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4月法律基礎(chǔ)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題答案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D 2、A 3、A 4、A 5、B
    6、A 7、C 8、A 9、C 10、B
    11、D 12、B 13、D 14、D 15、B
    16、A 17、C 18、D 19、C 20、D
    21、C 22、D 23、D 24、B 25、B
    26、C 27、A 28、C 29、A 30、C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31、ABCE 32、ABCDE 33、DE 34、BCE 35、ABC
    36、ABCD 37、CDE 38、ABCE 39、ABCDE 40、ABE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41、42題每題6分,第43題為4分,第44、45題每題5分,共26分)
    41、侵權(quán)行為的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因自己的過錯、實施非法侵犯他人權(quán)益的行為,對受害人承擔的民事責任。(2分)其構(gòu)成要件有:
    (1)損害事實的發(fā)生。(1分)
    (2)致害行為的違法性。(1分)
    (3)違法行為和損害事實之間存在著因果關(guān)系。(1分)
    (4)侵害人有過錯。(1分)
    42、刑罰是指刑法規(guī)定的,由國家審判機關(guān)依法對犯罪分子所適用的一種強制性的法律制裁措施。(2分)
    刑罰的特征是:
    (1)只能適用于犯罪分子;(1分)
    (2)必須由刑法明文規(guī)定;(1分)
    (3)只能由國家審判機關(guān)依照法定程序決定;(1分)
    (4)是一種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措施。(1分)
    43、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目的和人生意義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1分)
    人生觀包含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第一,人生目的,即人為什么活著。第二,人生態(tài)度,即怎樣做人和做一個什么樣的人。第三,人生價值,即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3分)
    44、(1)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矛盾統(tǒng)一體。沒有個人利益就沒有集體利益,集體利益是每個個人利益匯合而成的;沒有集體利益也不可能有個人利益,不包含所有個人利益的集體利益是根本不存在的。
    (2)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提倡在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為了集體利益而放棄個人利益。
    (3)重視個人的正當利益。強調(diào)集體要關(guān)心個人利益,維護個人的尊嚴和權(quán)利,為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創(chuàng)造條件。
    只要答出三個要點的給3分,答全了三個要點并對要點做出相應解釋的給5分。
    45、社會公德是指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逐漸積累起來的,為社會公共生活必須的,最簡單的公共生活準則。(2分)
    自覺遵守社會公德有著重要意義:
    (1)遵守社會公德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條件。(1分)
    (2)遵守社會公德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1分)
    (3)社會公德建設(shè)是精神文明建設(shè)的基礎(chǔ)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1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評分標準]
    (1)要求答案觀點全面,表達清楚。觀點不全面,表述不清楚,應根據(jù)要點酌情扣分。
    (2)如果答卷表述與參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可參照參考答案要點酌情給分。
    46、(1)社會主義法律是由社會主義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體現(xiàn)廣大人民意志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社會主義道德是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人們關(guān)于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等觀點和規(guī)范的總和,是目前最先進的道德體系。(2分)
    (2)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社會主義經(jīng)濟基礎(chǔ)的產(chǎn)物,都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建立的,都是人民群眾利益的體現(xiàn),都是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服務的。但作為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二者又是有區(qū)別的:前者是社會主義國家制定和認可的規(guī)范性文件,后者由社會輿論確立的一般社會意志;前者著重要求人們的外部行為及其后果,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后者是要求人們內(nèi)心世界的境界,由人們內(nèi)心信念和社會輿論來保證其存在和發(fā)生作用。(4分)
    (3)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是緊密相連,互相作用的。一方面,前者在培養(yǎng)人們的社會主義道德中起重要作用,社會主義法律貫穿了社會主義道德的精神;另一方面,社會主義道德也是健全法制、厲行法治的重要因素。(4分)
    (4)總之,社會主義法律和社會主義道德既有一致性又有區(qū)別點,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很好的運用,既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遵紀守法,又要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高道德水平,努力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四有”人才。(2分)
    47、(1)信念是人們在一定的認識基礎(chǔ)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和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態(tài)度。(2分)
    (2)其對人生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信念是認識事物的基點,即信念作為世界觀、人生觀的一部分,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思想出發(fā)點。如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總以為所有的人都跟自己一樣自私,因而總是對別人的善良愿望表示懷疑。(2分)
    第二,信念是評判事物的標準,即信念作為一種穩(wěn)定的立場,會左右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如信奉“知識就是力量”的人會如饑似渴地學習充實自己,信奉“金錢就是一切”的人則可能認為讀書就是為了賺錢。(2分)
     第三,信念是強大的精神力量,即信念中包含著堅定不移的認識和情感上的高度認同會成為人們追求理想目標的強大動力,如革命先烈為追求真理而獻身。(2分)
    (3)我們提倡確立科學的信念即為社會主義信念,也就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正確理解和真誠信仰。確立社會主義信念一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政府,科學認識當代社會主義的歷史命運,在社會主義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失去信心;(2分)二是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產(chǎn)生真理性認識,并使其在接受實踐檢驗的過程中逐漸上升為社會主義信念。(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