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胡楊
邢增堯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過就不想再去;唯有一處,我去了不僅依然向往,而且歲月愈久,迷戀愈深。它就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楊林。
②八月的南疆,難躲熱浪。為品賞胡楊,我們奔波在一望無涯的戈壁灘上。(1)熊熊燃燒的烈日將大漠當成碩大無朋的鍋,金黃的砂礫成(1)▲了鍋中熱炒的花生,“畢畢剝剝”的聲響不時爆起。
③遠遠望見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無休無止的干旱瘦瘠、無始無終的沙塵風暴的折騰下,竟會有如此燦爛的胡楊——巨帚般的樹冠撐天摩云,濃濃的翠綠在天幕上寫意般地勾勒出波濤似的線條;巍巍身子將腳下的戈壁綠地護衛(wèi)得嚴嚴實實,好一派“泰山石敢當”模樣。在目力所及的無邊無際中,這里簡直是一個為蒼涼壯麗的生命場,鋪天蓋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響。
④陪同的友人介紹說:“戈壁灘,獨領(lǐng)風騷的喬木就是胡楊,它們只生長在這一帶;胡楊,生是戈壁的精靈,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獨守千年歲月,你走近它、體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漢子,什么是偉丈夫……”聽罷,旅途的疲憊和困頓霎時成了過眼煙塵。于是,我一馬當(2)▲先,躍入胡楊林,讓這卓爾不群的雄奇浸潤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顯幽靜。驀地,一泓波平如鏡的海子*呈在我眼前。陽光輕灑,映現(xiàn)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閃出錦緞般的光來。掬一口,每一根神經(jīng)都透著清洌怡爽。在這仿佛混沌初開的漠野中,除了胡楊,還有什么能護住這晶瑩透亮的海子呢?
⑥懷著依依不舍的心緒,我驅(qū)車趕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楊林。
⑦那是一幅怎樣驚心動魄難以忘懷的景象?。?BR>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態(tài)的胡楊,在靜默中挽一抹斜陽,被歲月消弭了生命顏色的身軀紫黑發(fā)亮。A.有的似駱駝負重;有的如龍蛇蜷地;有的似獅虎雄踞;有的如駿馬嘶鳴;有的雖樹冠被摧,肢斷骨折,卻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氣中閃躍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靈會接受莊嚴與神圣的鍛打,你會忽然悟徹生命的壯麗與永恒其實是無聲的——無聲無息地成長,無聲無息地壯大,無聲無息地輝煌……
示例A:這組排比句從多個角度細致描繪出胡楊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
⑨據(jù)說,世界上,似這般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爛的胡楊林已是屈指可數(shù)的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將它當成城市中的綠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認認真真地思量。我憶起了劬勞(劬:qú,勞苦)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一股干云豪氣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楊林,也許永遠不會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堅忍和昂揚,什么是生命的風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這時,“打道回府”的喚聲響了!B.從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隨車離去,然而心卻是留在胡楊林中遲遲難歸。(文章有改動)
示例B:“只得”二字表達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1.文章第③段中加點的“蒼涼”、“壯麗”在此段中分別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蒼涼:___________________壯麗: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作者看到胡楊林,為什么會憶起劬勞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等人?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可以從品味語言、理解內(nèi)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入手,參考文章的示例A和示例B,自選一個合適的角度,為文中(1)、(2)兩處加上批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開頭說:“唯有一處(指胡楊林),我去了不僅依然向往,而且歲月愈久,迷戀愈深?!背鷹钇嫣氐耐庑渭吧L環(huán)境外,還有什么讓作者如此向往迷戀?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說一個人的成長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讀完本文,你也許會有自己的看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銓@個問題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浙江省課改區(qū)中考試題)
