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五校聯(lián)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06.1
(說明:本試題除個別題為改編外,均為原創(chuàng),答案可能有不完美之處,請慎用)
一、選擇題每題3分
1B(A項全讀liè,B項分別讀jì、jìn、jìng、qù、jiàn,C項秕、妣讀bǐ、毗讀pí、砒讀pī、蓽讀bì,D項秩、帙讀zhì、佚讀yì、迭讀dié、鐵讀tiě。)2D(A項擎改掣、季改計,B項吊改掉、理改里,C項籍改藉、阻改狙)3C(C項用“既然”才能與下文的“就”構成上下句因果關系,用“從而”才能表現(xiàn)上下句間順承關系;A項“行云流水”比喻自由不拘執(zhí),多指文章、歌聲等;B項“敲邊鼓”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D項“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人態(tài)度傲慢,不愿意和別人接近。)4 A(B項句式雜糅,刪去“一定要”或“很有必要”;C項結構混亂,暗換主語, 宜改為“已經被國際奧委會收藏”。D、介詞結構掩蓋主語,去掉“由于”。5A ( 屬于大氣降水變化的現(xiàn)象,不是原因。)6 C (A、是華北地區(qū)而不是華東地區(qū)。長江中下游亦屬于東部地區(qū),該地區(qū)水面蒸發(fā)下降的原因是與云量和降水增多有聯(lián)系; B、云量及降水增多,蒸發(fā)量就下降; D、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大部分地表氣溫變暖,與水面蒸發(fā)關系很小) 7B (南水北調不能解決洪水威脅)8 C (竟死:終于死了(到底死了);9 A (B⑴ 以,因為 ⑵以,拿,用 C、⑴之,助詞,的 。⑵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D、⑴而,但,表轉折。 ⑵ 而,表修飾。)10 D(①是概括介紹,不是具體表現(xiàn)。⑥為作者評價。)11.B(有人的人故意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
參考譯文1:
李疑因為(他非常)崇尚義氣(而)在當時(非常)聞名,他能周濟別人的危急之處。金華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而(他)身邊又沒有親人(來照顧他)。別人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范景淳就拄杖到李疑門前,告訴(李疑)說:“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讓我進屋住。我聽說你的義德很高,能借我一張床嗎?”李疑(馬上)答應了,請(他進屋)就坐,(并)迅速整理(好一間)明亮干燥的房子,(同時)準備(好了)床、被子和爐灶,叫(范景淳)住進去。(為范)求醫(yī)疹脈,親自為(范)熬粥熬藥。早晚拉著他的手,詢問哪里不舒服,待(范)如親人一般。不久(范)的病更加嚴重了,不能起(床),屎尿弄臟了被單,骯臟惡臭不能接近。李疑每天為(范)刮摩洗滌,(竟)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臉色。范景淳(感動得)流淚說:“我拖累你了。我恐怕再也活不下去了,沒有什么回報您的厚德,(只是)袋子里面有黃白金子四十余兩,在原來旅社房間里,希望你去取來?!崩钜桑骸盎茧y之中互相救助,做人的道理本應該這樣,憑什么(說)回報呢?”范景淳說:“您如果不去取來那些(金子),(等)我死了,恐怕被他人得到,那有什么好處呢?”李疑于是找了一個鄰居和他一塊去,帶著(那些金子)回來了。當著(范)的面打開袋子,登記金子的數(shù)量并做了封記。幾天后范景淳到底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錢為(范)買了棺材,葬在城南面的聚寶山。拿出(原來)所封存的那個袋子,(把它)寄存在鄰居家里,寫信叫他的兩個兒子來。等到他的兩個兒子到了,(李)拿出袋子按(原來)登記的數(shù)(把金子)還給(范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拿著大米饋贈(給李),(李)卻不接受,反而送給(他們)路費錢,打發(fā)(他們)回去。人們因此稱贊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歡和李疑交往。
