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教師試水高中課改教材 看小說成為選修課

字號:

明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將進入課程改革。昨日,來自武漢市洪山區(qū)、武昌區(qū)、漢陽區(qū)等區(qū)的100多位高中教師,在關山中學舉行高中課改教學實踐研討活動,旁聽該校教師使用課改新教材上的一堂課改課。
    記者看到,該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和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共同編著,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在已實行高中課改的福建、江蘇等省,這套教材是新課改教材之一。
    今年9月開學前,關山中學為全校教師每人購置了一套課改新教材,要求所有教師提前熟悉課改教材和理念。幾乎每門學科的課改教材都分必修和選修兩類。據(jù)統(tǒng)計,高一到高三年級學生用書多達145本,其中大部分為選修教材。
    該校數(shù)學高級教師劉元利說,該課改教材將部分大學教材內容“移植”到高中教材,如機械制圖中的“三視圖”等,立體幾何部分內容由高二提前到高一年級開設,但傳統(tǒng)教材的主干知識點不會改變。
    “看小說成為選修課?!标P山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胡象光說,語文選修教材中,先秦諸子百家作品選讀、小說與戲曲欣賞和詩歌與散文欣賞等內容,分別編印成選修讀本,作品數(shù)量豐富,方便學生閱讀,“學生看小說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BR>    “進入課程改革后,不僅教材發(fā)生變化,教學方式也將發(fā)生變革?!标P山中學校長魏玉清說,高中進入課改后,授課方式將轉變?yōu)閹熒訛橹?,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方式將被禁止,課堂如同鳳凰衛(wèi)視“一虎一席談”欄目,教師只是“節(jié)目主持人”,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劉元利說,新課改教學將貼近實際,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傳授利率方面的知識時,鼓勵教師把學生帶入銀行或房地產(chǎn)市場,指導他們了解稅收、利息和統(tǒng)計方面的內容。
    洪山區(qū)教科研究培訓中心主任樂軍說,該區(qū)教育局已組織30多名教研員和部分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到廣西、廣東等已進入高中課改的省份學習。
    省教育廳有關人士昨介紹,盡管我省高中課改還未確定具體使用哪套教材,但提前熟悉一些新課改教材很有必要。
    課堂目擊
    一堂課,老師只講了20分鐘
    大半課堂都在互動交流
    “這是我首次使用課改教材為學生上課?!弊蛉沼⒄Z研討課的主講教師彭莉君興奮地說,以往上一節(jié)課備課只需花一個小時,但為了準備這節(jié)課,自己花費了3個多小時。
    她說,按傳統(tǒng)方法講課,每節(jié)課多數(shù)時間都是自己在講解,根據(jù)課程改革的要求,昨天的那節(jié)公開課,自己只講解了20分鐘,剩余的時間,都是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后10分鐘,學生自由討論、上臺用英語表演、互相提問和回答,“整節(jié)課,學生交流時間非常充裕?!?BR>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老師一般按照口語、聽力、詞匯語法和綜合技能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記者看到,按照新課改的理念,彭莉君先指導學生閱讀,然后是口語聽力訓練。
    “詞匯是英語教學的難點?!迸砝蚓f。課堂上,她用圖片形象地告訴學生詞匯的意義,并將詞匯放在句子或短語中。一位聽課的學生說,這樣學習詞匯,比往常單獨記憶單詞更有效,學起來絲毫沒有枯燥的感覺。
    新教材和全新的教學方法,令現(xiàn)場每位教師耳目一新。洪山區(qū)一位英語老師說:“原以為高中課改就是教材有變化,沒想到教學方法也不一樣?!?BR>    教研員評課
    詞匯增加500個成英語教學難點
    目前,高中階段要求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是3000個,課改后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將達到3500個,詞匯將是英語課改的難點。研討課上,武漢市教科院英語研究員肖勝蘭點評說,從外省課程改革運行情況看,學生普遍感到詞匯量偏大,老師們也感到詞匯量是英語教學的難點。
    肖勝蘭說,新教材將知識分為10個“模塊”,學完1—7個“模塊”,學生可獲得10個學分,達到畢業(yè)要求。一般要求高中保證學生學完6—8個“模塊”,參加高考必須選修更多內容,“課改英語教材特點在于引導學生多開口,多思考,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展示自己?!?BR>    專家提醒
    必學知識點仍要傳授到位
    “進入高中課改后,并非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都拋棄。”洪山區(qū)教科研究培訓中心主任樂軍說,課程改革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完善和補充。課改后,各學科教師仍然要將必學的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只是在具體教學方式上,體現(xiàn)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相關鏈接
    高中課程改革
    高中課程改革核心在于通過變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的變化是學生自主選課。學生的教材變了,學業(yè)成績以學分計算,跨班選課,同時推行成長記錄、綜合素質評定等多項影響今后高考的評價改革。
    2004年9月,全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正式啟動,這是建國以來改革力度大、影響為深遠的教育變革。截至今年,全國高中課改已擴大到15個省市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