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
翡翠原料千差萬別,高檔的原料不足1000克的小塊,價值數(shù)千萬甚至超億元,幾噸重的翡翠原料可能只有每公斤幾十元,價值的差別上萬倍。也可以說,翡翠是一種不用重量來衡量其價值的寶石。正因為如此,翡翠的質(zhì)量評估更顯其重要了。
如何來評價一塊翡翠原料的質(zhì)量是許多專家研究、思考的問題。綜合現(xiàn)有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時方面來分析:
(1)顏色:
顏色是評價翡翠最重要的因素,翡翠價值的是綠色,其次是紅色、藕粉色等,顏色的好壞直接影響翡翠的價值。要考慮顏色的好壞,就要具體分析翡翠顏色是否正,濃淡是否適宜,顏色的冷暖,顏色的分布是否均勻等幾個方面。
1)翡翠顏色純正是很理想的,但自然界所產(chǎn)翡翠往往顏色是不純正的,有的偏黃,有的偏藍,有些翡翠有灰色色調(diào)。我們以純正綠色為,依次按照偏顏的強弱再劃分幾檔,這樣可大致掌握顏色的分類和檔次。
2)顏色的濃淡也很重要,顏色太濃會影響透明度,太淺太淡也不好看。一般認為,翡翠顏色以濃淡適宜為佳。隨著地區(qū)的不同,人們對顏色的濃淡也有所偏好,高緯度地區(qū)的人們一般偏愛顏色略深一些,低緯度地區(qū)的人們一般偏愛顏色略淺一些;年齡的不同對顏色的喜歡程度也會有變化,年長的人喜歡顏色偏深一些,年輕人多數(shù)喜歡顏色淺一些的;由于性格的差異,人們對顏色的喜好程度也會有區(qū)別,性格內(nèi)向的人多數(shù)喜好顏色略深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多數(shù)喜歡顏色淺一點、艷一點的。
3)翡翠顏色的冷暖色調(diào),偏黃也即暖色成份多,偏藍也即冷色成份多。顏色的偏色將關(guān)系到翡翠的艷麗程度。也有人將黑色調(diào)、灰色調(diào)的多少來描述翡翠顏色的艷麗程度,黑、灰色調(diào)越重,翡翠的顏色就越差。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將翡翠顏色的艷麗程度分級,并制定出每個級別之間的差別,這對翡翠價值的評估是很重要的。
4)在一塊翡翠上顏色的分布也很重要,顏色越均勻越好。首飾用翡翠原料的顏色的分布均勻是很重要的,有時是決定性因素。玉器用翡翠原料還要看顏色的分布特點,有些原料的綠色是分帶分布,這要看色帶的寬度、走向、形狀,色帶的分布特征將決定玉器的設(shè)計和采用的加工方法;有些原料的顏色是團塊狀的,有些是一條線,只有在研究了顏色的特點后,才能確定玉器的設(shè)計方案,直接影響到玉器的成品質(zhì)量。翡翠顏色利用得好,利用得巧,這件塊原料就得到了限度的利用,就可以限度地體現(xiàn)其價值。
(2)透明度
翡翠是巖石,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多晶體的集合體,多數(shù)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的翡翠也不可能象單晶體寶石例如祖母綠那樣透明。也許正因為如此,中國人更喜歡翡翠,就喜歡翡翠那種半透不透,水靈靈的感覺。
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的晶體顆粒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雜質(zhì)的含量等,都對其透明度有直接影響。一般翡翠行家將透明度稱為"種"、"水份"。透明度好的就是水份足,種好;透明度差的就是種差或水份很干。有些行家用很形象的詞來表達翡翠的透明度,例如:玻璃種、冰種、干青種等等。
翡翠原料的透明度越好價值越高,尤其在評價中高檔翡翠時,透明度對價值的影響往往高于顏色,有色無種一定不是高檔貨,有一定色又種好的翡翠才能成為高檔貨,也可以說,高檔翡翠一定是種好,而色好的不一定是高檔翡翠。對低檔翡翠來講,有色無種要比無色有種貴許多,在這種情況下顏色比透明度更重要。細心的評估師會總結(jié)出翡翠種好與不好之間的大致價格差,越多的統(tǒng)計計算,越有其代表性,知道不同種份的翡翠價格的差異,對評估對象的對比分析極為有用。
(3)結(jié)構(gòu)
我們這里講的翡翠結(jié)構(gòu)是指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的結(jié)晶微粒的粗細、結(jié)晶體的形狀及其組合分布方式,行家稱"底"或"地"。
一般來講,硬玉礦物結(jié)晶顆粒越小,翡翠的質(zhì)地就越細;硬玉礦物結(jié)晶體越粗大,翡翠的質(zhì)地就越不好,感覺不細膩,拋光效果就差,價格也就越低。
