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2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題
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
黃文山
小溪遠在閩西北的泰寧,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上青溪。在地圖上找到這細細的一抹綠痕時,不知為什么,只是一眼,心里已然與它訂下了約期。
抵達泰寧的那天晚上,下著雨,旅枕上落滿了動聽的聲音,分不清是溪聲還是雨聲。我們下榻的金湖賓館面臨杉溪,上青溪就是它的一條支流。想到翌目的漂流,恍惚間似乎聽見了上青溪輕輕的呼喚。
漂流,便是隔著一面薄薄的竹筏和溪水結(jié)伴同行。竹筏是用數(shù)根碗口粗的毛竹綁就的。造筏用的毛竹,是一例削去青皮的*竹,據(jù)說這樣做既可以減輕竹筏自身的重量,還可以防裂。毛竹兩端則用炭火烤彎,形成高昂的船頭和微翹的船尾。一面竹筏可乘坐三位游人,由一名艄公以竹篙掌控方向和速度。竹筏剛放下水,浪花便簇擁而來,看來它們已是老朋友了。一路上,不論穿巖過灘,溪水只是輕輕地咬嚙著竹筏,好像有說不完的親熱話。
不像武夷的九曲溪,更不似桂林的漓江,上青溪兩岸沒看太多的風景。其實,對于漂流而言,過多的風景,也許是一種精神負擔,免不了讓人牽腸掛肚的,而漂流追求的則是一種無羈絆的自由自在。作為城市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在極其狹窄的時間和空間里討生活,心靈之累,如墜重鉛。而在上青溪漂流,感受烈的也許就是這一點。一坐上竹筏,就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自然,也就沒有了狹窄和窘迫的感覺。那當是一種心靈的放生。
上青溪的好處:就在于它十足的野性。由于人類無止境的墾伐,已經(jīng)很難找到這樣仍然保存著原始風貌的土地。十五里的水程,沒有村莊,沒有寺廟會引誘你作短暫的駐足。自然,也沒有一切人文的痕跡,諸如崖畫、巖葬,更遑論歷代文人的題刻。就連艄公揚起水淋淋的竹篙向游客講述的種種神話傳說也是“新編”的,這讓人有點啼笑皆非。其實,上青溪完全用不著這些,那碧瑩瑩的一湍激流,那疊若累卵的巨大巖石,那林林總總的花草樹木,分明是有別于人寰的另一個世界。你闖進了別人的世界,還要用俗不可耐的種種比擬去附會,去演繹人間世相,豈不可笑!你只要端坐竹筏,讓流水執(zhí)導,用心去感受那一種清幽,那一分閑適,用不著解說,也無須想象。人生太累了,什么時候能夠這樣,既不用費力,也不用勞神,只是默默地漂流,在漂流中悠然忘機,品嘗自由奔放的快感,那才是人生最豐美的享受。
周遭是草木的世界:也是巖石的世界。人只是其問的一個匆匆過客,就像身邊這條輕輕唱著的歡快流水。或許它們自己也不知道將流向何方,只是隨形就勢,時而跌宕,時而宛轉(zhuǎn),時而飛瀉千丈,時而百結(jié)回腸,率性由情,無牽無掛。與這樣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心情自然格外輕松自在。
不過,這僅僅是相對于人世而言。其實塵寰之外,萬物一樣有高下之分、強弱之別。在上青溪,占統(tǒng)治地位的是巖石。兩岸巨壁亙天,我們只能和身下的溪水一起,小心翼翼地、委委曲曲地從強大的巖石讓出的一道縫間屏聲息氣,懾然前行。有時,霸石橫道,溪水不得不三回五折,才覓得一條出路,從夾岸森然的峭崖間通過。乾隆年問重修的《泰寧縣志》上,關于上青溪有這樣一段文字,讀后不禁讓人掩卷動容:“奇巖跋扈,天為山欺,水求石放?!敝挥猩須v其境,才能體會到這12個字的絕妙,一“求”一“放”,寫盡了天地萬物生存的況味。而無生命的山水世界,也由于一份人生世情的關注,忽然就生動起來。
巖邊的草木何嘗不是這樣?在這片原始的次森林里,肥沃之土自然全是大樹的地盤,于是小樹們只能擠占在貧瘠的溪灘,與漲落的溪水作生存的殊死搏斗。你會看到,在剛剛消退的洪水留下的一道赫然在目的水線上下,是一個怎樣驚心動魄的場面!水線下,一片破敗狼藉,到處是枯枝敗葉殘根;水線上,一棵棵小樹東倒西歪,驚恐萬狀,崩坍的溪岸,露出它們緊緊纏繞著的根須。生死只在瞬間,躲過了這場劫難,只能說是一次僥幸。嚴酷的環(huán)境,使得生存的意義變得那樣實在,而生命本身則顯得格外美麗。在幾乎不見一星土的峭崖上,還魂草覓到了自己的歸宿,那焦黃焦黃等待著一場雨水讓它返青的一片,似乎在訴說著與命運抗爭的艱難。至于在樹梢上懸掛的青藤呢,別看它們悠哉游哉的樣子,那可是一些費盡心機的經(jīng)營者,當一棵棵幼樹剛剛破土而出,它們便要窺測方向,把握機會,然后以自己的生