宋學士說:“吾與李疑往來(多年),(非常)了解他的為人。李疑是個溫和老實的人,沒有奇特威武的身姿。但他所做的事,卻為古人義勇的風范。這怎么可能憑借外貌來判斷人的道德品質呢?”俗話說:“全世界混濁,清廉的人才會顯現(xiàn)出來。我感傷(當今)世俗的好利的(風氣),寫下他的事來勉勵(世人)啊?!?BR> 12、古文翻譯(8)分譯文:⑴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讓我進屋住重要得分點:被(1分)人莫我舍。(1分)⑵李疑每天為(范)刮摩洗滌,(竟)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臉色。重要得分點:少(1分)顏面,不耐煩的臉色。(1分)⑶ 這怎么可能憑借外貌來判斷人的道德品質呢?重要得分點:決(決斷,判斷,····)(1分)豈······哉?(1分)⑷我感傷(當今)世俗的好利的(風氣),寫下他的事來勉勵(世人)啊?!敝匾梅贮c:嗜利(1分),勸(1分)注意:重點詞翻譯對了,全句大意翻譯錯誤,酌情給分或不給分(1)婉約(1分)(2)暮春時節(jié),落紅陣陣,有的飄零岸上,有的落入水中,殊為人憐惜;寫燕子惜花,同時也是將詩人憐惜美好事物的心情反映出來。(3分)(3 起首二句,不說燕子而僅以“呢喃”二字,從聲音上畫其特點;三四句用“蹴水忙”三字,寫燕子之神,活畫了一幅飛燕鬧春圖;五六句寫柳絮在風中飛來飛去,正好烘托出燕子在空中飛翔的優(yōu)美姿態(tài);結尾句中的“銜”正是燕子的動作。(2分)全文在似與不似之間,取其神,不取其貌,用烘托、陪襯的手法,寫燕子所處的環(huán)境、聲音、體態(tài)等。(2分)(3)全詞“不取其貌”,而通過燕子特有的呢喃聲音和“14、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選5小題,5分,每小題1分)(1)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杜甫 《旅夜抒懷》) (2)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 《詩經》(這是課外題,但不生僻,同時考察了詩經四字句的特點)(3)今宵酒醒何處 , 楊柳岸曉風殘月 。 (柳永)《雨霖霖》)(4)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5)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舉類邇而見義遠 ?!肚袀鳌罚?)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文學作品閱讀選文理由:1、近年的高考大閱讀,大多選的散文。我們覺得,中學生讀文學作品不宜太單調。尤其是小說不可不讀。本次選“情節(jié)”作品出題,意在引導中學生讀一點小說。
2、現(xiàn)行中學語文課本已選入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學生也愛讀武俠。我們不能回避。我們除了應有雅俗共賞的觀點外,引導鑒賞非常重要。中國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它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觀念,以及深刻的處世道理。但中學生讀武俠,可能追求情節(jié)刺激的較多,很少思考這些問題。通過本文的閱讀指導,也許會改變一些審美趣味。
3、本文文思俱美。曲折跌宕的情節(jié),扣人心弦,可讀性強,語言有張力,繁簡皆妙有韻味,涉及教育、哲學、人生處世,耐人深思。
