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旅游景點:沈宅

字號:

從保圣寺出來,經(jīng)香花弄東行便見一座石庫門宅院,前有青磚照壁,上鐫“漪韻”兩字。這座宅院就是甪直教育家沈柏寒的私邸。今天甪直小學的優(yōu)良基礎,就是他當年付出的莫大努力,對甪直的貢獻不少。
    沈宅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五進,布局精巧,畫棟雕梁,具有清代建筑特點。沈家原為富豪,房產(chǎn)廣布,當時有沈半鎮(zhèn)之稱。沈宅占地約2500平方米,現(xiàn)修復開放的為其西部,約800平方米。
    沈宅的精華部分是樂善堂。這座三開間正廳是甪直鎮(zhèn)上豪華的建筑,不僅寬大高敞,雕飾遍布,且因前后做重軒,有冬暖夏涼之效。廳內(nèi)琳瑯滿目的
    雕飾可謂富家氣派十足。 北面大廳原是沈家便廳,現(xiàn)作為“吳東水鄉(xiāng)婦女服飾展”的展廳。
    廳內(nèi)有副抱柱聯(lián),其一曰:經(jīng)濟有成,事業(yè)俱自苦志起;讀書樂,俊彥都由名教來。其二曰:和氣祥光,清聲美行;尊德樂義,合澤戴仁。
    沈柏寒,名長慰,又字伯安。吳縣甪直人。光緒年間重建甫里書院的沈?qū)挿?,就是他的祖父。他七歲喪父,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沈家是鎮(zhèn)上有名的后起富戶,在甫里書院設有家塾,并請昆山名士方還(即方)來教族中子弟。沈柏寒從小得到的指授,打下了舊學根底。
    1904年,二十一歲的沈柏寒東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教育系攻讀。1906年,沈宅大家庭內(nèi)部發(fā)生嚴重糾紛,祖母憂急成疾,他只得輟學回鄉(xiāng)。當時科舉已廢,各地都在興辦新學,沈柏寒在日本學過兩年教育,也躍躍欲試。經(jīng)與好友朱文鍾等人商議后,決定把甫里書院改為甫里小學。他的老師方還本是書院山長,此時改任校長,并請朱文鍾、殷伯虔等人擔任教師。小學開設了語文、算術(shù)、史地、圖畫等課,還要做體操,當?shù)厝朔Q之謂“洋學堂”。方還任一年多后適應不了,辭職回昆山老家,于是沈柏寒自任校長。后來,他設計建造了一座幼兒園,名培本幼稚園。室內(nèi)設施高級,有鋼琴教唱。室外草坪上,設有秋千、滑梯等兒童體育用具。由他赴日專攻幼兒教育的女兒回來主持。1916年他因離開甪直而辭去校長職務。次年上了縣參議員,推薦吳賓若為校長。1919年吳賓若不幸被火車輾傷致死,次年他再次出任校長,直到1929年因體弱多病而辭去。1953年12月病逝于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