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學年第二學期上海市徐匯區(qū)高三語文第二次模擬測1

字號:

考試時間為150分鐘。試卷滿分為150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6題。(17分)
    中國電影百年的曠世重逢
    (1)正如電影是所有文化產(chǎn)業(yè)里最昂貴的一種,電影史也是一種需要金錢堆砌的昂貴歷史。
    (2)欲尋當時光影的真實樣貌,最恰當?shù)姆绞疆斎皇怯^看當時的電影,并且是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否則對于電影這樣一種代表時代科技進步的藝術門類,總有隔靴搔癢之感。如果置身1905年大觀樓無比娛樂的放映現(xiàn)場,我們還能否說中國電影起始于一種行將沒落的文化?如果置身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瑪斯用簡陋鐵皮修建的“虹口活動影戲院”,我們還能否苦大仇深地訴說電*線的西洋侵略史?如果置身1924年昌明電影函授學校面向社會的創(chuàng)辦現(xiàn)場,我們還能否認定電影教育必定是一種學院派的貴族教育?如果置身1930年初具國體的民國上海,我們還能否簡單地認為電影檢查法在當年的推出主要是為了排斥異見……
    (3)超級影史家最想還原的中國百年電影史片斷當在1928年的上海。在海寧路和乍浦路交匯處的虹口大戲院看《火燒紅蓮寺》,“電影皇后”胡蝶如神似仙,飄飄飛來,那種觀影的感受肯定比現(xiàn)在坐在家庭*里,看DTS[注]音效的《指環(huán)王》要震撼得多。彼時,好萊塢的電影潮流和技術水準還停留在講故事的階段,中國電影狂人張石川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超越故事的“大片”魔力,狂拍十八集《火燒紅蓮寺》,集集轟動上海灘。50年后,好萊塢在斯皮爾伯格的帶領下,終于走向大片時代。但是十八集《火燒紅蓮寺》成為電影無人超越的觀影巔峰。
    (4)不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東方好萊塢的勝景,正堪用“灰飛煙滅”四個字來形容。對于早期的電影來說,資料的收集功夫幾乎不可能,不管花費多少銀子,怎么樣保管,那些低燃點的電影膠片總在慢慢人間蒸發(fā),慢慢不復存在。譬如《火燒紅蓮寺》,今人只有想象一下當時盛況,至于張石川、鄭正秋、董克毅們到底把電影技術玩到多么高妙,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還原了。
    (5)早期的電影史基本上就是這樣一部任爾評說、無法還原的文字史。對于電影這樣一種后文字時代新的歷史記錄方法來說,這簡直是一種恥辱。就好像你空有科技昌明的錄影設備,可以完整錄制世界大戰(zhàn),但是對于一場發(fā)生在南宋的宋遼大戰(zhàn),卻只能任憑說書人繪形繪色,唾沫橫飛。如果你堅信信史的原則,希望看到一部電影的本來面目才能發(fā)言,則20世紀初的電影史只好留下一段惱人的空白。
    (6)好在中國電影并不缺乏“歷史”,資料館的書架上有足夠多的教你如何判斷是非的史籍,如果你希望了解一些關于電影百年的是非的話。一般電影史學家并不需要介意影像資料的稀缺,遵命的中國電影史基本上脫胎于中國電影評論史,有著濃郁的意識形態(tài)影子,對于社會意義有著足夠多的闡述。
    (7)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一直想看的一本電影史至今確實尚未寫出。有沒有人在做這樣一項工作:將中國電影百年,依據(jù)電影本體技術和樣式的進步來一個論據(jù)充分的分解與闡述?有沒有人能將常規(guī)中國電影史中那些邊邊角角的細節(jié)還原拼貼,最終形成中國電影百年的真實圖卷?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這個不可能的任務與其說是沒有人能完成,不如說它根本就不存在——中國電影從來也沒有一個和平遞進的發(fā)展歷程,它本身便是片斷式的,有頭無尾的,它的歷史無法給現(xiàn)在以借鑒,它的現(xiàn)在也無法給歷史以輝煌,它無法自圓其說,空有一腔隨家國命運跌宕的惆悵。
