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è)知識:中國玉器之最

字號:

1,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一件玉制品是:距今8000年前,山西湖縣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所出土的用水晶制的小石刀。
    2,我國至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裝飾用彩石玉器是距今70000-68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璜、珠、墜等。
    3,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俏色玉器是:距今3000年前,殷商時代,河南安陽小屯村北出土的營玉鱉,巧妙地把握玉料的自然色澤和紋理特點,將原有黑褐色皮保留下來琢成鱉的背甲,頭、腹、足均為青白色,黑色雙目和白爪上都留著黑色爪尖,從而把玉鱉表現(xiàn)得更為真實、神韻天成,妙趣橫生。
    4,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翡翠制品是:北京明定陵中出土的翡翠如意(公元1368=1644年)。
    5,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年代最早的漢代玉器是:元帝渭陵附近出土的縷空羊脂白玉、仙人奔馬、玉熊玉鷹、玉避邪皆以和田玉制成。
    6,自古以來,我國的一件玉制品是《大禹治水圖》玉山,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寶館,為青白玉,高224厘米,寬96厘米,重約5300多公斤,由清代揚州玉工制作,前后共用了10年時間完成。
    7,中國最早的大件玉器是:元代《瀆山大玉海》,現(xiàn)存置在北京團城玉弓亭內,重3500公斤,高0.7米,直徑1.35米,橢園形經圍4.93,底深0.55米,壁厚0.22米,醞酒三十余擔,傳為忽必烈醞酒器物。
    8,明代末期的陸子岡是我國最的琢玉大師。
    9,我國最早的一部金石學圖錄是寬闊代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
    10,我國第一部專門的玉器目錄是元代的《古玉圖》,成書于1341年。
    11,我國第一部古玉學術研究專著是清光緒15年(1889年)吳一薇編撰的《古玉圖考》。
    12,我國近*古學興起后的第一部運用發(fā)掘出土玉器并參證古文獻進行論述的重要著作是近*古學家郭寶鈞先生所編撰的《古玉新詮》。
    13,中國的玉王是1984年遼寧岫巖縣內采掘到我國的一塊玉石王,需要有15個成年人拉手才能圍上,長7.55米,寬6.95米,高5.7米,體積106.8立方米,重量為267.76噸,形狀不規(guī)則,質地細膩,有深綠、綠、淺綠、紅、黃、黑六種顏色。
    14,中國的水晶王是屹立在北京中國地質博物館院內的重達3.5噸的水晶大王,1958年出土于江蘇東??h房山鎮(zhèn)拓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