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腦膜炎是由于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腦實質所引起的炎癥,是結核病中最嚴重的病型,多見于5歲以下小兒,感染源主要是來自患有開放性肺結核的成人,傳播途徑以呼吸道為主,往往在初染結核后6個月到1年內發(fā)病,早期癥狀不典型,可表現為食欲差、逐漸消瘦、睡熟后出汗多,長期不規(guī)則的低熱,診斷治療不及時,病情逐漸加重至出現高熱抽搐、昏迷、甚至死亡。本病如未經抗結核藥物治療,病死率達100%.自卡介苗普遍接種和抗結核藥物的應用以來,結核性腦膜炎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已明顯下降。但診斷不及時和治療不當,病死率和后遺癥的發(fā)生仍然較高。因此積極預防、早期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的關鍵。
病癥:
1.早期:1-2周。性情改變,精神淡漠,低熱,不明原因的嘔吐及頭痛。
2.中期:1-2周。有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征或顱神經損害等表現。
3.晚期:1-2周。以上癥狀逐漸加重,持續(xù)驚厥或進入昏迷,反射消失,極度消瘦。
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病中最為嚴重的病型,其死亡率高(如果未予抗結核治療,病死率達100%),中、晚期病兒容易導致腦積水、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由于該病可以預防,并且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療效較好。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1)出生后即進行卡介苗預防接種,3歲、7歲、12歲時復種。
(2)避免與開放性結核病人接觸。
(3)早期及徹底治愈小兒原發(fā)性結核病。
(4)一旦發(fā)現孩子有午后低熱、多汗及性情改變、食欲減退、消瘦、易吐或頭痛等,有可能為該病的早期表現,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藥方:生石膏25、麥冬20、大青葉15、金銀花15、板藍根12、夏枯草18、菊花12、熟地10、鉤藤12、柴胡15、川連9、青蒿10、沙參15、蜈蚣2條、僵蠶12、延胡索10
[加減]:
頭痛加葛根20,蔓荊子12;
高熱加羚羊骨15(先煎);
咽干加天花粉15,石斛12;
失眠加酸棗仁12,合歡花10;
氣虛加黨參20,太子參18
病癥:
1.早期:1-2周。性情改變,精神淡漠,低熱,不明原因的嘔吐及頭痛。
2.中期:1-2周。有顱內壓增高,腦膜刺激征或顱神經損害等表現。
3.晚期:1-2周。以上癥狀逐漸加重,持續(xù)驚厥或進入昏迷,反射消失,極度消瘦。
結核性腦膜炎是結核病中最為嚴重的病型,其死亡率高(如果未予抗結核治療,病死率達100%),中、晚期病兒容易導致腦積水、癱瘓、智力低下等后遺癥。由于該病可以預防,并且如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則療效較好。因此,應注意以下幾點:
(1)出生后即進行卡介苗預防接種,3歲、7歲、12歲時復種。
(2)避免與開放性結核病人接觸。
(3)早期及徹底治愈小兒原發(fā)性結核病。
(4)一旦發(fā)現孩子有午后低熱、多汗及性情改變、食欲減退、消瘦、易吐或頭痛等,有可能為該病的早期表現,應盡早到醫(yī)院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藥方:生石膏25、麥冬20、大青葉15、金銀花15、板藍根12、夏枯草18、菊花12、熟地10、鉤藤12、柴胡15、川連9、青蒿10、沙參15、蜈蚣2條、僵蠶12、延胡索10
[加減]:
頭痛加葛根20,蔓荊子12;
高熱加羚羊骨15(先煎);
咽干加天花粉15,石斛12;
失眠加酸棗仁12,合歡花10;
氣虛加黨參20,太子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