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蘇泰州六校聯(lián)考高三語文4月模擬考試卷4

字號:

[參考答案]
    第I卷 (選擇題,共30分)
    一、(12分,每小題3分)
    1.C(分別讀為:pì、bié、niǎn、nián ;A.蠣、礫、櫪讀音相同; B.娜與儺讀音相同;D.讒與孱讀音相同)
    2.C(A.沸反盈天;B.針砭時弊;D.禮尚往來)
    3.D(長此以往:長期這樣下去,多指對未來不好的情況的估計,此處用于已發(fā)生的事情,錯誤。)
    4.C (A.既動賓搭配不當,又成分殘缺?!安幌А辈荒芘c“任何手段”搭配;“任何手段”應(yīng)為“采取任何有效手段”。B.“之所以……”表示的是“……的原因”,與“……緊密相關(guān)”不能表明前后統(tǒng)一關(guān)系,應(yīng)去掉“之所以”。D.“對于……建議”一語意思不明:意思之一,研究五車間的建議;意思之二,研究別人針對五車間提出的建議。)
    二、(9分,每小題3分)
    5.D (第一段說“網(wǎng)絡(luò)社會改變了人們傳統(tǒng)的空間和時間感受”,說的是“感受”,而不是“身處”。)
    6.C (“加強人際關(guān)系紐帶”錯。第二段雖然講人們的“交際活動”進一步加速,但第三段中講人與人之間的“溝系”被無情地消解掉;第四段又說“削弱了”“人際關(guān)系紐帶”。)
    7.D (A項:第一段沒有“人們已經(jīng)不再受到時空的限制”這樣的絕對說法。B項:全文沒有“必然會消除世界不同地區(qū)的貧富懸殊”這樣的絕對說法。C項與D項矛盾,且與全文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不相符合。)
    三、(9分,每小題3分)
    8. B.(營,借,謀求)
    9. D(A于是/憑借、利用;B用/憑;C在/從;D于是,這才)
    10. C(“誣告人的訴訟案就少了”理解錯,原文是“自是無誣訟者”)
    第II卷(共120分)
    四、(23分)
    11.(1) (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時大多*猾,接連告官有七個縣令被罷免。(3分) (“素”、“罷”各1分, 其余1分)
    (2)張淳于是讓差役假裝告這位官吏欠人銀子,把官吏關(guān)入獄中。(3分)(“負”“系”各1分,其余1分)
    (3)這個盜賊追捕得急就逃走,現(xiàn)在聽說我離開就回來了。以道理推斷,有什么神明呢。(4分)(“遁”“卜” 各1分,“何神之有” 句式1分,其余1分)
    12(1)愉悅、興奮(2分)(回答類似詞語即可得分,如:輕松、高興、和悅、陶醉、興致勃勃、快樂等)
    (2)同意(1分)(如不同意不得分)。首句寫微風(fēng)中,揚柳搖曳多姿,像是不等待媒介就來向行人討好;次句寫蜻蜓低飛,當它飛近過往人馬時,又象有所猜疑,遠遠飛開。涼風(fēng)也卷來塵沙,涼風(fēng)雖適意,塵沙卻惱人,于是詩人突開異想,怎能與涼風(fēng)約定,不要挾帶塵沙同來!作者運用擬人手法,并展開合理想象,無論“楊柳”“招人”表現(xiàn)出的親昵情意,“蜻蜓”近馬“相猜”活潑而又頑皮,還是與“涼風(fēng)”相約都引人遐想。幽默風(fēng)趣,奇思妙想中充滿生活情趣,飽含詩情畫意。(5分)
    13、(1)難于上青天 不與秦塞通人煙 可以橫絕峨眉巔 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兩朝開濟老臣心 長使英雄淚滿襟 六朝舊事隨流水 時時猶唱 后庭遺曲(5分)
    五、(22分)(表述不同,但意思正確即可得分)
    14、江南的小巷讓人從現(xiàn)實世界回溯到歷史之境中(1分) 雨后的江南小巷讓人心緒寧靜,心境平和,讓人暫離現(xiàn)實的紛繁,暫脫塵世煩擾。(2分) 真真切切、實實在在的感受了存在過的歷史。(1分)
    15、(分點回答,一點2分,共6分)
    (1)展現(xiàn)江南的小巷的獨有的風(fēng)情、特殊的韻致;
    (2)體現(xiàn)歷史的滄桑感;
    (3)小巷給人虛幻感。
    16、(1)幽雅、恬靜、優(yōu)美、古老、純樸、生動。(4分)(只要答出4點,即得4分)
    (2)引人遐想、恍如隔世、多情。(2分)(只要答出2點,即得2分)
    17、(1)對比;(2分)
    (2)用現(xiàn)實的嘈雜與躁動反襯江南小巷的平靜與安寧,從而表現(xiàn)作者別樣的思緒:感現(xiàn)實之緊張浮躁,侵擾人心;而江南小巷熨帖受傷的心靈、使人超脫于現(xiàn)實,讓人得到慰藉。(4分)
    六、(15分)
    18、抵不住金錢的誘惑,圣人也會變魔鬼(如答“金錢讓圣人變魔鬼”給3分)(4分)
    19、示例:①實用是原則,節(jié)儉是美德,做文明消費者! ②物質(zhì)消費的奢侈時髦是精神消費的貧困和落伍!
