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案例:“西麗梅斯”輪滯期費糾紛案

字號:

提要:船舶在卸貨港滯期,承運人依據(jù)含有并入條款的提單向收貨人主張卸貨港滯期費,并為收取滯期費留置在船貨物、申請法院扣押和拍賣貨物。海事法院認為,提單并入條款合法有效,收貨人有向承運人支付卸貨港滯期費的義務(wù),但承運人在船上留置的時間不能計入卸貨時間。本案還涉及租船合同的仲裁條款能否并入提單以約束收貨人等問題。
    [案情]
    原告(反訴被告):塞浦路斯共和國梅斯康比航運有限公司(Metz Combi Line Ltd)。(以下簡稱梅斯康比公司)
    被告(反訴原告):汕頭經(jīng)濟特區(qū)南方(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公司)
    1993年2月26日, 梅斯康比公司與羅馬尼亞礦產(chǎn)進出口公司(以下簡稱礦產(chǎn)公司)在利馬索爾簽訂金康格式的航次租船合同。約定:由梅斯康比公司派“西麗梅斯”輪裝運9000噸盤元鋼條,從羅馬尼亞康斯坦薩港運往中國汕頭港。裝卸時間共12個晴天工作日,滯期費每天4000美元,船東就滯期費對貨物有留置權(quán)。4月13日,由船長簽發(fā)了一式三份正本提單,提單載明:“與租船合同一并使用”、“所有條款和條件按照日期為1993年2月26 日利馬索爾的金康租船合同”。因梅斯康比公司與礦產(chǎn)公司就裝貨港滯期費發(fā)生糾紛并為增加卸貨港,未將提單交給托運人。為使“西麗梅斯”輪適合于汕頭港的吃水要求,梅斯康比公司與礦產(chǎn)公司于5月 8日簽訂租船合同“改正1號”,約定:把1993年2月26日于利馬索爾簽訂的金康租船合同和1993年5月8日于利馬索爾簽訂的“改正1號”并入提單;卸貨港改為:(1)中國東山港,(2)中國汕頭港;為過駁部分貨物直至船舶吃水為5.6米或吃水適合于收貨人,先在中國福建省東山港(離汕頭100公里左右)保證吃水為8米的一安全泊位卸貨,到達中國東山港時只遞交一份裝卸準備就緒通知書,到達中國汕頭港時不再遞交裝卸準備就緒通知書,從東山港錨地移泊至汕頭港錨地或泊位所用的時間應(yīng)計為裝卸時間,船舶在兩個卸貨港移泊的結(jié)果不應(yīng)計為裝卸時間的中斷。5月13日,梅斯康比公司收到礦產(chǎn)公司支付的裝港滯期費。5月14日,梅斯康比公司電告東山外代、汕頭船代、礦產(chǎn)公司、南方公司,稱對提單作了修改,即在4月13 日簽發(fā)的提單上載 明:“所有的條款和條件按照日期為1993年2月26日利馬索爾的金康租船合同和按照1993年5月8 日利馬索爾的改正1號”。此后,梅斯康比公司將正本提單交給礦產(chǎn)公司。
    5月9日1230時,“西麗梅斯”輪駛抵東山港錨地。5月11日1700 時移至工作錨地。1810時,南方公司確認收到裝卸準備就緒通知書并準備卸貨。因南方公司不能出示正本提單,梅斯康比公司不同意開艙卸貨。5月15日, 梅斯康比公司接受保函后,指示船長卸貨。5月16日開始駁卸減載。5月25日2100時駁卸減載結(jié)束,船舶移泊汕頭港引水錨地。26日2100時抵汕頭港引水錨地等待進港計劃。6月14日0930時移至汕頭港13 號錨地等待卸貨。15日1630時系泊9號浮筒等待卸貨。16日0915時開始卸貨。20日2145時,第4號貨艙7號吊桿在安全工作負荷下?lián)p壞,第4號艙暫停卸貨。22日1800時,梅斯康比公司以請求船舶滯期費為由,指示船長暫停卸貨以行使留置權(quán)。26日,海事法院應(yīng)梅斯康比公司的申請,在汕頭港外輪航修站碼頭查封了由“西麗梅斯”輪卸下的399.24噸盤元鋼條。28日1600時梅斯康比公司指示船長恢復(fù)卸貨。29日1740時,除第4貨艙外,其余貨艙卸貨完畢。當日2230時,第4貨艙卸貨完畢。據(jù)裝卸時間事實記錄記載,“西麗梅斯”輪在東山港和汕頭港卸貨期間的下雨時間分別是:5月15日0000時至2400時,5月24日2000時至2400時,5月25日0000時至0700時、1200時至1600時,5月26日0000時至1200時,5月27日0000時至0600時,5月31日0000時至2400時。
    南方公司沒有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nèi)提供擔保,海事法院依據(jù)梅斯康比公司的申請,變賣了查封的貨物。變賣所得貨款人民幣1,125,856.8元, 扣除變賣費用、倉租費用,余款828,391.11元由海事法院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