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縣龍?zhí)讹L風景區(qū)解說詞

字號:

省級龍?zhí)稘h闕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四川省東部的渠縣境內(nèi),它地處川中丘陵向川東山地過渡地帶,特殊的地質(zhì)構(gòu)造,構(gòu)成了山、水、洞、峽、瀑、石、林、古木和碑亭、寺廟、碑刻、文物多種景觀為一體的“奇”和“齊”的獨特旅游資源優(yōu)勢,是川東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龍湫瀑布)
    來到龍?zhí)讹L景區(qū),首先迎接你的是位熱情好客的主人—龍湫瀑布。
    冬春水少,飛珠濺玉,銀花逆射。夏秋雨豐,噴云吐霧,氣勢磅礴。
    清乾隆五年知縣何士鈺到此游后,寫詩云:“源高疑是自天來,光閃晴空響似雷,一自入園分潤去,洛陽早見萬花開” ,盛贊其雄偉氣勢。
    (神犬嘯天)
    瞧,觀音崖旁蹲伏著這只嘯天犬,昂首向天守護在觀音廟側(cè),相傳二郎神下界與邑人李昂飲酒醉去,忘了帶走神犬,從此留在人間。
    (九仙洞)
    在白石洞的半山懸崖上,有許多洞窟,傳說原有九個仙人在此煉丹修行,最后仙人得道離去,便在半山上留下這些洞窟,故稱九仙洞。據(jù)考證,這些洞窟原是石灰?guī)r形成的溶洞,為宕渠先秦時期當?shù)赝林耍ㄍ良易澹┬蘅樢?guī)范,作為家居屋舍,洞內(nèi)有在巖石上鑿成的石灶、石床,有的地方還有鋪設(shè)樓板的石眼等。移居川貴交界處的土家族人現(xiàn)在還有巖居的習俗。
    (連心橋)
    龍湫瀑布自崖裂隙間飛射而出,奔瀉直下,響徹山谷,將山崖一分為二,為了讓天下情侶永結(jié)連心,凌空架起了連心索橋。
    (幽谷棧道)
    從觀音崖至天星橋綿延二公里的龍嬉谷,山谷壁立,高聳云霄。山腰依山就勢鑿石架起木棧為路,路窄巖陡,上倚藤蔓絕壁,下臨深谷溪水。山谷流泉淙淙,飛瀑處處。水使谷增幽,瀑使崖添險,穿行其間,思緒萬千,你會不知不覺地陶醉在大自然的山情野趣,無限感慨,撼人魂魄的幽峽飛棧有驚無險,贊嘆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天眼洞)
    由于這里是石灰?guī)r地質(zhì),由于水的侵蝕,地下的沙土逐漸流失,形成空穴,上面的泥土巖石便下陷下來,形成這種漏斗、陷洞,每當睛朗的中午時分,陽光直射而下,一道光線射進洞來,洞口流水掛下,在陽光照射下,閃爍發(fā)光,如夢如幻,好似仙境。因天上只有一小水洞,象是天空睜開的一只眼睛,便叫天眼洞。
    (龍嬉谷)
    龍嬉谷,俗稱怪石谷,龍湫瀑布至天星橋,約2公里的河谷中有許多千奇百怪,奇竅多姿的巖石,仿佛是一尊尊現(xiàn)代派雕塑,正觀側(cè)瞧,仰望俯視,形狀各異,每個人都可根據(jù)自已的藝術(shù)想象力領(lǐng)受到不同的藝術(shù)感染。其實,真正雕鑿這些藝術(shù)品的大師是這白水溪的杰作。有如尊尊雕塑一般,供人欣賞,供人品評,這是一個怪石谷,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藝術(shù)長廊,一個雕塑展廳。
    (龍王廟)
