墨潛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
④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
⑥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0.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于腦后等癡醉鮮紅的狀態(tài),展示了一個嗜書知命的書癡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tài)。
B.作者性格嚴厲急躁,不諳世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并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囚而經(jīng)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務,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性:當作者對這種習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贊賞態(tài)度。
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書”的習性,但又考慮到男人癡迷詩文總勝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終采取顏其自然的態(tài)度,放棄了這種打算。
第Ⅱ卷(主觀題 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
譯文:
(2)家人癇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
譯文:
(3)因思余于書,誠不異憐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
譯文:
12.閱讀下面的詩,回答間題。(8分)
涼州詞(其一)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
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注:磧(qì)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1)“無數(shù)鈴聲遙過磧”句表現(xiàn)了怎樣的邊塞景象?
答:
(2)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請簡要分析。
答:
13.補寫出所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2)________,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 ________ 。
(3)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________ ,蟬蛻于濁*,以浮游塵埃之外,________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