    ③經(jīng)濟要發(fā)展,生活要改善,消費要理性!(注意符合相關(guān)要求。)(5分)
    20、文章用這樣的標題很不得體。(2分)作者本無他意,但客觀上卻會讓人誤解或看后不舒服,因為“湖北鱉”本意上雖是講湖北產(chǎn)的鱉,卻會讓人很容易聯(lián)想到這是暗指湖北人,或說在罵湖北人是鱉。(4分)(如認為標題好不能給分)(6分)
    七、21.作文(60分)
    【題解】在這個硝煙不斷,危機紛起,恐怖分子無孔不入,時刻都有意想不到的災(zāi)難發(fā)生的世界里,身為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安南先生時時體味當年老師關(guān)于“白紙和黑點”的諄諄教誨,仍然樂觀地看到這張雖有許多“黑點”的“白紙”的美麗與可愛。其實,我們也常常遇到這樣被染上了“黑點”的“白紙”。比如犯過錯誤的人,比如有許多毛病的同學(xué)……于是,我們應(yīng)該認真品味這位非洲老師的“黑點與白紙”的故事,從中領(lǐng)悟這樣的道理:看人、看事、看社會應(yīng)當首先“看一張白紙”即看主流,看大節(jié),看到光明,對 “黑點”應(yīng)當懂得寬容、包涵,求同存異,不要只注意的“黑點”而刻意挑剔甚至吹毛求疵。
    文言文參考譯文
    張淳,字希古,桐城人。隆慶二年中進士,任命為永康知縣。(永康)官吏和百姓平時大多*猾,接連告官有七個縣令被罷免。張淳到任,日夜翻閱公事文書。(當時)打官司的有幾千人,(張淳)判決像流水一樣迅速順利,官吏百姓大為吃驚,嘆服不已,官司日漸減少。凡是前往官府申訴的,張淳當即定下審判日期,(到時)訴訟雙方按照預(yù)先約定的日期到官府,很快審決案件沒有拖延積壓的。農(nóng)民帶一包飯就能結(jié)束訴訟,于是稱他為“張一包”,是說他像包拯一樣快速斷案。有個大盜叫盧十八的搶劫庫藏的金帛,過了十多年還沒俘獲,御史把這件事交給張淳辦理。張淳限定三個月一定抓到大盜,并請求御史在一個月內(nèi)下達數(shù)以十計的緝捕公文。等到公文接連下達,張淳故意譏笑說:“大盜逃跑好久了,到哪里去抓捕呢。”擱置著不去辦理。有個官吏的妻子與盧十八暗中勾結(jié),那官吏很留心案情,聽到張淳的話告訴了盧十八,盧十八心里安穩(wěn)許多。張淳于是讓差役假裝告這位官吏欠人銀子,把官吏關(guān)入獄中。張淳暗地叫來這官吏用勾結(jié)大盜犯死罪來責(zé)罰他,再叫他請求讓妻子代替自己坐牢,自己出去借錢來償還。盧十八聽到以后,急忙來探望這位婦人,(張淳等人)趁他喝醉酒將他捉拿。等到上報御史,(俘獲大盜)只有兩個月。百姓之間有一點小小的怨恨,常??浯蟪扇嗣敢话愕拇蟀竵碓V訟。張淳查驗發(fā)現(xiàn)不屬實就定訴訟者有罪,從此沒有誣告者。永地人貧窮,生下女孩大多不撫養(yǎng)。張淳規(guī)勸非常耐心,貧窮而無力撫養(yǎng)的就捐獻俸祿供應(yīng)物資,保全姓名活下來的無以數(shù)計。大旱之年,搶劫公然發(fā)生,張淳下令搶劫者處死。有人搶了五斗米;張淳故意把死囚用杖打死,張貼告示上定罪名為“這是搶奪米的人”,眾人都因恐懼而順服。過了許久,憑執(zhí)政成績第一的身份前往應(yīng)召,離開永地,剛上車,回頭對下屬說:“盜賊某人已知回來,離開此地只數(shù)里地,你們可替我捉拿他?!备鶕?jù)他的話追尋,發(fā)現(xiàn)盜賊正在河里洗腳,拘捕到官府,盜賊服罪。永地人對這件事感到驚奇,認為有神明告知。張淳說:“這個盜賊追捕得急就逃走,現(xiàn)在聽說我離開就回來了。以道理推斷,有什么神明呢?!鄙味Y部主事,歷任郎中,因病辭職離開。后擔(dān)任建寧知府,升任浙江副使。當時浙江有招募來的士兵,巡撫和巡按商量將他們解散,士兵們(知道后)都*不寧。張淳說:“這些驕橫強悍的士兵,留下來有用處,淘汰的話不可預(yù)測。不如淘汰那些老弱的士兵,留下那些強壯有勇力的,那樣的話,留下的不會想*,淘汰的也不會搗亂。”聽從他的意見,事情就平定了。(張淳)官最終做到山西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