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大學(xué)語文(本)試題2

字號:

16.《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中所寫的夢中景象是( )
    A.千里孤墳 B.塵滿面,鬢如霜
    C.小軒窗,正梳妝 D.明月夜,短松岡
    17.《西廂記·長亭送別》中“柳絲馬玉馬總 難系,恨不得倩疏林掛住斜暉”所采用的表現(xiàn)手法是( )
    A.融情入景 B.移情于景
    C.以景托情 D.因情造景
    18.在聞一多《一句話》中,作者用“火山”來隱喻( )
    A.蘊(yùn)藏著巨*力量的民眾 B.民眾中壓抑不住的革命情緒
    C.民眾革命 D.民眾革命的巨大聲喊
    19.下列作品中,通過副標(biāo)題暗示基本表現(xiàn)方法的是( )
    A.契訶夫的《苦惱》 B.屠格涅夫的《門檻》
    C.高爾基的《鷹之歌》 D.郭沫若的《爐中煤》
    20.在《寶玉挨打》中,說“明日釀到他弒父弒君,你們才不勸不成”這句話的人物是( )
    A.王熙鳳 B.賈母
    C.賈政 D.薛寶釵
    二、多項(xiàng)選擇題(本大題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gè)備選項(xiàng)中有二個(gè)至五個(gè)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cuò)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下列作品中,主要通過對比方法表達(dá)主題思想的有( )
    A.歐陽修的《五代史伶官傳序》 B.朱自清的《背影》
    C.茅盾的《香市》 D.高爾基的《鷹之歌》
    E.郭沫若的《爐中煤》
    22.在《張中丞傳后敘》中,韓愈駁斥“城之陷,自遠(yuǎn)所分始,以此詬遠(yuǎn)”的謬論時(shí),所用的比喻有( )
    A.“當(dāng)其圍守時(shí),外此蚍蜉蟻?zhàn)又?BR>    B.“擅強(qiáng)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
    C.“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E.“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
    23.下列詩歌中屬于近體詩的有( )
    A.陶淵明《飲酒》 B.王昌齡《從軍行》
    C.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王維《山居秋暝》
    E.李商隱《無題》
    24.蘇軾《前赤壁賦》借以抒情、說理的主要景物有( )
    A.明月 B.江水
    C.扁舟 D.清風(fēng)
    E.白露
    25.《麥琪的禮物》的主要藝術(shù)特點(diǎn)有( )
    A.精致巧合的構(gòu)思 B.含淚微笑的風(fēng)格
    C.曲折迂回的情節(jié) D.形象高大的人物
    E.幽默詼諧的語言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70分)
    三、詞語解釋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26.哀鰥寡,恤孤獨(dú),振困窮,補(bǔ)不足。
    振:
    27.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
    28.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shí)。
    俟:
    29.函梁君臣之首……
    函:
    30.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
    舉:
    31.中貴人將騎數(shù)十縱,見匈奴三人,與戰(zhàn)。
    縱:
    32.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
    正襟危坐:
    33.即明日,又不敢不來。
     即:
    34.其間風(fēng)潮之或順或逆,常相參伍。
     參伍:
    35.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風(fēng)披靡。
     披靡:40.1925年聞一多留美回國后,目睹舊中國的種種腐敗現(xiàn)實(shí),心情十分悲憤,不久即寫出了的《死水》一詩。這首詩的最后四句是:
    這是一溝絕望的死水,
    這里斷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
    看他造出個(gè)什么世界。
    請回答:A.“一溝絕望的死水”指的是什么?
    B.這里運(yùn)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
    C.作者為什么說:“不如讓給丑惡來開墾”?表現(xiàn)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五、作文(30分)
    41.以《心靈關(guān)愛》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有真情實(shí)感的文章。除不得寫成詩歌外,其他文體不限。 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