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09年公務員行測真題-言語理解(一)

字號:

國家公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
    1 .在古典傳統(tǒng)里,和諧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諧的一個條件是對于多樣性的認同。中國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對于和諧的經(jīng)典認識與體現(xiàn)。中國古代的音樂藝術很發(fā)達,特別是一些中國樂器,像鐘、磬、瑟等各種完全不同的樂器按照一定的韻律奏出動聽的音樂,但如果只有一種樂器就會非常單調。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 .和諧源于中國古典音樂
    B.差異是和諧的必要條件
    C.中國人很早產(chǎn)生了和諧觀念
    D.音樂是對和諧的經(jīng)典認識和體現(xiàn)
    2 .“黑馬”一詞其實是從英語舶來的,原指體育界一鳴驚人的后起之秀,后指實力難測的競爭者或在某一領域獨樹一幟的人,無貶義或政治含義。首先在英文中使用“黑馬”的人,是英國前首相狄斯累利,他在一本小說中這樣描寫賽馬的場面:“兩匹公認拔尖的賽馬竟然落后了,一匹‘黑馬’,以壓倒性優(yōu)勢飛奔??磁_上的觀眾驚呼:‘黑馬!黑馬!’”從此,“黑馬”便成了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名詞。
    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 .論證“黑馬”詞義的起源
    B. 闡釋“黑馬”一詞的內涵
    C .分析“黑馬”詞義的演變
    D .介紹“黑馬”的感情色彩
    3.中國的沙漠的確為世界上的科學家提供了與火星環(huán)境最為相似的實驗室??茖W家們已經(jīng)去過了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南極洲,也去過了地球上最為干燥的智利阿塔卡馬沙漠,但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的極端環(huán)境。
    A. 中國沙漠為外星研究提供理想場所
    B. 中國沙漠比南極洲更適合進行生物研究
    C. 科學家為何選擇中國沙漠作為研究對象
    D. 具有最極端的環(huán)境是中國沙漠的主要特點
    4.中國古人將陰歷月的大月定為30 天,小月定為29 天,一年有12 個月,即354 天,比陽歷年少了11 天多。怎么辦呢?在19 個陰歷年里加7 個閏月,就和19 個陽歷年的長度幾乎相等。這個周期的發(fā)明巧妙地解決了陰陽歷調和的難題,比希臘人梅冬的發(fā)明早了160 年。
    這段文字主要闡明的是:
    A.古代陰歷中閏月設置的規(guī)律與作用
    B.中國古代歷法在當時有先進水平
    C.陰陽歷調和問題在古代是個世界性問題
    D.中國古代如何解決陰陽歷差異問題
    5 .濕地指的是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帶,和森林、海洋一起并稱地球三大生態(tài)體系,在維護生物多樣性、調節(jié)氣候,抵御洪水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998 年那次長江大洪水讓人們終于意識到濕地(尤其是和長江相通的許許多多湖泊和沼澤地)能夠對洪水起到緩沖的作用??墒?,許多湖泊因為圍湖造田的需要而被人為隔離了,只留下一個很少開啟的水閘和長江相通。于是,這些自然形成的水網(wǎng)被攔腰斬斷,遇到洪水便無能為力了。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 .圍湖造田是一項弊大于利的錯誤舉措
    B .占用濕地是造成長江洪水的重要因素
    C .人類應該反省自身行為對環(huán)境的破壞
    D .應該充分發(fā)揮濕地對洪水的緩沖作用
    6 .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不間斷文明史的古國,我國擁有卜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些活態(tài)的文化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加速,文化標準化以及環(huán)境條件的變化,尚有不計其數(shù)的文化遺產(chǎn)正處于瀕危狀態(tài),它們猶如一個個影子,隨時都可能消亡。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 .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要有新思路
    B .要重視現(xiàn)代化建設帶來的新問題
    C .新形勢下亟須加強文化遺產(chǎn)保護
    D .諸多因素威脅著文化遺產(chǎn)的生存狀態(tài)
    7 .能源價格高并非全是壞事,因為價格杠桿自會調節(jié)石油的流向,確保人類以剩下的石油找到更好的新能源,而不是全用到幾十年前根本不存在的使夏天變涼爽的能源需求上。實際上,如果我們遵循價格杠桿,甚至無需教育消費者,人人都會做出理智的選擇。那些價格杠桿不起作用的地方,多是機制本身有問題的地方,改進機制,才能使價格杠桿更有效。
    這段文字的核心觀點是:
    A.改革體制是充分發(fā)揮價格杠桿作用的前提
    B .能源的無謂浪費問題應該受到應有的重視
    C .提高能源價格有利于合理利用與節(jié)約能源
    D .要充分發(fā)揮價格杠桿調節(jié)能源流向的作用
    8 .商業(yè)設計也許越來越被賦予藝術創(chuàng)作和欣賞的價值,但它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永遠是把產(chǎn)品的特質用藝術的方式展現(xiàn)給顧客。如果一項商業(yè)設計不能讓人聯(lián)想到產(chǎn)品并對之產(chǎn)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創(chuàng)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設計。說到底,廣告在創(chuàng)意之外最重要的還是關聯(lián)性,我們不想被一個美輪美奐的作品吸引,結果卻看不出它與所代言的商品之間存在任何聯(lián)系。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A .獨特的創(chuàng)意并非成就商業(yè)設計的絕對要素
    B .對于設計來說,吸引顧客應該是第一位的
    C .成功的設計必須能夠藝術地展現(xiàn)產(chǎn)品特質
    D .商業(yè)設計應盡量強調廣告與產(chǎn)品的關聯(lián)性
    9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的現(xiàn)狀,使得對中國銀行業(yè)投人巨資的西方銀行在信用卡業(yè)務上仍是投資,沒有盈利。不過,外資銀行對中國信用卡市場并沒有失掉信心。雖然中國的消費者沒有透支消費的習慣,而這個“硬幣”的另一面是中國居民的個人負債率很低,中國內地的個人消費信用市場才剛剛開始發(fā)展,這對外資銀行是極具吸引力的。
    這段文字中的“硬幣”指代的是:
    A.中國銀行業(yè)
    B.中國消費信貸市場
    C.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
    D.中國居民的經(jīng)濟狀況
    10 .“縮略”是趕路人與時間搏斗的一種方式。也許,趕路人自有不得不縮略的苦衷,其中也許不乏積極因素,但從根本上說,所謂縮略.就是把一切盡快轉化為物,轉化為錢,轉化為欲,轉化為形式,直奔功利而去??s略的標準是物質的而非精神的,是功利的而非審美的,是形式的而非內涵的??s略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其秘訣在于把精神性的水分一點點擠出去,像壓縮餅于似的,卡路里倒是足夠,滋味卻沒有了。對一次性的短暫人生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這段文字著重抒發(fā)怎樣的感慨?
    A .急于實現(xiàn)目標,必然付出代價
    B .淹沒在物欲中的人生是枯燥無味的
    C .人們只重目的,忽略了過程的享受
    D .時間可以轉化為錢,卻無法轉化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