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億噸港對手變牽手劍指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字號:

5月10日下午,青島港集團公司和日照港集團公司在濟南簽約結盟,共同經營日照港集裝箱碼頭項目。據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常德傳透露,青島港與日照港投巨資,組建日青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雙方各持50%的股權。這也是自2006年9月開通日照至青島間海運直通業(yè)務以來,兩港又一次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實質性合作。
     業(yè)內專家稱,兩個億噸大港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足以在我國乃至世界航運界引起巨大震動。
     一加一大于二
     1+1>2 這是有關人士對兩港此次合作的共同評價。
     日照市市長楊軍認為,合作對于兩港來說是雙贏的結果。日照港通過與青島港聯合開發(fā)集裝箱業(yè)務,可以借鑒、引進青島港較為成熟的管理經驗、營銷網絡、廣泛的攬貨渠道、密集的航線航班和通往世界各大港口的重要渠道,有助于快速膨脹規(guī)模,提升日照港集裝箱運輸的發(fā)展水平。而青島港可以合理優(yōu)化航線、航班布局,吸引來自魯南地區(qū)、沿大陸橋地區(qū)的集裝箱運量,加大青島港國際集裝箱中轉量。
     日照港集團公司董事長杜傳志告訴記者,日照港灣闊水深,后方陸域縱深廣闊,可為臨港工業(yè)和現代物流的發(fā)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具有發(fā)展集裝箱運輸的綜合優(yōu)勢和巨大潛力。目前,日照港在我省位居次席,擁有2個大型集裝箱專用泊位,岸線長844米,前沿水深分別達到-16米至-17米,擁有40萬平方米的專業(yè)化堆場,集裝箱年通過能力可達150萬TEU(英文TwentyEquivalentUnit的縮寫。是以長度為20英尺的集裝箱為國際計量單位,也稱國際標準箱單位。通常用來表示船舶裝載集裝箱的能力,也是集裝箱和港口吞吐量的重要統(tǒng)計、換算單位)以上。但長期以來,日照港集裝箱運輸受起步較晚、沒有專業(yè)化碼頭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沒有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與青島港的合作堪稱互補共贏。
     已經連續(xù)5年沒有新碼頭建設的青島港,從2005年開始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先是與威海港合資成立了集裝箱碼頭,其后又將目光瞄準了日照港。目前,青島港在青島港區(qū)的布局分為老港、黃島和前灣三大港區(qū),集裝箱業(yè)務主要集中在前灣港區(qū),約占其總體業(yè)務比重的1/4。常德傳表示,今年將大力拓展這一業(yè)務,“青島港計劃投資逾10億元,興建兩個集裝箱泊位,設計年吞吐量為80萬標準箱。形成以青島為龍頭,威海、日照為兩翼的港口布局。”
     青威兩港合作經驗在前
     港口經濟是山東經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2005年8月舉行的山東省沿海港口工作會議上,山東提出了加快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促進半島城市群崛起和山東省半島現代化制造業(yè)基地發(fā)展的戰(zhàn)略決策。今年,在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上,省長韓寓群舊話重提,再次強調港口建設與發(fā)展的重要性,此次青島港和威海港兩港聯合正是這一戰(zhàn)略的具體體現。
     據介紹,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去年開門大吉,創(chuàng)出了威海港新港發(fā)展的歷史紀錄,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加68%,實現總收入5000萬元,今年首季同比均翻一番,顯示出青島港與威海港強強聯合的巨大優(yōu)勢和強勁活力。
     青威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初期投資1.4億元,包括兩個已建成的集裝箱專用泊位,岸線總長425米、配套堆場11萬余平方米。威海港和青島港將分別持股51%和49%,兩年內持股比例將變更為各占50%。集裝箱吞吐量預測將由今年的10多萬標準箱增至3年后的80萬標準箱。青島港與日照港的合作,優(yōu)勢會更加明顯。
     常德傳說,全省30個大小港口將來都會手拉手,實施港口資源整合,推動山東半島經濟的一體發(fā)展。
     劍指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
     青島港此番與日照港合作,還有更長遠的考慮。長期以來,天津和大連這兩個國內大港也在謀求“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與這兩個港口相比,青島港并不具有明顯優(yōu)勢。
     副省長郭兆信代表省委省政府對青島港集團和日照港集團的簽約表示祝賀。郭兆信指出,雙方的合作有利于加速青島港形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搶占東北亞及環(huán)渤海灣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制高點,形成東北亞乃至我國的港口群,新亞歐大陸的橋頭堡,推動我省經濟實現率先發(fā)展。
     青島市副市長張元福認為,此次合作,將進一步提升山東省港口集裝箱運輸水平,更好地發(fā)揮港口集群優(yōu)勢,為廣大腹地提供更加高效快捷、安全可靠、低成本的運輸服務,同時為青島港沖刺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提速。
     青島港是中國第二大港口,擁有世界上的鐵礦石碼頭、亞洲的原油碼頭和中國第三大集裝箱碼頭。2006年,青島港的貨物吞吐量為2.2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為770萬標準箱,收入超過70億元,凈利潤達到13億元。常德傳稱,預計今年的貨物吞吐量能達2.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900萬標準箱,全年收入達82億元。2008年,青島港將趕超美國的洛杉磯港口,吞吐量超過1000萬標準箱,提前完成“十一五”計劃,躋身世界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