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砂井間距選用的依據(jù)是( )。
A.井徑大小
B.井徑比
C.加載速率
D.砂料滲透系數(shù)
2.確定砂井深度可不考慮的因素是( )。
A.砂井的間距
B.地基土最危險滑移面
C.建筑物對沉降量的要求
D.壓縮土層的厚度
3.(略)
4.計算CFG樁復(fù)合地基承載力時,樁間土承載力應(yīng)進行折減,這是因為( )。
A.CFG樁施工時樁間土的擾動
B.CFG樁樁體變形較小,樁間土承載力不能充分發(fā)揮
C.在樁與基礎(chǔ)之間采用了褥墊層,樁體分擔(dān)了較多的荷載
D.樁的置換率較大,樁間土承擔(dān)的荷載較小
5.粉煤灰墊層施工時,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范圍。
A.含水量wop±1%
B.含水量wop±2%
C.含水量wop±3%
D.含水量wop±4%
6.某場地采用振沖樁處理,按等邊三角形布樁,樁徑1000mm,樁距2000mm,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為120kPa,樁體承載力特征值為250kPa,處理后場地復(fù)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kPa。
A.150
B.155
C.160
D.165
7.某場地黏性土,地基土強度較低,采用振沖法處理,面積置換率為35%,樁間土壓縮模量為6MPa,處理后復(fù)合地基模量應(yīng)為( )MPa。
A.8.1
B.10.2
C.12.3
D.14.4
8.某松散砂土地基采用砂石樁處理,砂土孔隙比為0.96,最小孔隙比為0.72,天然孔隙比為0.90,如采用等邊三角形布樁,樁徑600mm,樁距為2.0m,不考慮振動下沉管密實作用擠密后砂土的相對密度為( )。
A.0.75
B.0.78
C.0.85
D.0.88
9.振沖置換法適用于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 )kPa的黏性土、粉土、飽和黃土和人工填土地基
A.10
B.20
C.30
D.40
10.某一不排水抗剪強度cu=25kPa的黏性土地基,采用振沖法地基處理,已測得樁土間的壓縮模量Es=1.7MPa,并已知置換率m=0.25,樁土應(yīng)力比n=3,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范》(JGJ79-2002)確定的復(fù)合土層壓縮模量Esp最接近( )IVIPa。
A.2.65
B.2.60
C.2.55
D.2.50
11.振沖法是利用振動和壓力水沖加固地基的一種方法。在砂土地基中其主要作用是( )。
A.振沖擠密
B.振沖置換
C.振沖壓實
D.振沖固結(jié)
12.當(dāng)采用振沖置換法中的碎石樁法處理地基時,樁的直徑常為( )m。
A.0.5~1.0
B.0.8~1.2
C.1.0~1.5
D.1.2~1.8
13.不加填料的振沖密實法僅適用于處理( )地基。
A.黏粒含量小于10%的粗砂
B.中砂
C.黏土
D.人工填土
14.對飽和松砂地基,宜采用( )處理來提高抗液化能力。
A.振動壓密法
B.重錘夯實法
C.換土墊層法
D.振沖法
15.振沖法在黏性土地基中的作用主要是( )。
A.振沖擠密
B.振沖置換
C.振沖壓實
D.振沖固結(jié)
16.在砂石樁法施工中,砂石樁直徑應(yīng)根據(jù)地基土質(zhì)情況和成樁設(shè)備等因素確定,規(guī)范規(guī)定,可采用的直徑為( )mm。
A.150~300
B.300~800
C.450~1000
D.600~1200
17,碎石樁和砂樁或其他粗顆粒土粒,由于樁體材料間無粘結(jié)強度,統(tǒng)稱為( )。
A.柔性材料樁
B.剛性材料樁
C.加筋材料樁
D.散體材料樁
