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道系統(tǒng)解剖和生理特點

字號:

(1) 膽道:由各級膽管和膽囊組成,具有輸送貯存和濃縮膽汁的功能。膽管起始于肝臟匯管區(qū)的膽小管,它們相互匯合,逐漸形成小葉間膽管和左、右肝管,在肝門處匯合成肝總管,膽囊通過膽囊管與肝總管匯合成膽總管。
    (2) 膽囊:通常位于右鎖骨中線和第九肋軟骨交叉處,借結(jié)締組織連接,附著于肝臟的膽囊窩內(nèi),長7-9CM,寬2.5-3.5cm,容量約35-40ml,可分為底、體和頸三部。底部突出在肝臟下緣,通常指向前下方,貼近十二指腸和橫結(jié)腸,與前腹壁相連接。體部呈漏斗狀,緊貼在肝臟的膽囊窩內(nèi)。頸部在膽囊窩的最深處,常呈s狀彎曲,與膽囊管相接處有一囊狀凸出,稱為哈德門氏袋,通常膽囊結(jié)石多藏在于此。膽囊的大小、形態(tài)和位置均有較大的變異,并且與膽囊內(nèi)膽汁充盈情況和體位的改變有關。
    (3) 膽管:肝內(nèi)膽管由膽小管、小葉間膽管和左、右肝管組成。左肝管平均長1.6cm,右肝管平均長0.8cm.左、右肝管直徑為2毫米,肝內(nèi)膽管在肝臟內(nèi)呈樹枝狀分布,與相應門靜脈伴行。
    肝外膽管分為以下幾部分:
    肝總管在門靜脈右支起始部之前上方由左、右肝管匯合而成。長3-4cm,直徑0.4-0.6cm.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下行,其左為肝動脈,左后方為門靜脈。
    膽囊管由膽囊頸向左后下延續(xù)而成,長2.5-4cm直徑0.2-0.3cm.膽囊管內(nèi)的粘膜有螺旋式粘膜皺壁有節(jié)制膽汁的出入功能。
    膽總管由肝總管和膽囊管匯合而成,長7-9cm,直徑o.6-0.8cm,管壁內(nèi)含大量的彈力纖維,有一定的舒縮能力,膽總管在肝、十二指腸韌帶內(nèi)下行,位于門靜脈之前,肝動脈之右側(cè) ,下段位于十二指腸第一段和胰腺頭部之后,約2/3的人貫穿胰腺頭部,其余1/3在胰腺頭部后面的溝內(nèi),末端到達十二指腸第二段的后內(nèi)側(cè),在腸壁內(nèi)擴大形成膽道口進入腸腔。約70%膽總管壺腹部和胰管互相匯合,構(gòu)成同一出口,出口處有括約肌圍繞,謂之膽道口括約肌,出口的口徑約0.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