    龍王廟,為紀念為民求雨而成龍的教書先生李昂而建的,始建年代不詳,現(xiàn)龍王廟主殿建于清嘉慶年間,是的祭龍祈雨寺廟。據(jù)史載,每逢大旱之年,附近幾個州縣的文武群官前來龍王廟燒香炳燭,叩拜稟報旱情,祈雨救濟蒼生百姓。當時的祭拜儀式威嚴,規(guī)模巨大。每當祈拜不久,天便降下甘霖,莊稼起死復生,人間重現(xiàn)生機。百姓安居樂業(yè)?,F(xiàn)在龍王廟是在原主殿基礎(chǔ)上恢復擴建的,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共三進四殿,前面大殿為玉帝殿,中間左右一偏殿,為龍宮,分祭四海龍王,最后一層主殿為老龍殿,為祭龍王李昂的專殿。
    (老龍洞)
    山中溶洞遍布,最神奇壯觀的首推老龍洞。白水溪流經(jīng)火焰山和佛手山之間的谷口,鑿巖穿石而成。
    關(guān)于老龍洞的傳說很多,據(jù)史載,每逢大旱之年,縣令率百官前往祈雨,求而必應(yīng),十分靈驗。當?shù)匕傩战榻B,大地震爆發(fā)時,洞中清泉會變成銹紅色,的一次是76年唐山地震,銹水持續(xù)三日,最近的一次是99年臺灣大地震。百姓附會傳說,這是龍為人世的災(zāi)難涕下的血淚。洞內(nèi)清泉長流,洞壁突兀凹陷,洞頂懸石吊柱,真是神棲仙居之地。洞全長約四百米,洞廊斗轉(zhuǎn)曲折,洞廳忽大忽小。形成九個洞廳,洞洞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精彩紛呈,引人入勝。置身洞中,步移景換,目不暇接。堅硬的巖石經(jīng)水侵蝕、沖刷和磨礪,形成石花、石柱、石鐘乳等洞天奇觀,規(guī)模宏大,表面光潔,仿佛用翡翠瑪瑙雕鏤出的藝術(shù)珍品,洞壁遺留下七彩斑斕的花紋,線條流暢,圖案優(yōu)美,或雕或刻,或描或繪,似一幅幅抽象派圖畫。整個洞就是貯滿這些珍品的寶庫,人們稱它“地下盧浮宮”。洞壁這塊彩色浮雕,多象一只蛟龍騰躍于浮云之上!昂首揚須,叱咤萬里。洞中有許多平臺凹穴,大的平臺能容納數(shù)十人。高懸于洞壁這顆碩大的落花生雕塑是誰的杰作?瞧,涓涓細流,仍在精心創(chuàng)作,孜孜以求,不舍晝夜。所有游人都是匆匆過客,只有清泉流水,才是洞中永遠的造訪者,也是其神奇的創(chuàng)造者。
    (大坡嶺)
    大坡嶺上,松柏參天,茂密成林,山風送爽,松濤陣陣。
    早在1996年,此地便被省林業(yè)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成為人們享受自然的理想去處。
    山頂有面積達數(shù)十畝的天然草坪,閑坐其中,極目遠眺,視視野開闊,心曠神怡。
    (桂花樹)
    山嶺上生長著許多巨大桂花樹,古桿蒼枝,冠蓋如云。
    的周長4米多,樹齡達千年左右,堪稱“中華桂花樹王”。
    金秋時節(jié),古桂花開,香瀉十里,沁人心脾,讓人陶醉。
    (金竹林海)
    佇立山頂,展望一萬多畝白甲竹林,莽莽蒼蒼,覆蓋山野,滿眼翠綠。
    金竹林海深處,辟出小路,曲徑通幽,人行其中,陶情冶性。
    (鎖口峽)
    鎖口峽,大自然賜予的一件稀世珍品,被深深掩藏在群山之中。
    翠屏似的兩山之間的走廊,帶你步入勝境。
    峽口兩壁直立,陡峭挺拔,形成寬約3米的天然峽門,故稱鎖口峽。
    峽內(nèi)人跡罕至,植被蔥郁,流清瀉翠,漫步峽中,清幽靜謐,賞心悅耳。
    峽壁高差在100米至200米之間,危崖對崎,奇峰高聳,崢崢軒峻。
    這個山峰看去象不象一個憨厚慈祥的彌勒佛側(cè)影?
    谷底清溪蜿蜒,小瀑飛流。
    谷寬不過30米。最窄處僅約1米,絕崖下矗谷底,上插云霄,天開一線。
    峽谷全長近十里,除峽口一處可入,四周無路可通。深峽之中,恍如世外桃源,與世隔絕,離塵脫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