[經(jīng)典考題解讀]
[題型分析]
胡楊的堅忍、昂揚,壯麗、永恒,震撼了作者,滋潤了作者,于是,有了這篇深深震撼我們的美文。命題者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shè)題,各小題的考查點分別是:1.詞語理解:特定語境中詞語的特殊含義;2.段意理解:文章的思路,特定段落中語言的深層含義,聯(lián)想與想象,理解與積累;3.句意理解:語言的理解、分析、揣摩、品味,學習過程中的方法、習慣;4.文意理解:在整體感知基礎(chǔ)上提取、歸納、概括信息;5.個性化閱讀的情感體驗。
[思路突破]
初步感知全文大意,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試題的基本考查點,是準確答題的第一步。在作答過程中,審準題眼,明確試題的指向非常重要。
具體而言,第1題的題眼是:“蒼涼”、“壯麗”的“具體表現(xiàn)”,試題指向是:“在此段中”。抓住題眼,順著指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第2題的指向是“第⑨段”,題眼是“劬勞”、“艱辛”、“驍勇”、“剛正”,而這些正是“胡楊林”的特點,如果讀懂了文章,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就能準確答題。要注意的是,這個題的考點是段意理解,段意理解類試題,要順著試題指向,理清上下自然段的關(guān)系。這個題指向在“第⑨段”,答題點卻在第⑧、第⑨兩個自然段,要能夠順利解答,并保證得滿分,就不能顧此失彼。
第3題的題干,給了考生以下幾個重要信息:(1)文章右邊的兩個“示例”,是入門的抓手。解答時要認真對它進行分析。(2)批注可從三個角度任選一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揚長避短。但要注意的是,語言、內(nèi)容、表達作用,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孤立地從一個角度去答題,是很困難的,選準一個角度,也只能是側(cè)重而已。(3)要依據(jù)題干的指向,從文中找到要求批注的句子,再模仿“示例”的模式,選準答題角度,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答題。答題時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規(guī)律,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揣摩和品味。
第4題,透過“除外形和生長環(huán)境外”,可以明確考查點在對胡楊樹內(nèi)在精神品質(zhì)的理解把握上。答這類題,要立足于文章整體,立足于全文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敖Y(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回答”,表明了答案不能抽象,必須有具體精神品質(zhì)體現(xiàn)的點。
第5題是開放性試題,只要植根于文本基礎(chǔ)上的個性化感情和體驗,都是符合題意的。答題時要注意的是:(1)理解感悟不能離開文本內(nèi)容。(2)要圍繞成長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回答。(3)要結(jié)合作品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實際。(4)回答問題觀點要鮮明。要選擇好讓你受到啟迪的點,調(diào)動自己的積累,有條理地談出你自己的理解和啟迪。要注意保持觀點和材料的統(tǒng)一。
[常見失誤]
不認真審題,抓不住題眼,忽略試題指向是閱讀解題失誤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主觀題的表述語言不嚴密,啰唆且不得要領(lǐng)。
第1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離開語境,孤立地解釋“蒼涼”和“壯麗”的含義;或者離開答題指向,漫無自的地找“具體”,不能準確提取信息。第2題常見失誤是抓不住題眼,忽略指向段上下的聯(lián)系,只有感性認識缺乏理性思考,不能準確而全面地歸納概括有效信息。第3題是半開放性試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離開語言環(huán)境,離開對文章的整體感悟,把批注對象從文章中抽出來,孤立地理解、分析和品味,只看到句子遣詞造句好在哪里,為什么好就說不上來了,這樣,當然也就得不到滿分了。解答第4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1)答案不完整,只答了“精神”或者“品質(zhì)”;(2)忽略題意,答案超出題目要求,例如:胡楊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生長,胡楊卓爾不群的外形特征等。回答第5題時的失誤主要是:離開文本談自己的看法,語言不簡潔,不連貫。
[答案呈現(xiàn)]
