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北京的國立大學不該在京招生量大

字號:

人民網教育頻道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姜穎)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做客強國論壇,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談“促進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
    [今日豹子頭A]:嘉賓:同是中國人,北京人憑什么可以享受到幾百分的優(yōu)待?這種教育能平等嗎?
    [朱永新]: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因為中國大學招生一直是根據地區(qū)來進行的,不同的地區(qū)有不同的招生名額,有不同的分數標準,這是一個客觀現實。這個現實里面有不平等的因素,比如說這位網友所說的,各地之間考生錄取的分數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每一年都有很多的“高考(論壇)移民”,也有很多考生在埋怨自己“生不逢地”。
    從一個國家的推進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說,對一些邊遠地區(qū)、弱勢人群給一些特別的照顧,適當的降低高考的錄取分數線,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接受。但是,如何做得更合理,更公平,在制度設計上也還有改進的空間。譬如說,我們覺得作為國立大學,作為國家培養(yǎng)最精英、最緊缺人才的端的大學,它相對來說應該適當打破區(qū)域名額分配的這樣一個限制,也就是說在錄取的時候,盡可能做到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在就業(yè)的時候,可以采取照顧邊遠區(qū)域,定向培養(yǎng)人才的方式。
    比如說,現在我們在邊遠省份招的一些相對分數低的一些學生進入北大、清華,還不如我們把北大、清華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分配到這些省份,定向、定時服務中西部地區(qū),如果能夠滿足這樣需求的,可以免除他的各種學習費用,這樣讓我們這些地區(qū)能夠得到更好的人才。
    當然,這位網友提到的關于北京地區(qū)分數比其它區(qū)域要低的問題,這也是應該改進的。我覺得北京的國立大學,不應該在北京招生量特別大,而北京的市立大學可以以面向北京學生招生為主。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說,我是主張要盡快對我們國家的大學分類做比較合理的制度安排,分為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市立大學、私立大學。不同的大學有不同的招生政策,有不同的分數標準,有不同的價值追求,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