1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范》規(guī)定砂石樁的間距應(yīng)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對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樁直徑的( )倍。
A.2
B.4.5
C.6
D.8
19.如采用大量、密集和快速施工的擠密砂樁來加固淤泥質(zhì)土地基,則結(jié)果將是( )。
A.砂樁樁體一般難以連續(xù)完整成形或樁長不足
B.淤泥土的變形將比加固前明顯減少
C.砂樁樁體成形好
D.淤泥土的結(jié)構(gòu)不受破壞
20.砂石樁樁長不宜小于( )m。
A.1
B.2
C.3
D.4
21.在工程中,CFG樁復(fù)合地基的褥墊層厚度一般取為( )cm。
A.5,10
B.15~30
C.30~50
D.50~100
22.CFG樁處理地基在竣工驗收時,樁身完整性可采用低應(yīng)變動力試驗法,抽查數(shù)量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 )。
A.5%
B.10%
C.15%
D.20%
23.CFG樁處理地基,當(dāng)用管內(nèi)泵壓混合料時,坍落度宜為( )mm。
A.60~80
B.80~100
C.120~160
D.160~200
24.CFG樁處理地基時,在土層軟硬交界處樁體易產(chǎn)生縮頸,其原因極可能是( )。
A.灌人混合料時拔管過快
B.混合料坍落度太大
C.混合料坍落度太小
D.樁體混合料離析
25.CFG樁樁體可不配筋(抗水平力)的緣由是( )。
A.CFG樁復(fù)合地基主要是通過基礎(chǔ)與褥層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水平力,褥墊層是散體結(jié)構(gòu),傳遞到樁體的水平力較小
B.CFG樁體本身具有很強的抗水平荷載能力
C.傳遞到樁體的水平力雖然很大,但是荷載可以擴散
D.在荷載作用下,樁承擔(dān)較多荷載,隨時間增長,樁體產(chǎn)生一定沉降,但荷載逐漸向樁體轉(zhuǎn)移
答案:
1.B 2.A (略) 4.B 5.D 6.A 7.C 8.D 9.B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B 17.D 18.B 19.A 20.D 21.B 22.B 23.D 24.A 25.A
1.砂井間距選用的依據(jù)是( )。
A.井徑大小
B.井徑比
C.加載速率
D.砂料滲透系數(shù)
2.確定砂井深度可不考慮的因素是( )。
A.砂井的間距
B.地基土最危險滑移面
C.建筑物對沉降量的要求
D.壓縮土層的厚度
3.(略)
4.計算CFG樁復(fù)合地基承載力時,樁間土承載力應(yīng)進行折減,這是因為( )。
A.CFG樁施工時樁間土的擾動
B.CFG樁樁體變形較小,樁間土承載力不能充分發(fā)揮
C.在樁與基礎(chǔ)之間采用了褥墊層,樁體分擔(dān)了較多的荷載
D.樁的置換率較大,樁間土承擔(dān)的荷載較小
5.粉煤灰墊層施工時,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 )范圍。
A.含水量wop±1%
B.含水量wop±2%
C.含水量wop±3%
D.含水量wop±4%
6.某場地采用振沖樁處理,按等邊三角形布樁,樁徑1000mm,樁距2000mm,樁間土承載力特征值為120kPa,樁體承載力特征值為250kPa,處理后場地復(fù)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 )kPa。
A.150
B.155
C.160
D.165
7.某場地黏性土,地基土強度較低,采用振沖法處理,面積置換率為35%,樁間土壓縮模量為6MPa,處理后復(fù)合地基模量應(yīng)為( )MPa。
A.8.1
B.10.2
C.12.3
D.14.4
8.某松散砂土地基采用砂石樁處理,砂土孔隙比為0.96,最小孔隙比為0.72,天然孔隙比為0.90,如采用等邊三角形布樁,樁徑600mm,樁距為2.0m,不考慮振動下沉管密實作用擠密后砂土的相對密度為( )。
A.0.75
B.0.78
C.0.85
D.0.88