15、“風雨凄迷,山色空濛”,寫景簡潔,試分析這一句寫景在全文中的作用?!獮樽髌范ㄏ铝吮瘎〉幕{,預示了作品情節(jié)的撲朔迷離,也為師傅雨中送傘埋下了伏筆。(“基調”2分;伏筆2分)16、說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边@句話的含義⑴真的沒有學到家。只學到了用刀之法,卻沒有學到為人之道;不懂得學藝先學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氣、神所致”的武術真諦。2、擔心。因為徒兒只重藝輕德,這樣不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會成為武林禍害,所以擔心。因而師傅已在心中決定要懲治徒兒,這樣說,為把傘變成武器作準備。小說也正是以此引出”削傘”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引出悲劇結局的。(1、“未必學到家”2分;2、“擔心” 2分;答“推動情節(jié)”也可酌情給分)17、談談“傘”在文中的含義,并分析以以“傘”為題的作用。(6分)——①傘,凝結了師徒之情;②傘,又終結了師徒之義。③一把普通的傘,在師傅手中,能輕易化作一招斃命的利器,體現(xiàn)了師傅所說的“刀法乃精、氣、神所致”變化隨心的刀法真諦。④結尾處的這場較量,其實已是人格武品的較量,通過師徒對傘的處理,高下已分。⑤以傘為線索,⑥以小見大,深化主題。(每一小點1分,共6分,意思答對即可。)18.這篇小小說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的看法。(7分)
1、 學藝要先學做人。徒兒成功,便要過河拆橋,算計師傅,豈料師父更有一手,將徒兒擊斃,這就是高低之分。一個徒兒,只學武功,無人格可言,此人必敗。學武功,首先要學會做人。歷功成身敗的例子還少嗎?現(xiàn)代社會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難立足社會。2、 教徒應先教做人。老師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兒學了武藝卻沒有修得武德,也沒有領會刀法真諦,被迫要親手將愛徒擊斃,這是為師的失敗?,F(xiàn)代教育同樣要警惕只教書不育人的錯誤傾向。3、 哲學人格大于武功。中國武術博大精深,處處閃爍著中國文化的芬芳。中國武術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擊敵和自衛(wèi),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學。學中國武術豈能只學眼花繚亂的刀光劍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結合學武功和學做人并重,才能學到真功夫,才能達到高境界。4、 人不能失其本心。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望恩負義,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會失其本心,瘋狂追名逐利,結果沒有幾個不身敗名裂的。 以上幾點供參考,持之有故,不脫離文本即可。(一)說出以上“道理中的一個方面即可。(3分)本文主題的正確概括,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二)聯(lián)系現(xiàn)實2分;正確的看法2分)19、仿寫。仿照下面的詩句,另選一物,在橫線上組成一首小詩。 說明:詩歌是屬于青年人的,給他們機會吧?,F(xiàn)在中學生的作文,語言拖沓干癟,平庸無味,也許這樣的訓練對改變這種狀況有些好處得分要點:(1)轉折和條件關系合情理(2)有哲理,押韻者為佳20、針對第一種情形:⑴人們的心靈向善;(2)愛是可以傳遞的;(3)人們的行為可以傳遞:近朱者赤;(4)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喚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熱情。