1.蒼涼:無休無止的干旱瘦瘠、無始無終的沙塵風暴;壯麗:胡楊巨帚般的樹冠撐天摩云,濃濃的翠綠在天幕上寫意般地勾勒出波濤似的線條,巍巍身子將腳下的戈壁綠地護衛(wèi)得嚴嚴實實。
2.因為胡楊和這些人都具有不畏劬勞艱辛、驍勇剛正的特點,作者睹物思人,所以才會憶起這些人。
3.示例:(1)這個比喻句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八月南疆熱浪滾滾的氣候特點。或:突出了胡楊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或:“碩大無朋”一詞寫出了戈壁灘一望無涯的特點。
(2)句中的“一馬當先”、“躍”表明了作者急于走近胡楊、體味胡楊的心情。
4.胡楊磐石般的信念以及它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堅忍、昂揚、壯麗、永恒的特點。
5.示例:胡楊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即使生存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也能成功。
邢增堯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過就不想再去;唯有一處,我去了不僅依然向往,而且歲月愈久,迷戀愈深。它就是被稱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楊林。
②八月的南疆,難躲熱浪。為品賞胡楊,我們奔波在一望無涯的戈壁灘上。(1)熊熊燃燒的烈日將大漠當成碩大無朋的鍋,金黃的砂礫成(1)▲了鍋中熱炒的花生,“畢畢剝剝”的聲響不時爆起。
③遠遠望見塔里木河畔的胡楊林,眼眸便倏地一亮:在無休無止的干旱瘦瘠、無始無終的沙塵風暴的折騰下,竟會有如此燦爛的胡楊——巨帚般的樹冠撐天摩云,濃濃的翠綠在天幕上寫意般地勾勒出波濤似的線條;巍巍身子將腳下的戈壁綠地護衛(wèi)得嚴嚴實實,好一派“泰山石敢當”模樣。在目力所及的無邊無際中,這里簡直是一個為蒼涼壯麗的生命場,鋪天蓋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響。
④陪同的友人介紹說:“戈壁灘,獨領(lǐng)風騷的喬木就是胡楊,它們只生長在這一帶;胡楊,生是戈壁的精靈,死是戈壁的魂魄;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獨守千年歲月,你走近它、體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漢子,什么是偉丈夫……”聽罷,旅途的疲憊和困頓霎時成了過眼煙塵。于是,我一馬當(2)▲先,躍入胡楊林,讓這卓爾不群的雄奇浸潤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顯幽靜。驀地,一泓波平如鏡的海子*呈在我眼前。陽光輕灑,映現(xiàn)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閃出錦緞般的光來。掬一口,每一根神經(jīng)都透著清洌怡爽。在這仿佛混沌初開的漠野中,除了胡楊,還有什么能護住這晶瑩透亮的海子呢?
⑥懷著依依不舍的心緒,我驅(qū)車趕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楊林。
⑦那是一幅怎樣驚心動魄難以忘懷的景象?。?BR>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態(tài)的胡楊,在靜默中挽一抹斜陽,被歲月消弭了生命顏色的身軀紫黑發(fā)亮。A.有的似駱駝負重;有的如龍蛇蜷地;有的似獅虎雄踞;有的如駿馬嘶鳴;有的雖樹冠被摧,肢斷骨折,卻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大氣中閃躍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威光。站在它面前,你的心靈會接受莊嚴與神圣的鍛打,你會忽然悟徹生命的壯麗與永恒其實是無聲的——無聲無息地成長,無聲無息地壯大,無聲無息地輝煌……
示例A:這組排比句從多個角度細致描繪出胡楊千姿百態(tài)的特點。
⑨據(jù)說,世界上,似這般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爛的胡楊林已是屈指可數(shù)的了。所以,我特別珍惜,將它當成城市中的綠化地,小心翼翼地逡巡,認認真真地思量。我憶起了劬勞(劬:qú,勞苦)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一股干云豪氣洋溢胸腔。是的,不深入胡楊林,也許永遠不會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堅忍和昂揚,什么是生命的風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這時,“打道回府”的喚聲響了!B.從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隨車離去,然而心卻是留在胡楊林中遲遲難歸。(文章有改動)
示例B:“只得”二字表達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1.文章第③段中加點的“蒼涼”、“壯麗”在此段中分別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
蒼涼:___________________壯麗: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中,作者看到胡楊林,為什么會憶起劬勞的張騫、艱辛的玄奘、驍勇的霍去病、剛正的林則徐等人?