    (8)所以我想,中國電影百年缺少的絕不是一本歷史教科書,而是和他一起重溫那早慧天真的童年、熱情夢想的青年和命運多舛的壯年歲月的勇氣。我更愿意把對百年的回顧當作是一次漫長的重逢,一次深切的同行,一次為了前行的回首。
    (選自李多鈺編《中國電影百年·前言》,有刪改。)
    [注]DTS:“Digital Theater System”的縮寫,即“數(shù)字化*系統(tǒng)”。
    1、依據(jù)上文提供的信息及你對中國電影的了解,將下面這段文字的內(nèi)容補全。
     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片子隨后被拿到前門大觀樓戲院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1928年,電影《 》掀起了第一次武俠片熱潮。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電影公司連續(xù)推出該片的續(xù)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十八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一百年來,中國電影出現(xiàn)了許多堪稱經(jīng)典的影片,諸如《漁光曲》、《 》等,令觀眾難以忘懷。
    2、第四段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東方好萊塢的勝景,正堪用‘灰飛煙滅’四個字來形容?!睆纳舷挛目?,這里的“灰飛煙滅”意指 。
    3、第五段中有“就好像你空有科技昌明的錄影設備,可以完整錄制世界大戰(zhàn),但是對于一場發(fā)生在南宋的宋遼大戰(zhàn),卻只能任憑說書人繪形繪色,唾沫橫飛”一句。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是 。
    4、作者在文中一方面感嘆“20世紀初的電影史只好留下一段惱人的空白”,另一方面又說“中國電影并不缺乏‘歷史’”,這種表達是否矛盾?請簡單說說你的理解。
    5、下面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作者認為,若非設身處地體驗當年的真實情境,很難對中國電影的起步與發(fā)展有準確的認識和評價。
     B、在作者看來,電影的出現(xiàn)預示著一種新興文化的誕生,電影教育也必定是一種學院派的貴族教育。
    C、中國電影的命運始終伴隨家國的命運跌宕而起伏不定,它的發(fā)展歷程不是遞進式而是片斷式的。
    D、紀念電影百年的意義在于重溫當年電影人的夢想,體驗他們的熱情和堅持的勇氣,從而更好地前行。
    6、據(jù)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看電影仍然是當今中國人首選的娛樂方式之一。但現(xiàn)實是:目前中國電影的年度票房在10億元以下,人均不足0.8元,平均每人5年才進一次電*。你對這樣的現(xiàn)狀有何看法?請簡要闡述。(100字左右)
    二、閱讀下文,完成7——12題。(21分)
    做一棵蒼涼的白菜
    (1)該做一棵什么樣的白菜?這是一個極端嚴肅的問題。
    (2)在深圳的一間商場里,我陪著兩個客人逛。在他們打算離開商場的時候,我看見了那棵擺在陳列柜里的白菜。
    (3)它比一般的山東的白菜要略微細弱一點。每條葉片都精致。尖兒青脆。根是乳汁一樣的白。它全身透明。躺在一只盤子里。它是玻璃的。標價888元。