我們可以將翡翠的質(zhì)地大致分幾類,從非常細-細-較粗-粗-很粗這五個級別,一般好的翡翠質(zhì)地都很細,也可以根據(jù)地子的好壞,來分析翡翠原料價格的差異,研究出一般的規(guī)律來,就會較容易知道"地子"對翡翠價值影響的幅度。
(4)干凈程度
翡翠的評價象其它寶石一樣,干凈程度也直接影響其價值。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兩種。黑色瑕疵有的是以點狀分布,也有成絲和帶狀分布,主要是黑色的礦物,例如角閃石等。白色的瑕疵主要以塊狀、粒狀分布,一般稱為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以白色的硬玉、礦物和長石礦物。
在評價翡翠時要研究瑕疵的大小、分布特征,是否可以剔除等因素,是否對翡翠的質(zhì)量產(chǎn)生重大影響,影響的程度如何,綜合分析后確定對翡翠價值的影響程度。
裂紋,如果一塊翡翠料上有大的裂紋,這將大大影響其價值。影響程度要依裂紋的大小、深淺、位置等因素來判斷。
2、透閃石玉(軟玉)
透閃石玉又叫軟玉,是由透閃石礦物組成。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透閃石玉主要有四個來源,一是新疆料,二是青海料,三是遼寧岫巖河磨料,四是俄羅斯料。對玉雕專家來說,四種軟玉一眼就可以分別出來,這主要是因為四個產(chǎn)地的透閃石玉的質(zhì)地、顏色、油性有差別。
從透閃石玉的產(chǎn)出情況來分又可分為山料、子料和山流水。山料是指產(chǎn)于山上的原生礦,塊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狀,質(zhì)量不如子玉。而子料是指產(chǎn)于河床里的玉料,經(jīng)過長期的搬運作用,磨圓都很好,多數(shù)有浸染皮。山流水是指原生礦經(jīng)風化崩落,并由山洪搬運至山半腰、山腳或河床的上游,距原生礦較近,有一定磨圓,表面光滑。
在評價山料時,首先要看料的塊度大小,越大塊的越難得,價值越高。再次要看玉的白度是否好,越白越好。然后要看玉的細膩、均勻程度,是否有油性,是否溫潤,瑕疵的多少及分布情況等因素。
有些山料例如青海料,有時帶有團狀綠色,這對白玉的價值是有貢獻的,團狀的綠越正越均勻越好。有些山料有糖皮,例如青海、新疆且末、俄羅斯料有的有一層幾毫米甚至幾厘米的糖皮,如果糖皮顏色很漂亮,也會對價值有正面影響。
有的山料中有玉夾石的情況,這將大大影響玉的價值。
子料的質(zhì)量多好于山料和山流水,如果子料有很漂亮的紅皮,將對其價值有重要貢獻,原因是可利用紅皮制作成俏色絕品,還可證明這是純正的新疆子料,價值倍增。
翡翠原料千差萬別,高檔的原料不足1000克的小塊,價值數(shù)千萬甚至超億元,幾噸重的翡翠原料可能只有每公斤幾十元,價值的差別上萬倍。也可以說,翡翠是一種不用重量來衡量其價值的寶石。正因為如此,翡翠的質(zhì)量評估更顯其重要了。
如何來評價一塊翡翠原料的質(zhì)量是許多專家研究、思考的問題。綜合現(xiàn)有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時方面來分析:
(1)顏色:
顏色是評價翡翠最重要的因素,翡翠價值的是綠色,其次是紅色、藕粉色等,顏色的好壞直接影響翡翠的價值。要考慮顏色的好壞,就要具體分析翡翠顏色是否正,濃淡是否適宜,顏色的冷暖,顏色的分布是否均勻等幾個方面。
1)翡翠顏色純正是很理想的,但自然界所產(chǎn)翡翠往往顏色是不純正的,有的偏黃,有的偏藍,有些翡翠有灰色色調(diào)。我們以純正綠色為,依次按照偏顏的強弱再劃分幾檔,這樣可大致掌握顏色的分類和檔次。
2)顏色的濃淡也很重要,顏色太濃會影響透明度,太淺太淡也不好看。一般認為,翡翠顏色以濃淡適宜為佳。隨著地區(qū)的不同,人們對顏色的濃淡也有所偏好,高緯度地區(qū)的人們一般偏愛顏色略深一些,低緯度地區(qū)的人們一般偏愛顏色略淺一些;年齡的不同對顏色的喜歡程度也會有變化,年長的人喜歡顏色偏深一些,年輕人多數(shù)喜歡顏色淺一些的;由于性格的差異,人們對顏色的喜好程度也會有區(qū)別,性格內(nèi)向的人多數(shù)喜好顏色略深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多數(shù)喜歡顏色淺一點、艷一點的。
3)翡翠顏色的冷暖色調(diào),偏黃也即暖色成份多,偏藍也即冷色成份多。顏色的偏色將關(guān)系到翡翠的艷麗程度。也有人將黑色調(diào)、灰色調(diào)的多少來描述翡翠顏色的艷麗程度,黑、灰色調(diào)越重,翡翠的顏色就越差。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將翡翠顏色的艷麗程度分級,并制定出每個級別之間的差別,這對翡翠價值的評估是很重要的。
