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高考,文綜歷史全省高分為77分,平均分為41.82分。選擇題12道共48分,學科內綜合題一道32分,學科間綜合題一道20分。
試題堅持學科內綜合為主,強調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強調學科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關注社會現(xiàn)實和熱點問題。
今年,歷史試題的選材主要有文字與表格、地圖、圖片等形式。命題不拘泥于教科書的具體表述、不依據教科書的重點,采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chuàng)設、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脫離教材考”是在向新課程過渡期間,高考的一個重要策略。以材料呈現(xiàn)、創(chuàng)新考試情景、注重能力考查、重視考試本身的思想教育作用,是近年高考題的共同特點,這種命題形式日趨成熟,將會在未來的高考中反復出現(xiàn)。
失分分析
依考生的閱卷得分情況,反映備考中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2.學科基本能力培養(yǎng)有欠缺。一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差,找不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不能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運用。高考試題設問的角度,大多是教材中沒有涉及的,但解答問題,依托的知識卻是教材中的。三是概括歸納、分析評價問題的思維能力差。四是審題不能有效地抓住問題中的關鍵內容詞、條件限制詞。
試題堅持學科內綜合為主,強調對主干知識的考查,強調學科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關注社會現(xiàn)實和熱點問題。
今年,歷史試題的選材主要有文字與表格、地圖、圖片等形式。命題不拘泥于教科書的具體表述、不依據教科書的重點,采取新材料、新情景的創(chuàng)設、運用。
值得注意的是,“脫離教材考”是在向新課程過渡期間,高考的一個重要策略。以材料呈現(xiàn)、創(chuàng)新考試情景、注重能力考查、重視考試本身的思想教育作用,是近年高考題的共同特點,這種命題形式日趨成熟,將會在未來的高考中反復出現(xiàn)。
失分分析
依考生的閱卷得分情況,反映備考中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
2.學科基本能力培養(yǎng)有欠缺。一是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問題的能力差,找不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是不能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運用。高考試題設問的角度,大多是教材中沒有涉及的,但解答問題,依托的知識卻是教材中的。三是概括歸納、分析評價問題的思維能力差。四是審題不能有效地抓住問題中的關鍵內容詞、條件限制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