    (4)我非常想用手去摸一摸它,雖然我知道不應當觸摸商品。我一直想伸出手去。好像我們在許多年前就認識。我們必須打個招呼。我知道它沒有體溫,無論真假,白菜都是涼的。我的老友,它永遠這么沉默,這么冰涼。帶著我過去生活的味道,我多想馬上把它買回家,擺在我的桌子上。
    (5)客人發(fā)現(xiàn)我一直端詳白菜就說,做人不如白菜,要做,就做你們深圳的白菜。888元,不沾灰塵,又不會爛,只要不失手打破,放上十年、百年,都是一棵好白菜。
    (6)這是深圳的白菜。我好像被什么隕石擊中。它不是我的老友。
    (7)我回到街上,風是真實的,它的本質是流動。樹木是真實的,它的本質是翠綠。我的家門是真實的,它阻擋一切人,只接受一把鑰匙。我不再想那玻璃的白菜。
    (8)真正的白菜,怎么可能在這種大商場里,被燈光照射著。我來到秋天的地上。菜們都劈著棵,它們完全熟了,青的幫兒,白的心兒,在內(nèi)里運足了力氣。某一天,有手抓住它,它從泥土里升起來。那手粗糙干裂,使白菜受到第一次創(chuàng)傷。許多的白菜,成為山,垛在寒風里,等待車,等待秤,等待進入一個溫暖的門。
    (9)冷空氣在凌晨落地,最臨近風的那些白菜,被寒冷打過,葉子透明、起泡,全身變成石頭一樣的硬。買菜的人裹著大衣說,這菜我不要,凍菜!這樣,它們被撥落在地,用它們最后的心力堅持著。冰凍,使它們不再倒伏,日夜立著,孤獨而堅硬。最后的一日,它們看見自己頭發(fā)上的腐爛。這種結局,在它們還是一棵棕色小種子的時候,還來不及想。由此,它們成了泥。
    (10)從生到死,能夠躲在烈風背后的白菜,比那些過早成泥的,多活了幾個月。像人,有的蒼涼夭折,有的長壽不盡。
    (11)我不能買那棵888元的白菜。它太無瑕疵,太歪曲生命,它美化了真實,因為它不腐爛。
    (12)有人說,極少的和尚能修到肉身不腐。他們在預感到死亡將臨之前就拒絕進食,只飲服草藥,最后坐化,才能達到不腐。有俗人香客便驚異他功力深刻,給他灌以金身,高坐殿堂之上。
    (13)肉身被黃金所封固,再不能癱軟,但是,他的精神卻窮竭了。死了可以坐定,卻無論如何不能想,不能念誦經(jīng)文,普度不了眾生,化解不了苦難。那么,為什么要如此刻意留下這金身尸首呢?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和木乃伊,可以理解。它幻想著臣民恭順,統(tǒng)治永存。而金身不腐的佛,就使我不可思議。
    (14)死是那么可怕,帝王和宗教都不能超越。而那些白菜,它們多么平易地從生到死。哪怕最先經(jīng)受嚴霜打擊而腐爛成泥的,也以身示死。
    (15)有一個一生不順的人,別人說他的直率袒露,恐怕要在另外的一塊大陸上才能被理解和接納。這個人在擁擠的公共汽車上,對一個壯年人說,請你讓出你的座位來,那邊有一個老人!車上所有的人都詫異,有小孩子問,他是售票員嗎?最終,人們像看一件異物,目送他到站下車。那個壯年人始終沒離開座位。
    (16)我喜歡他。這棵蒼涼、孤獨的老白菜。
    (17)我還看見許多不真實的、類似玻璃、寶石、珍珠、瑪瑙的物體,從商場的柜臺里出來。他們公然走到市面上。這是一個新的人種。在他們光滑精致的儀表之下,他們微笑著,說行的時候,往往是不行;他們婉轉著說不行的時候,往往暗示著行。眼睛流動時,他在琢磨你;直樸地望著你,他卻在想另外的事情。有的做工和設計,我們不用專門去買一棵玻璃的白菜,一日所見已經(jīng)眼花繚亂。
    (18)像游樂場里的老虎機,只認那種鐵片制造的硬幣。這個時代,認那些精明剔透的玻璃人,愛憐他們、縱容他們。財富向他們傾斜,使他們一次次旗開得勝。
    (19)而另外一些人,像迎著風,蒼涼直立的白菜。他們天賦了失敗的人格。這些失敗的白菜,過早成泥的白菜。我極少數(shù)的老友們,你們永遠不會走開,就在我的近旁。我們互相為伍,在這世界的殘冬。
    (選自王小妮《手執(zhí)一枝黃花》,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