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航線
11月,太平洋航線運量雖較上月略有下降,但大多數(shù)公司的美西線艙位利用率仍能達到90%,并且預計年底前會出現(xiàn)一個貨運小高峰。
TSA成員已公布了2008-2009合約季的收入/成本恢復計劃,具體為:西海岸港到港及門點貨漲400美元/FEU;其他運輸,包括多式聯(lián)運及東海岸水路貨物漲600美元/FEU;計劃實施浮動燃油附加費;旺季附加費為400美元/FEU,于2008年6月1日起生效,直至10月31日,隨后視市場狀況再定。
從10月份開始,船公司就陸續(xù)為常規(guī)的淡季運力調(diào)整做準備了。新世界聯(lián)盟于12月初撤下其PS2線,周運力減少5000TEU,而現(xiàn)有的SAX 線將由目前的5艘5500TEU型船增加到6艘,以加掛PS2撤線后的港口;PS2線預計明年3月份后恢復。以往新世界聯(lián)盟通常會在冬季縮減太平洋線約 10%的運力;而今年因史無前例的成本上升,特別是燃油價格,該聯(lián)盟計劃將進一步縮減太平洋航線5%-10%的運力,且可能持續(xù)更長的時間。
遠東/歐地航線
本月,由于整個市場進入傳統(tǒng)淡季,歐地線貨量不可避免的較上月有些下滑,運價也隨之有些波動。
11月份遠東/西北歐航線市場上又增加了兩條新線。一是韓進海運與阿拉伯聯(lián)合航運于11月底合作新開一條中國/紅海/歐洲(CNX)航線,投入 8艘船舶,阿拉伯聯(lián)合航運投入2800TEU型新船,而韓進海運投入4024TEU運力。陽明11月底投入4艘4000TEU型船舶,新開AE3航線;明年一季度,K-LINE提供4艘8200TEU型船舶后,航線有望提升為周班,陽明也將提升其投入的運力至8200TEU。
由于營運成本的推高,承運人不得不上調(diào)運價來部分彌補。FEFC已公布了明年的漲價計劃,將于2008年1月份上調(diào)亞歐航線西行運價200美元/TEU-300美元/TEU,并考慮在4、7、9月再次對航線運價進行上調(diào)。
次干航線
本月,次干航線中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當屬亞澳航線。11月份的亞澳航線還處于市場旺季,整體貨量較為強勁,甚至出現(xiàn)艙位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可持續(xù)至12月初。由于運量的良好支撐,澳洲線運價也較為穩(wěn)定。東南亞/澳洲線上市場總體運力基本未變,但船公司的運營合作出現(xiàn)了重新組合。長榮退出和韓進及宏海箱運合作的新加坡/澳大利亞航線,轉(zhuǎn)而租用馬士基的東南亞/澳洲線AU3艙位,繼續(xù)維持其在該區(qū)域的服務;而川崎汽船則接替長榮加盟韓進及宏海箱運合作的新加坡/澳大利亞航線。
南非南美航線及波斯灣航線等次干航線貨量本月明顯轉(zhuǎn)淡,開始逐漸步入淡季。由于市場整體向好,承運人還是以較高的熱情布局次干航線的運力。如韓進新開遠東/中東航線FMS,投入3艘2300TEU型船舶,以周班運營,至明年中增至5艘船舶,周班運營。再如川崎汽船和商船三井將亞洲/南美西航線延伸至華北段,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近洋航線
東南亞航線的調(diào)整一直較為活躍。陽明將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線JKM拓展到東南亞,正利航業(yè)投入1艘1504TEU型船舶加入,航線共投入4艘1500-1800TEU型船舶。商船三井升級日本/東南亞航線,用3艘3600TEU-4100TEU型船舶替換3艘2600TEU- 2900TEU型船舶。
11月,太平洋航線運量雖較上月略有下降,但大多數(shù)公司的美西線艙位利用率仍能達到90%,并且預計年底前會出現(xiàn)一個貨運小高峰。
TSA成員已公布了2008-2009合約季的收入/成本恢復計劃,具體為:西海岸港到港及門點貨漲400美元/FEU;其他運輸,包括多式聯(lián)運及東海岸水路貨物漲600美元/FEU;計劃實施浮動燃油附加費;旺季附加費為400美元/FEU,于2008年6月1日起生效,直至10月31日,隨后視市場狀況再定。
從10月份開始,船公司就陸續(xù)為常規(guī)的淡季運力調(diào)整做準備了。新世界聯(lián)盟于12月初撤下其PS2線,周運力減少5000TEU,而現(xiàn)有的SAX 線將由目前的5艘5500TEU型船增加到6艘,以加掛PS2撤線后的港口;PS2線預計明年3月份后恢復。以往新世界聯(lián)盟通常會在冬季縮減太平洋線約 10%的運力;而今年因史無前例的成本上升,特別是燃油價格,該聯(lián)盟計劃將進一步縮減太平洋航線5%-10%的運力,且可能持續(xù)更長的時間。
遠東/歐地航線
本月,由于整個市場進入傳統(tǒng)淡季,歐地線貨量不可避免的較上月有些下滑,運價也隨之有些波動。
11月份遠東/西北歐航線市場上又增加了兩條新線。一是韓進海運與阿拉伯聯(lián)合航運于11月底合作新開一條中國/紅海/歐洲(CNX)航線,投入 8艘船舶,阿拉伯聯(lián)合航運投入2800TEU型新船,而韓進海運投入4024TEU運力。陽明11月底投入4艘4000TEU型船舶,新開AE3航線;明年一季度,K-LINE提供4艘8200TEU型船舶后,航線有望提升為周班,陽明也將提升其投入的運力至8200TEU。
由于營運成本的推高,承運人不得不上調(diào)運價來部分彌補。FEFC已公布了明年的漲價計劃,將于2008年1月份上調(diào)亞歐航線西行運價200美元/TEU-300美元/TEU,并考慮在4、7、9月再次對航線運價進行上調(diào)。
次干航線
本月,次干航線中表現(xiàn)最為突出的當屬亞澳航線。11月份的亞澳航線還處于市場旺季,整體貨量較為強勁,甚至出現(xiàn)艙位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可持續(xù)至12月初。由于運量的良好支撐,澳洲線運價也較為穩(wěn)定。東南亞/澳洲線上市場總體運力基本未變,但船公司的運營合作出現(xiàn)了重新組合。長榮退出和韓進及宏海箱運合作的新加坡/澳大利亞航線,轉(zhuǎn)而租用馬士基的東南亞/澳洲線AU3艙位,繼續(xù)維持其在該區(qū)域的服務;而川崎汽船則接替長榮加盟韓進及宏海箱運合作的新加坡/澳大利亞航線。
南非南美航線及波斯灣航線等次干航線貨量本月明顯轉(zhuǎn)淡,開始逐漸步入淡季。由于市場整體向好,承運人還是以較高的熱情布局次干航線的運力。如韓進新開遠東/中東航線FMS,投入3艘2300TEU型船舶,以周班運營,至明年中增至5艘船舶,周班運營。再如川崎汽船和商船三井將亞洲/南美西航線延伸至華北段,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近洋航線
東南亞航線的調(diào)整一直較為活躍。陽明將日本/韓國/中國大陸/臺灣線JKM拓展到東南亞,正利航業(yè)投入1艘1504TEU型船舶加入,航線共投入4艘1500-1800TEU型船舶。商船三井升級日本/東南亞航線,用3艘3600TEU-4100TEU型船舶替換3艘2600TEU- 2900TEU型船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