4)在一塊翡翠上顏色的分布也很重要,顏色越均勻越好。首飾用翡翠原料的顏色的分布均勻是很重要的,有時是決定性因素。玉器用翡翠原料還要看顏色的分布特點,有些原料的綠色是分帶分布,這要看色帶的寬度、走向、形狀,色帶的分布特征將決定玉器的設(shè)計和采用的加工方法;有些原料的顏色是團塊狀的,有些是一條線,只有在研究了顏色的特點后,才能確定玉器的設(shè)計方案,直接影響到玉器的成品質(zhì)量。翡翠顏色利用得好,利用得巧,這件塊原料就得到了限度的利用,就可以限度地體現(xiàn)其價值。
(2)透明度
翡翠是巖石,是以硬玉礦物為主的多晶體的集合體,多數(shù)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的翡翠也不可能象單晶體寶石例如祖母綠那樣透明。也許正因為如此,中國人更喜歡翡翠,就喜歡翡翠那種半透不透,水靈靈的感覺。
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的晶體顆粒大小、排列方式以及雜質(zhì)的含量等,都對其透明度有直接影響。一般翡翠行家將透明度稱為"種"、"水份"。透明度好的就是水份足,種好;透明度差的就是種差或水份很干。有些行家用很形象的詞來表達翡翠的透明度,例如:玻璃種、冰種、干青種等等。
翡翠原料的透明度越好價值越高,尤其在評價中高檔翡翠時,透明度對價值的影響往往高于顏色,有色無種一定不是高檔貨,有一定色又種好的翡翠才能成為高檔貨,也可以說,高檔翡翠一定是種好,而色好的不一定是高檔翡翠。對低檔翡翠來講,有色無種要比無色有種貴許多,在這種情況下顏色比透明度更重要。細心的評估師會總結(jié)出翡翠種好與不好之間的大致價格差,越多的統(tǒng)計計算,越有其代表性,知道不同種份的翡翠價格的差異,對評估對象的對比分析極為有用。
(3)結(jié)構(gòu)
我們這里講的翡翠結(jié)構(gòu)是指組成翡翠的硬玉礦物的結(jié)晶微粒的粗細、結(jié)晶體的形狀及其組合分布方式,行家稱"底"或"地"。
一般來講,硬玉礦物結(jié)晶顆粒越小,翡翠的質(zhì)地就越細;硬玉礦物結(jié)晶體越粗大,翡翠的質(zhì)地就越不好,感覺不細膩,拋光效果就差,價格也就越低。
我們可以將翡翠的質(zhì)地大致分幾類,從非常細-細-較粗-粗-很粗這五個級別,一般好的翡翠質(zhì)地都很細,也可以根據(jù)地子的好壞,來分析翡翠原料價格的差異,研究出一般的規(guī)律來,就會較容易知道"地子"對翡翠價值影響的幅度。
(4)干凈程度
翡翠的評價象其它寶石一樣,干凈程度也直接影響其價值。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兩種。黑色瑕疵有的是以點狀分布,也有成絲和帶狀分布,主要是黑色的礦物,例如角閃石等。白色的瑕疵主要以塊狀、粒狀分布,一般稱為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以白色的硬玉、礦物和長石礦物。
在評價翡翠時要研究瑕疵的大小、分布特征,是否可以剔除等因素,是否對翡翠的質(zhì)量產(chǎn)生重大影響,影響的程度如何,綜合分析后確定對翡翠價值的影響程度。
裂紋,如果一塊翡翠料上有大的裂紋,這將大大影響其價值。影響程度要依裂紋的大小、深淺、位置等因素來判斷。
2、透閃石玉(軟玉)
透閃石玉又叫軟玉,是由透閃石礦物組成。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透閃石玉主要有四個來源,一是新疆料,二是青海料,三是遼寧岫巖河磨料,四是俄羅斯料。對玉雕專家來說,四種軟玉一眼就可以分別出來,這主要是因為四個產(chǎn)地的透閃石玉的質(zhì)地、顏色、油性有差別。
從透閃石玉的產(chǎn)出情況來分又可分為山料、子料和山流水。山料是指產(chǎn)于山上的原生礦,塊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狀,質(zhì)量不如子玉。而子料是指產(chǎn)于河床里的玉料,經(jīng)過長期的搬運作用,磨圓都很好,多數(shù)有浸染皮。山流水是指原生礦經(jīng)風化崩落,并由山洪搬運至山半腰、山腳或河床的上游,距原生礦較近,有一定磨圓,表面光滑。
在評價山料時,首先要看料的塊度大小,越大塊的越難得,價值越高。再次要看玉的白度是否好,越白越好。然后要看玉的細膩、均勻程度,是否有油性,是否溫潤,瑕疵的多少及分布情況等因素。
有些山料例如青海料,有時帶有團狀綠色,這對白玉的價值是有貢獻的,團狀的綠越正越均勻越好。有些山料有糖皮,例如青海、新疆且末、俄羅斯料有的有一層幾毫米甚至幾厘米的糖皮,如果糖皮顏色很漂亮,也會對價值有正面影響。
有的山料中有玉夾石的情況,這將大大影響玉的價值。
子料的質(zhì)量多好于山料和山流水,如果子料有很漂亮的紅皮,將對其價值有重要貢獻,原因是可利用紅皮制作成俏色絕品,還可證明這是純正的新疆子料,價值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