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排水設計基本術語標準10

字號:

第6.0.2條 循環(huán)冷卻水處理設計的結垢與腐蝕方面的術語及其含義,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結垢 scale
    由于水中的微溶性鹽類沉積在換熱面上而形成的垢層。
    2. 污垢 fouling
    冷卻水系統(tǒng)中,任何不溶解物質的聚集。
    3. 生物粘泥 slime,biological fouling
    由微生物及其產(chǎn)生的粘液,與其他有機和無機雜質混在一起,粘著在物體表面的粘滯性物質。
    4. 污垢熱阻 fouling resistance
    換熱面上沉積物所產(chǎn)生的傳熱阻力。
    5. 生物粘泥量 slime content
    采用生物過濾網(wǎng)法測定的循環(huán)冷卻水中所含粘泥的濃度。
    6. 腐蝕 corrosion
    各種材料受環(huán)境介質作用而變質破壞的過程。冷卻水處理中,主要指金屬表面受電化學或微生物作用所引起的破壞。
    7. 全面腐蝕(均勻腐蝕) general corrosion
    在整個金屬表面上基本上是均勻的腐蝕。
    8. 局部腐蝕 localozed corrosion
    集中在金屬表面某些部位的腐蝕。
    9. 垢下腐蝕 under-deposit corrosion
    金屬表面沉積物產(chǎn)生的腐蝕。
    10. 點蝕 pitting
    金屬表面相對地集中在一個很小部位的局部腐蝕。
    11. 腐蝕率 corrosion rate
    單位時間內,單位面積上金屬材料損失的重量,或單位時間內,金屬材料損失的平均損失的濃度厚度。
    12. 點蝕系數(shù) pitting factor
    金屬材料或腐蝕試片的點蝕深度與重量損失計算的表面平均損失深度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