命做一次冒險的投入。這以后的等待也許漫漫無期,也許,經(jīng)營的對象半途夭折……終于:它們的攀緣有了結(jié)果,但懸在半空中的感覺一樣讓人心旌搖搖。
泛筏而下,從巖石和草木的世界中悄然而過,仿佛經(jīng)受了一場洗心滌肺的沐浴。這里是大自然原始的舞臺,沒有摻雜任何人為的因素。萬物都在悄悄演示暑它們各自的生命內(nèi)容,同時把生命的真墟揖示得那樣深刻。
春濃似酒,筏行如風,一個半小時的漂流讓人從此記住了上青溪,閩西北的這條野趣盎然的小溪。
17.請簡要說說第4段中“心靈的放生”的意思。(4分)
答:
18. 文章第5段寫到“上青溪的好處,就在于它十足的野性”。你認為這種“十足的野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9.簡要回答第9段中“萬物都在悄悄演示著它們各自的生命內(nèi)容,同時把生命的真諦揭示得那樣深刻”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20.請根據(jù)下面的題目,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15分)
(1)野性上青溪 —— 簡析《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景物描寫的特點
(2)與小溪同行 ——談談《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藝術(shù)構(gòu)思的特點
六、作文題(60分)
21.以“成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議論文;③800字左右。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題
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
黃文山
小溪遠在閩西北的泰寧,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上青溪。在地圖上找到這細細的一抹綠痕時,不知為什么,只是一眼,心里已然與它訂下了約期。
抵達泰寧的那天晚上,下著雨,旅枕上落滿了動聽的聲音,分不清是溪聲還是雨聲。我們下榻的金湖賓館面臨杉溪,上青溪就是它的一條支流。想到翌目的漂流,恍惚間似乎聽見了上青溪輕輕的呼喚。
漂流,便是隔著一面薄薄的竹筏和溪水結(jié)伴同行。竹筏是用數(shù)根碗口粗的毛竹綁就的。造筏用的毛竹,是一例削去青皮的*竹,據(jù)說這樣做既可以減輕竹筏自身的重量,還可以防裂。毛竹兩端則用炭火烤彎,形成高昂的船頭和微翹的船尾。一面竹筏可乘坐三位游人,由一名艄公以竹篙掌控方向和速度。竹筏剛放下水,浪花便簇擁而來,看來它們已是老朋友了。一路上,不論穿巖過灘,溪水只是輕輕地咬嚙著竹筏,好像有說不完的親熱話。
不像武夷的九曲溪,更不似桂林的漓江,上青溪兩岸沒看太多的風景。其實,對于漂流而言,過多的風景,也許是一種精神負擔,免不了讓人牽腸掛肚的,而漂流追求的則是一種無羈絆的自由自在。作為城市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都在極其狹窄的時間和空間里討生活,心靈之累,如墜重鉛。而在上青溪漂流,感受烈的也許就是這一點。一坐上竹筏,就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自然,也就沒有了狹窄和窘迫的感覺。那當是一種心靈的放生。