9.振沖置換法適用于處理不排水抗剪強度不小于( )kPa的黏性土、粉土、飽和黃土和人工填土地基
A.10
B.20
C.30
D.40
10.某一不排水抗剪強度cu=25kPa的黏性土地基,采用振沖法地基處理,已測得樁土間的壓縮模量Es=1.7MPa,并已知置換率m=0.25,樁土應(yīng)力比n=3,按《建筑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范》(JGJ79-2002)確定的復(fù)合土層壓縮模量Esp最接近( )IVIPa。
A.2.65
B.2.60
C.2.55
D.2.50
11.振沖法是利用振動和壓力水沖加固地基的一種方法。在砂土地基中其主要作用是( )。
A.振沖擠密
B.振沖置換
C.振沖壓實
D.振沖固結(jié)
12.當(dāng)采用振沖置換法中的碎石樁法處理地基時,樁的直徑常為( )m。
A.0.5~1.0
B.0.8~1.2
C.1.0~1.5
D.1.2~1.8
13.不加填料的振沖密實法僅適用于處理( )地基。
A.黏粒含量小于10%的粗砂
B.中砂
C.黏土
D.人工填土
14.對飽和松砂地基,宜采用( )處理來提高抗液化能力。
A.振動壓密法
B.重錘夯實法
C.換土墊層法
D.振沖法
15.振沖法在黏性土地基中的作用主要是( )。
A.振沖擠密
B.振沖置換
C.振沖壓實
D.振沖固結(jié)
16.在砂石樁法施工中,砂石樁直徑應(yīng)根據(jù)地基土質(zhì)情況和成樁設(shè)備等因素確定,規(guī)范規(guī)定,可采用的直徑為( )mm。
A.150~300
B.300~800
C.450~1000
D.600~1200
17,碎石樁和砂樁或其他粗顆粒土粒,由于樁體材料間無粘結(jié)強度,統(tǒng)稱為( )。
A.柔性材料樁
B.剛性材料樁
C.加筋材料樁
D.散體材料樁
18.《建筑地基處理技術(shù)規(guī)范》規(guī)定砂石樁的間距應(yīng)通過現(xiàn)場試驗確定,對粉土和砂土地基,不宜大于砂石樁直徑的( )倍。
A.2
B.4.5
C.6
D.8
19.如采用大量、密集和快速施工的擠密砂樁來加固淤泥質(zhì)土地基,則結(jié)果將是( )。
A.砂樁樁體一般難以連續(xù)完整成形或樁長不足
B.淤泥土的變形將比加固前明顯減少
C.砂樁樁體成形好
D.淤泥土的結(jié)構(gòu)不受破壞
20.砂石樁樁長不宜小于( )m。
A.1
B.2
C.3
D.4
21.在工程中,CFG樁復(fù)合地基的褥墊層厚度一般取為( )cm。
A.5,10
B.15~30
C.30~50
D.50~100
22.CFG樁處理地基在竣工驗收時,樁身完整性可采用低應(yīng)變動力試驗法,抽查數(shù)量不少于總樁數(shù)的( )。
A.5%
B.10%
C.15%
D.20%
23.CFG樁處理地基,當(dāng)用管內(nèi)泵壓混合料時,坍落度宜為( )mm。
A.60~80
B.80~100
C.120~160
D.160~200
24.CFG樁處理地基時,在土層軟硬交界處樁體易產(chǎn)生縮頸,其原因極可能是( )。
A.灌人混合料時拔管過快
B.混合料坍落度太大
C.混合料坍落度太小
D.樁體混合料離析
25.CFG樁樁體可不配筋(抗水平力)的緣由是( )。
A.CFG樁復(fù)合地基主要是通過基礎(chǔ)與褥層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水平力,褥墊層是散體結(jié)構(gòu),傳遞到樁體的水平力較小
B.CFG樁體本身具有很強的抗水平荷載能力
C.傳遞到樁體的水平力雖然很大,但是荷載可以擴散
D.在荷載作用下,樁承擔(dān)較多荷載,隨時間增長,樁體產(chǎn)生一定沉降,但荷載逐漸向樁體轉(zhuǎn)移
答案:
1.B 2.A (略) 4.B 5.D 6.A 7.C 8.D 9.B 10.C 11.A 12.B 13.A 14.D 15.B 16.B 17.D 18.B 19.A 20.D 21.B 22.B 23.D 24.A 2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