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批注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可以從品味語言、理解內(nèi)容、分析作用等角度入手,參考文章的示例A和示例B,自選一個合適的角度,為文中(1)、(2)兩處加上批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章開頭說:“唯有一處(指胡楊林),我去了不僅依然向往,而且歲月愈久,迷戀愈深?!背鷹钇嫣氐耐庑渭吧L環(huán)境外,還有什么讓作者如此向往迷戀?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說一個人的成長需要良好的環(huán)境,讀完本文,你也許會有自己的看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勀銓@個問題的看法。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5年浙江省課改區(qū)中考試題)
[經(jīng)典考題解讀]
[題型分析]
胡楊的堅忍、昂揚,壯麗、永恒,震撼了作者,滋潤了作者,于是,有了這篇深深震撼我們的美文。命題者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shè)題,各小題的考查點分別是:1.詞語理解:特定語境中詞語的特殊含義;2.段意理解:文章的思路,特定段落中語言的深層含義,聯(lián)想與想象,理解與積累;3.句意理解:語言的理解、分析、揣摩、品味,學習過程中的方法、習慣;4.文意理解:在整體感知基礎(chǔ)上提取、歸納、概括信息;5.個性化閱讀的情感體驗。
[思路突破]
初步感知全文大意,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試題的基本考查點,是準確答題的第一步。在作答過程中,審準題眼,明確試題的指向非常重要。
具體而言,第1題的題眼是:“蒼涼”、“壯麗”的“具體表現(xiàn)”,試題指向是:“在此段中”。抓住題眼,順著指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第2題的指向是“第⑨段”,題眼是“劬勞”、“艱辛”、“驍勇”、“剛正”,而這些正是“胡楊林”的特點,如果讀懂了文章,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就能準確答題。要注意的是,這個題的考點是段意理解,段意理解類試題,要順著試題指向,理清上下自然段的關(guān)系。這個題指向在“第⑨段”,答題點卻在第⑧、第⑨兩個自然段,要能夠順利解答,并保證得滿分,就不能顧此失彼。
第3題的題干,給了考生以下幾個重要信息:(1)文章右邊的兩個“示例”,是入門的抓手。解答時要認真對它進行分析。(2)批注可從三個角度任選一個。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揚長避短。但要注意的是,語言、內(nèi)容、表達作用,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孤立地從一個角度去答題,是很困難的,選準一個角度,也只能是側(cè)重而已。(3)要依據(jù)題干的指向,從文中找到要求批注的句子,再模仿“示例”的模式,選準答題角度,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答題。答題時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的規(guī)律,聯(lián)系上下文去理解、揣摩和品味。
第4題,透過“除外形和生長環(huán)境外”,可以明確考查點在對胡楊樹內(nèi)在精神品質(zhì)的理解把握上。答這類題,要立足于文章整體,立足于全文表現(xiàn)作者的情感?!敖Y(jié)合文章內(nèi)容具體回答”,表明了答案不能抽象,必須有具體精神品質(zhì)體現(xiàn)的點。
第5題是開放性試題,只要植根于文本基礎(chǔ)上的個性化感情和體驗,都是符合題意的。答題時要注意的是:(1)理解感悟不能離開文本內(nèi)容。(2)要圍繞成長和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回答。(3)要結(jié)合作品聯(lián)系自己熟悉的生活實際。(4)回答問題觀點要鮮明。要選擇好讓你受到啟迪的點,調(diào)動自己的積累,有條理地談出你自己的理解和啟迪。要注意保持觀點和材料的統(tǒng)一。
[常見失誤]
不認真審題,抓不住題眼,忽略試題指向是閱讀解題失誤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主觀題的表述語言不嚴密,啰唆且不得要領(lǐng)。
第1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離開語境,孤立地解釋“蒼涼”和“壯麗”的含義;或者離開答題指向,漫無自的地找“具體”,不能準確提取信息。第2題常見失誤是抓不住題眼,忽略指向段上下的聯(lián)系,只有感性認識缺乏理性思考,不能準確而全面地歸納概括有效信息。第3題是半開放性試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離開語言環(huán)境,離開對文章的整體感悟,把批注對象從文章中抽出來,孤立地理解、分析和品味,只看到句子遣詞造句好在哪里,為什么好就說不上來了,這樣,當然也就得不到滿分了。解答第4題,容易出現(xiàn)的失誤是:(1)答案不完整,只答了“精神”或者“品質(zhì)”;(2)忽略題意,答案超出題目要求,例如:胡楊能在惡劣的環(huán)境生長,胡楊卓爾不群的外形特征等。回答第5題時的失誤主要是:離開文本談自己的看法,語言不簡潔,不連貫。
[答案呈現(xiàn)]
1.蒼涼:無休無止的干旱瘦瘠、無始無終的沙塵風暴;壯麗:胡楊巨帚般的樹冠撐天摩云,濃濃的翠綠在天幕上寫意般地勾勒出波濤似的線條,巍巍身子將腳下的戈壁綠地護衛(wèi)得嚴嚴實實。
2.因為胡楊和這些人都具有不畏劬勞艱辛、驍勇剛正的特點,作者睹物思人,所以才會憶起這些人。
3.示例:(1)這個比喻句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八月南疆熱浪滾滾的氣候特點。或:突出了胡楊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或:“碩大無朋”一詞寫出了戈壁灘一望無涯的特點。
(2)句中的“一馬當先”、“躍”表明了作者急于走近胡楊、體味胡楊的心情。
4.胡楊磐石般的信念以及它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堅忍、昂揚、壯麗、永恒的特點。
5.示例:胡楊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即使生存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只要有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也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