上青溪的好處:就在于它十足的野性。由于人類無止境的墾伐,已經(jīng)很難找到這樣仍然保存著原始風貌的土地。十五里的水程,沒有村莊,沒有寺廟會引誘你作短暫的駐足。自然,也沒有一切人文的痕跡,諸如崖畫、巖葬,更遑論歷代文人的題刻。就連艄公揚起水淋淋的竹篙向游客講述的種種神話傳說也是“新編”的,這讓人有點啼笑皆非。其實,上青溪完全用不著這些,那碧瑩瑩的一湍激流,那疊若累卵的巨大巖石,那林林總總的花草樹木,分明是有別于人寰的另一個世界。你闖進了別人的世界,還要用俗不可耐的種種比擬去附會,去演繹人間世相,豈不可笑!你只要端坐竹筏,讓流水執(zhí)導,用心去感受那一種清幽,那一分閑適,用不著解說,也無須想象。人生太累了,什么時候能夠這樣,既不用費力,也不用勞神,只是默默地漂流,在漂流中悠然忘機,品嘗自由奔放的快感,那才是人生最豐美的享受。
周遭是草木的世界:也是巖石的世界。人只是其問的一個匆匆過客,就像身邊這條輕輕唱著的歡快流水。或許它們自己也不知道將流向何方,只是隨形就勢,時而跌宕,時而宛轉(zhuǎn),時而飛瀉千丈,時而百結(jié)回腸,率性由情,無牽無掛。與這樣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心情自然格外輕松自在。
不過,這僅僅是相對于人世而言。其實塵寰之外,萬物一樣有高下之分、強弱之別。在上青溪,占統(tǒng)治地位的是巖石。兩岸巨壁亙天,我們只能和身下的溪水一起,小心翼翼地、委委曲曲地從強大的巖石讓出的一道縫間屏聲息氣,懾然前行。有時,霸石橫道,溪水不得不三回五折,才覓得一條出路,從夾岸森然的峭崖間通過。乾隆年問重修的《泰寧縣志》上,關于上青溪有這樣一段文字,讀后不禁讓人掩卷動容:“奇巖跋扈,天為山欺,水求石放?!敝挥猩須v其境,才能體會到這12個字的絕妙,一“求”一“放”,寫盡了天地萬物生存的況味。而無生命的山水世界,也由于一份人生世情的關注,忽然就生動起來。
巖邊的草木何嘗不是這樣?在這片原始的次森林里,肥沃之土自然全是大樹的地盤,于是小樹們只能擠占在貧瘠的溪灘,與漲落的溪水作生存的殊死搏斗。你會看到,在剛剛消退的洪水留下的一道赫然在目的水線上下,是一個怎樣驚心動魄的場面!水線下,一片破敗狼藉,到處是枯枝敗葉殘根;水線上,一棵棵小樹東倒西歪,驚恐萬狀,崩坍的溪岸,露出它們緊緊纏繞著的根須。生死只在瞬間,躲過了這場劫難,只能說是一次僥幸。嚴酷的環(huán)境,使得生存的意義變得那樣實在,而生命本身則顯得格外美麗。在幾乎不見一星土的峭崖上,還魂草覓到了自己的歸宿,那焦黃焦黃等待著一場雨水讓它返青的一片,似乎在訴說著與命運抗爭的艱難。至于在樹梢上懸掛的青藤呢,別看它們悠哉游哉的樣子,那可是一些費盡心機的經(jīng)營者,當一棵棵幼樹剛剛破土而出,它們便要窺測方向,把握機會,然后以自己的生
命做一次冒險的投入。這以后的等待也許漫漫無期,也許,經(jīng)營的對象半途夭折……終于:它們的攀緣有了結(jié)果,但懸在半空中的感覺一樣讓人心旌搖搖。
泛筏而下,從巖石和草木的世界中悄然而過,仿佛經(jīng)受了一場洗心滌肺的沐浴。這里是大自然原始的舞臺,沒有摻雜任何人為的因素。萬物都在悄悄演示暑它們各自的生命內(nèi)容,同時把生命的真墟揖示得那樣深刻。
春濃似酒,筏行如風,一個半小時的漂流讓人從此記住了上青溪,閩西北的這條野趣盎然的小溪。
17.請簡要說說第4段中“心靈的放生”的意思。(4分)
答:
18. 文章第5段寫到“上青溪的好處,就在于它十足的野性”。你認為這種“十足的野性”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分)
答:
19.簡要回答第9段中“萬物都在悄悄演示著它們各自的生命內(nèi)容,同時把生命的真諦揭示得那樣深刻”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20.請根據(jù)下面的題目,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15分)
(1)野性上青溪 —— 簡析《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景物描寫的特點
(2)與小溪同行 ——談談《與一條小溪結(jié)伴同行》藝術(shù)構(gòu)思的特點
六、作文題(60分)
21.以“成熟”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文體,議論文;③8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