針對第二種情形:(1)人們的行為都是可以傳遞的,近墨者黑;(2)一個人的行為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潭;(3)冷漠和自私有時像瘟疫一樣蔓延,(4)人世間真正缺少的不是愛和善良,缺乏的只是愛和善良的傳遞。評分細則:(1)有關鍵詞“傳遞”,文理通順的5分,只寫到愛或自私,文理通順給3-4分,(3)就“讓座”而談給0-2分。21、(1)好了,事情已經清楚了,改了就好。(2)你進公司以來工作一直不錯,只有一點,希望你改進……六、作文基本標準(建議)一、議論文:1、思想:觀點鮮明,立意準確。 兩個方面都能談到,既能聯(lián)系實際,又有哲理者為佳;2、內容:真實充實:例證典型,材料豐富。提倡“三聯(lián)系”即歷史、社會、自我;3、語言:提倡通順流暢,簡潔深刻。反對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空洞乏味。二、記敘文1、 敘事完整,中心明確(符合記敘文的要求)2、 多種表達方式3、 多種表現(xiàn)手法4、 語言生動有文采
(說明:本試題除個別題為改編外,均為原創(chuàng),答案可能有不完美之處,請慎用)
一、選擇題每題3分
1B(A項全讀liè,B項分別讀jì、jìn、jìng、qù、jiàn,C項秕、妣讀bǐ、毗讀pí、砒讀pī、蓽讀bì,D項秩、帙讀zhì、佚讀yì、迭讀dié、鐵讀tiě。)2D(A項擎改掣、季改計,B項吊改掉、理改里,C項籍改藉、阻改狙)3C(C項用“既然”才能與下文的“就”構成上下句因果關系,用“從而”才能表現(xiàn)上下句間順承關系;A項“行云流水”比喻自由不拘執(zhí),多指文章、歌聲等;B項“敲邊鼓”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D項“拒人于千里之外”形容人態(tài)度傲慢,不愿意和別人接近。)4 A(B項句式雜糅,刪去“一定要”或“很有必要”;C項結構混亂,暗換主語, 宜改為“已經被國際奧委會收藏”。D、介詞結構掩蓋主語,去掉“由于”。5A ( 屬于大氣降水變化的現(xiàn)象,不是原因。)6 C (A、是華北地區(qū)而不是華東地區(qū)。長江中下游亦屬于東部地區(qū),該地區(qū)水面蒸發(fā)下降的原因是與云量和降水增多有聯(lián)系; B、云量及降水增多,蒸發(fā)量就下降; D、全球氣候變暖,我國大部分地表氣溫變暖,與水面蒸發(fā)關系很小) 7B (南水北調不能解決洪水威脅)8 C (竟死:終于死了(到底死了);9 A (B⑴ 以,因為 ⑵以,拿,用 C、⑴之,助詞,的 。⑵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D、⑴而,但,表轉折。 ⑵ 而,表修飾。)10 D(①是概括介紹,不是具體表現(xiàn)。⑥為作者評價。)11.B(有人的人故意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
參考譯文1:
李疑因為(他非常)崇尚義氣(而)在當時(非常)聞名,他能周濟別人的危急之處。金華的范景淳在吏部做官,得了病,而(他)身邊又沒有親人(來照顧他)。別人欺騙他,不讓他住房子。范景淳就拄杖到李疑門前,告訴(李疑)說:“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讓我進屋住。我聽說你的義德很高,能借我一張床嗎?”李疑(馬上)答應了,請(他進屋)就坐,(并)迅速整理(好一間)明亮干燥的房子,(同時)準備(好了)床、被子和爐灶,叫(范景淳)住進去。(為范)求醫(yī)疹脈,親自為(范)熬粥熬藥。早晚拉著他的手,詢問哪里不舒服,待(范)如親人一般。不久(范)的病更加嚴重了,不能起(床),屎尿弄臟了被單,骯臟惡臭不能接近。李疑每天為(范)刮摩洗滌,(竟)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臉色。范景淳(感動得)流淚說:“我拖累你了。我恐怕再也活不下去了,沒有什么回報您的厚德,(只是)袋子里面有黃白金子四十余兩,在原來旅社房間里,希望你去取來?!崩钜桑骸盎茧y之中互相救助,做人的道理本應該這樣,憑什么(說)回報呢?”范景淳說:“您如果不去取來那些(金子),(等)我死了,恐怕被他人得到,那有什么好處呢?”李疑于是找了一個鄰居和他一塊去,帶著(那些金子)回來了。當著(范)的面打開袋子,登記金子的數(shù)量并做了封記。幾天后范景淳到底死了,李疑拿出自己的錢為(范)買了棺材,葬在城南面的聚寶山。拿出(原來)所封存的那個袋子,(把它)寄存在鄰居家里,寫信叫他的兩個兒子來。等到他的兩個兒子到了,(李)拿出袋子按(原來)登記的數(shù)(把金子)還給(范的)兩個兒子。(這)兩個兒子拿著大米饋贈(給李),(李)卻不接受,反而送給(他們)路費錢,打發(fā)(他們)回去。人們因此稱贊李疑,知名人士和士大夫都喜歡和李疑交往。
