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一個尋租行為發(fā)生的例子是( ?。?BR> A.一家公司設法增加在自己所有的財產上的租金;
B.政府設法剝奪一家公司的壟斷租金;
C.政府設法找出一家公司壟斷租金的大小;
D.公司投入資源去勸說政府阻止新公司進入它的行業(yè)。
22、 如果一個市場上,一種商品相對社會產量來說,處于供給不足狀態(tài),這說明存在( ?。?BR> A.正外部經濟效果;
B.信息不完全;
C.負外部經濟效果;
D.逆向選擇。
23、 科斯定理的一個局限性是( )。
A.當存在大量廠商時;
B.假設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當普遍擁有產權時才成立;
D.交易成本很高時不成立。
24、 私人物品與公共產品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公共使用的;
C.前者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D.前者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二、多選題:
25、 某一經濟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是指該活動的( )。
A 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
C 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D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26、 某一經濟活動存在外部經濟效果是指該活動的( )。
A 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B 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
C 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D 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
27、 政府提供的物品( )公共物品。
A 一定是;
B 不都是;
C 大部分是;
D 少部分是
28、 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當市場價格處于廠商的平均成本最低點時,廠商將 ( ) 。 A 、獲得利潤
B 、 不能獲得利潤
C 、虧損
D 、獲得正常利潤
E 、無法確定
29、 導致市場失靈的因素有( ?。?。
A.壟斷;
B.外部影響;
C.公共物品;
D.政府干預;
E.信息不對稱。
30、 糾正外部影響所造成的資源配置不當,可采用如下方法( ?。?。
A.使用稅收和津貼;
B.規(guī)定財產權;
C.企業(yè)合并;
D.制定反托拉斯法。
B.政府設法剝奪一家公司的壟斷租金;
C.政府設法找出一家公司壟斷租金的大小;
D.公司投入資源去勸說政府阻止新公司進入它的行業(yè)。
22、 如果一個市場上,一種商品相對社會產量來說,處于供給不足狀態(tài),這說明存在( ?。?BR> A.正外部經濟效果;
B.信息不完全;
C.負外部經濟效果;
D.逆向選擇。
23、 科斯定理的一個局限性是( )。
A.當存在大量廠商時;
B.假設存在很大的交易成本;
C.只有當普遍擁有產權時才成立;
D.交易成本很高時不成立。
24、 私人物品與公共產品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
A.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公共使用的;
C.前者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D.前者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則沒有。
二、多選題:
25、 某一經濟活動存在外部不經濟是指該活動的( )。
A 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
B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
C 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D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26、 某一經濟活動存在外部經濟效果是指該活動的( )。
A 私人利益大于社會利益
B 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
C 私人利益小于社會利益
D 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
27、 政府提供的物品( )公共物品。
A 一定是;
B 不都是;
C 大部分是;
D 少部分是
28、 在完全競爭的條件下,當市場價格處于廠商的平均成本最低點時,廠商將 ( ) 。 A 、獲得利潤
B 、 不能獲得利潤
C 、虧損
D 、獲得正常利潤
E 、無法確定
29、 導致市場失靈的因素有( ?。?。
A.壟斷;
B.外部影響;
C.公共物品;
D.政府干預;
E.信息不對稱。
30、 糾正外部影響所造成的資源配置不當,可采用如下方法( ?。?。
A.使用稅收和津貼;
B.規(guī)定財產權;
C.企業(yè)合并;
D.制定反托拉斯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