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09年自主招生、保送生選拔報名和初審
第二章:報名和初審
《北京大學2008年保送生、自主招生簡章》目前已經在北大招生網首頁發(fā)布了。現(xiàn)在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切切實實地仔仔細細地閱讀《招生簡章》。所以如此強調,確是因為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連簡章上透露的重要信息都沒有搞清楚就匆忙開始申請過程,事倍功半。
目前北大依然采取“中學推薦為主、個人申請為輔”的原則。北大會對所有申請的考生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核,確定參加筆試的人選,也即“初審”。具體來說,北大為部分中學提供“校薦名額”,請中學推薦他們認為優(yōu)秀的同學參加選拔。對這類申請者,北大會充分信任中學意見,在初審中給予通過(除非被推薦者有明顯劣勢)??梢妼τ诳忌?,向所在高中爭取“校薦名額”十分重要。一般認為,那些歷年向北大輸送優(yōu)秀生源較多,長期支持配合北大招生工作的中學,能夠獲得較多的“校薦名額”。但也有少數中學屬于后起之秀,或由于其它原因,未能引起北大招生組注意,沒有“校薦名額”的學校,由校領導向北大招生組力薦優(yōu)秀生源的情況。
當然,北大也了解“校薦名額”推薦的局限性,所以還為考生設有“自薦”的渠道,讓真正優(yōu)秀的同學也獲得機會。所以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拿到校薦名額的同學一定要積極參加自薦,只要確實屬于優(yōu)秀的同學,當然能夠通過初審。畢竟,北大的招生是為了北大自己選拔人才,誰優(yōu)秀就要誰是很自然的道理。往年的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平均來看,最終獲得保送生或自主招生對象資格的考生中有1/3左右來源于自薦申請。
我們這里提到的“校薦”和“自薦”都是針對“初審”而言。在通過初審進入筆試、面試階段后,將不再區(qū)分自薦和校薦考生。
了解基本信息后,也許你會問“我是不是應該申請?我初審能不能通過?”,我們很難對此給出答案。前文已經指出初審的結果是在考生的相互比較中得到的,就如同高考一樣,一個考生說“我能考660分,能否考上北大”。我們只能回答說,要看你在全省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也就是排名。同樣地,一個考生說我在中學排多少多少名、獲了多少多少獎、如何如何。我們也只能告訴,要看你相比于其它申請者會否有優(yōu)勢,你的申請材料所陳述的內容是否相比于其他申請者更被北大的老師認可。
但是,我們依然有一些一般性質的建議給考生:第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實力,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選拔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過程,不要抱“投機”的心態(tài)。如果自身綜合情況比較平庸,那么應該集中精力在高考復習上,努力提高成績,爭取在高考中處于有利地位,報考北大。第二、年級排名靠前、通過學科競賽獲得保送資格的考生,被歷年的考生和家長認為是北大招生老師青睞的對象。因此這樣的考生應該參加北大的申請,認真準備申請材料,通過初審可能性很大。第三、著眼于北大需要怎樣的優(yōu)秀學生來準備申請材料,讓北大老師相信你是一個有學術潛力的學生。要換位思考,要展示的不是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方面,而是你認為北大最可能看重的。
報名的具體方式,不管是校薦還是自薦,都需要先在北大招生網填寫志愿表,然后將志愿表打印,在規(guī)定期限前將報名表及所附申請材料寄送至北京大學招生辦(北京大學老化學樓129室,郵編100871)。這些技術性問題大家屆時仔細閱讀網站以及報名表說明即可。
第二章:報名和初審
《北京大學2008年保送生、自主招生簡章》目前已經在北大招生網首頁發(fā)布了。現(xiàn)在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切切實實地仔仔細細地閱讀《招生簡章》。所以如此強調,確是因為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連簡章上透露的重要信息都沒有搞清楚就匆忙開始申請過程,事倍功半。
目前北大依然采取“中學推薦為主、個人申請為輔”的原則。北大會對所有申請的考生提供的材料進行審核,確定參加筆試的人選,也即“初審”。具體來說,北大為部分中學提供“校薦名額”,請中學推薦他們認為優(yōu)秀的同學參加選拔。對這類申請者,北大會充分信任中學意見,在初審中給予通過(除非被推薦者有明顯劣勢)??梢妼τ诳忌?,向所在高中爭取“校薦名額”十分重要。一般認為,那些歷年向北大輸送優(yōu)秀生源較多,長期支持配合北大招生工作的中學,能夠獲得較多的“校薦名額”。但也有少數中學屬于后起之秀,或由于其它原因,未能引起北大招生組注意,沒有“校薦名額”的學校,由校領導向北大招生組力薦優(yōu)秀生源的情況。
當然,北大也了解“校薦名額”推薦的局限性,所以還為考生設有“自薦”的渠道,讓真正優(yōu)秀的同學也獲得機會。所以由于種種原因沒有拿到校薦名額的同學一定要積極參加自薦,只要確實屬于優(yōu)秀的同學,當然能夠通過初審。畢竟,北大的招生是為了北大自己選拔人才,誰優(yōu)秀就要誰是很自然的道理。往年的情況也證明了這一點:平均來看,最終獲得保送生或自主招生對象資格的考生中有1/3左右來源于自薦申請。
我們這里提到的“校薦”和“自薦”都是針對“初審”而言。在通過初審進入筆試、面試階段后,將不再區(qū)分自薦和校薦考生。
了解基本信息后,也許你會問“我是不是應該申請?我初審能不能通過?”,我們很難對此給出答案。前文已經指出初審的結果是在考生的相互比較中得到的,就如同高考一樣,一個考生說“我能考660分,能否考上北大”。我們只能回答說,要看你在全省考生中的相對位置,也就是排名。同樣地,一個考生說我在中學排多少多少名、獲了多少多少獎、如何如何。我們也只能告訴,要看你相比于其它申請者會否有優(yōu)勢,你的申請材料所陳述的內容是否相比于其他申請者更被北大的老師認可。
但是,我們依然有一些一般性質的建議給考生:第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實力,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選拔是“穩(wěn)扎穩(wěn)打”的過程,不要抱“投機”的心態(tài)。如果自身綜合情況比較平庸,那么應該集中精力在高考復習上,努力提高成績,爭取在高考中處于有利地位,報考北大。第二、年級排名靠前、通過學科競賽獲得保送資格的考生,被歷年的考生和家長認為是北大招生老師青睞的對象。因此這樣的考生應該參加北大的申請,認真準備申請材料,通過初審可能性很大。第三、著眼于北大需要怎樣的優(yōu)秀學生來準備申請材料,讓北大老師相信你是一個有學術潛力的學生。要換位思考,要展示的不是你自我感覺良好的方面,而是你認為北大最可能看重的。
報名的具體方式,不管是校薦還是自薦,都需要先在北大招生網填寫志愿表,然后將志愿表打印,在規(guī)定期限前將報名表及所附申請材料寄送至北京大學招生辦(北京大學老化學樓129室,郵編100871)。這些技術性問題大家屆時仔細閱讀網站以及報名表說明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