宋學士說:“吾與李疑往來(多年),(非常)了解他的為人。李疑是個溫和老實的人,沒有奇特威武的身姿。但他所做的事,卻為古人義勇的風范。這怎么可能憑借外貌來判斷人的道德品質呢?”俗話說:“全世界混濁,清廉的人才會顯現(xiàn)出來。我感傷(當今)世俗的好利的(風氣),寫下他的事來勉勵(世人)啊?!?BR> 12、古文翻譯(8)分譯文:⑴我不幸遭病,人家不讓我進屋住重要得分點:被(1分)人莫我舍。(1分)⑵李疑每天為(范)刮摩洗滌,(竟)沒有一點不耐煩的臉色。重要得分點:少(1分)顏面,不耐煩的臉色。(1分)⑶ 這怎么可能憑借外貌來判斷人的道德品質呢?重要得分點:決(決斷,判斷,····)(1分)豈······哉?(1分)⑷我感傷(當今)世俗的好利的(風氣),寫下他的事來勉勵(世人)啊?!敝匾梅贮c:嗜利(1分),勸(1分)注意:重點詞翻譯對了,全句大意翻譯錯誤,酌情給分或不給分(1)婉約(1分)(2)暮春時節(jié),落紅陣陣,有的飄零岸上,有的落入水中,殊為人憐惜;寫燕子惜花,同時也是將詩人憐惜美好事物的心情反映出來。(3分)(3 起首二句,不說燕子而僅以“呢喃”二字,從聲音上畫其特點;三四句用“蹴水忙”三字,寫燕子之神,活畫了一幅飛燕鬧春圖;五六句寫柳絮在風中飛來飛去,正好烘托出燕子在空中飛翔的優(yōu)美姿態(tài);結尾句中的“銜”正是燕子的動作。(2分)全文在似與不似之間,取其神,不取其貌,用烘托、陪襯的手法,寫燕子所處的環(huán)境、聲音、體態(tài)等。(2分)(3)全詞“不取其貌”,而通過燕子特有的呢喃聲音和“14、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的部分。(任選5小題,5分,每小題1分)(1) 星垂平野闊 ,月涌大江流。(杜甫 《旅夜抒懷》) (2)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 《詩經》(這是課外題,但不生僻,同時考察了詩經四字句的特點)(3)今宵酒醒何處 , 楊柳岸曉風殘月 。 (柳永)《雨霖霖》)(4)人身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5)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舉類邇而見義遠 ?!肚袀鳌罚?)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文學作品閱讀選文理由:1、近年的高考大閱讀,大多選的散文。我們覺得,中學生讀文學作品不宜太單調。尤其是小說不可不讀。本次選“情節(jié)”作品出題,意在引導中學生讀一點小說。
2、現(xiàn)行中學語文課本已選入金庸的武俠小說,中學生也愛讀武俠。我們不能回避。我們除了應有雅俗共賞的觀點外,引導鑒賞非常重要。中國武術是中華文化的精粹之一。它蘊含著非常豐富的哲學思想和美學觀念,以及深刻的處世道理。但中學生讀武俠,可能追求情節(jié)刺激的較多,很少思考這些問題。通過本文的閱讀指導,也許會改變一些審美趣味。
3、本文文思俱美。曲折跌宕的情節(jié),扣人心弦,可讀性強,語言有張力,繁簡皆妙有韻味,涉及教育、哲學、人生處世,耐人深思。
15、“風雨凄迷,山色空濛”,寫景簡潔,試分析這一句寫景在全文中的作用?!獮樽髌范ㄏ铝吮瘎〉幕{,預示了作品情節(jié)的撲朔迷離,也為師傅雨中送傘埋下了伏筆。(“基調”2分;伏筆2分)16、說說“只是擔心愛徒的刀法未必學到了家?!边@句話的含義⑴真的沒有學到家。只學到了用刀之法,卻沒有學到為人之道;不懂得學藝先學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刀法乃精、氣、神所致”的武術真諦。2、擔心。因為徒兒只重藝輕德,這樣不僅不能修得真功夫,甚至會成為武林禍害,所以擔心。因而師傅已在心中決定要懲治徒兒,這樣說,為把傘變成武器作準備。小說也正是以此引出”削傘”的情節(jié),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引出悲劇結局的。(1、“未必學到家”2分;2、“擔心” 2分;答“推動情節(jié)”也可酌情給分)17、談談“傘”在文中的含義,并分析以以“傘”為題的作用。(6分)——①傘,凝結了師徒之情;②傘,又終結了師徒之義。③一把普通的傘,在師傅手中,能輕易化作一招斃命的利器,體現(xiàn)了師傅所說的“刀法乃精、氣、神所致”變化隨心的刀法真諦。④結尾處的這場較量,其實已是人格武品的較量,通過師徒對傘的處理,高下已分。⑤以傘為線索,⑥以小見大,深化主題。(每一小點1分,共6分,意思答對即可。)18.這篇小小說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談你的看法。(7分)
1、 學藝要先學做人。徒兒成功,便要過河拆橋,算計師傅,豈料師父更有一手,將徒兒擊斃,這就是高低之分。一個徒兒,只學武功,無人格可言,此人必敗。學武功,首先要學會做人。歷功成身敗的例子還少嗎?現(xiàn)代社會只,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難立足社會。2、 教徒應先教做人。老師傅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兒學了武藝卻沒有修得武德,也沒有領會刀法真諦,被迫要親手將愛徒擊斃,這是為師的失敗?,F(xiàn)代教育同樣要警惕只教書不育人的錯誤傾向。3、 哲學人格大于武功。中國武術博大精深,處處閃爍著中國文化的芬芳。中國武術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擊敵和自衛(wèi),更含深深的哲理和人生哲學。學中國武術豈能只學眼花繚亂的刀光劍影。只有哲理和武功結合學武功和學做人并重,才能學到真功夫,才能達到高境界。4、 人不能失其本心。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望恩負義,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會失其本心,瘋狂追名逐利,結果沒有幾個不身敗名裂的。 以上幾點供參考,持之有故,不脫離文本即可。(一)說出以上“道理中的一個方面即可。(3分)本文主題的正確概括,其它言之有理的道理亦可。(二)聯(lián)系現(xiàn)實2分;正確的看法2分)19、仿寫。仿照下面的詩句,另選一物,在橫線上組成一首小詩。 說明:詩歌是屬于青年人的,給他們機會吧?,F(xiàn)在中學生的作文,語言拖沓干癟,平庸無味,也許這樣的訓練對改變這種狀況有些好處得分要點:(1)轉折和條件關系合情理(2)有哲理,押韻者為佳20、針對第一種情形:⑴人們的心靈向善;(2)愛是可以傳遞的;(3)人們的行為可以傳遞:近朱者赤;(4)一個人的行為可以喚醒一群人的善良和熱情。針對第二種情形:(1)人們的行為都是可以傳遞的,近墨者黑;(2)一個人的行為可以促使一群人滑向冷酷和自私的深潭;(3)冷漠和自私有時像瘟疫一樣蔓延,(4)人世間真正缺少的不是愛和善良,缺乏的只是愛和善良的傳遞。評分細則:(1)有關鍵詞“傳遞”,文理通順的5分,只寫到愛或自私,文理通順給3-4分,(3)就“讓座”而談給0-2分。21、(1)好了,事情已經清楚了,改了就好。(2)你進公司以來工作一直不錯,只有一點,希望你改進……六、作文基本標準(建議)一、議論文:1、思想:觀點鮮明,立意準確。 兩個方面都能談到,既能聯(lián)系實際,又有哲理者為佳;2、內容:真實充實:例證典型,材料豐富。提倡“三聯(lián)系”即歷史、社會、自我;3、語言:提倡通順流暢,簡潔深刻。反對矯揉造作,無病呻吟,空洞乏味。二、記敘文1、 敘事完整,中心明確(符合記敘文的要求)2、 多種表達方式3、 多種表現(xiàn)手法4、 語言生動有文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