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詞匯收藏:美國大選熱門詞匯精選 (一)

字號:

1.red states/blue states(紅州/藍州)
    共和黨支持率較高的州在大選地圖上用紅色標示,藍色則代表民主黨
    2.Two Americas(兩個美國)
    民主黨候選人克里在大選中,指責現(xiàn)任總統(tǒng)布什的經(jīng)濟政策導致美國社會出現(xiàn)嚴重分化。克里說他眼里有兩個美國:一個富人的美國和一個窮人的美國。
    3.Incivility(粗野)
    毫無疑問,這個單詞也與美國大選有直接聯(lián)系,它是許多美國電視評論員在評價兩位總統(tǒng)候選人的三場電視辯論時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4.預選會議(Caucus)
    特指以促進政治上或組織上的變化為目的的聚會。在美國選舉政治中,這個詞專指在提名總統(tǒng)候選人的過程中,黨的地方活動人士舉行的會議。
    所謂"分層"預選會議制,是指政黨地方活動人士在地方選區(qū)會議上選出參加高一級行政區(qū)會議的代表,這一級代表再選出參加州一級會議的代表,最后由州級會議代表選出參加本黨全國提名代表大會的代表。預選會議制旨在通過選出支持某一候選人的代表來表明政黨在各州內的黨員所希望推舉的本黨總統(tǒng)候選人。這種做法使決定總統(tǒng)候選人的程序始于基層,因此將總統(tǒng)提名程序民主化。
    5.燕尾提舉力(Coattails)
    從舊時紳士長禮服后下擺"燕尾"一詞引申而來,在美國政治中,指一位在職民選官員或競選公職的候選人利用自己的聲望給本黨其他候選人增加勝選機會的能力──好似讓別人受其燕尾之提舉,順勢走向勝利。
    6.會后彈升(Convention bounce)
    在共和黨或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完成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的幾天內出現(xiàn)的這位候選人在民意調查中聲望上升的現(xiàn)象。
    7.辯論(Debate)
    近年在美國政治中,往往指由電視現(xiàn)場傳播的總統(tǒng)或副總統(tǒng)候選人間的辯論;他們通過回答媒體或觀眾的提問來闡述自己和自己政黨的立場觀點。
    8. 分掌政府(Divided government)
    通常指白宮由一個政黨控制(即總統(tǒng)是這個黨的成員),而國會參、眾兩院中的至少一院由對立派政黨控制(即其成員占多數(shù))的局面。這種情形也會出現(xiàn)在州政府,即州長屬于一個黨,而控制州議會的是另一個黨。分掌政權是美國政體的常見現(xiàn)象,從歷史效果來看,它有利于避免激進的變化,并促使兩黨政治家在立法提案問題上做出妥協(xié)。
    9.選舉團(Electoral College)
    當美國選民前往投票站投票選舉總統(tǒng)時,很多人認為己是在直接選舉總統(tǒng)。但美國采用的是十八世紀憲法定下的選舉團制度,因此,嚴格地講,情況并非如此。選舉團是一組"選舉人"的總稱,他們由各州黨員在州內提名產生。
    在大選日,選民實際是把票投給承諾支持某位總統(tǒng)候選人的"選舉人"。哪位候選人贏得的選民票數(shù)最多,支持這位候選人的"選舉人"就將作為這個州的代表,出席于12月分別在各州州府舉行的選舉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的投票??偨y(tǒng)候選人必須在全國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方可當選。
    10.聯(lián)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
    負責貫徹和監(jiān)督執(zhí)行聯(lián)邦競選財務法的獨立管理機構,根據(jù)對1971年聯(lián)邦競選法的1974年修正案設立。
    11.前置(Front-loading)
    在大選進程中,將預選會議/預選選舉的日期盡量提早的做法,以便使本州的預選有助于給總統(tǒng)提名競選制造決定性勢頭,進而對最終政黨提名總統(tǒng)候選人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12.者(Front-runner)
    在競選或提名過程中被認為呼聲或最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
    13. 硬錢/軟錢(Hard money/soft money)
    分別代表受聯(lián)邦競選財務法約束和不受聯(lián)邦競選財務法約束的競選資金。硬錢受法律規(guī)定的約束,可用于對競選結果有影響的活動,也就是為具體候選人作宣傳。軟錢指不在法律管轄內的資金,只可被用于不對聯(lián)邦競選產生影響的活動──如動員選民登記、政黨建設、行政費用──以及用于州和地方選舉中。
    14.賽馬(Horse race)
    以人們觀看體育比賽時的激動情緒比喻競選活動。這個詞也指媒體對選情的報導,即往往側重候選人在民意測驗中所處的位置──好像他們是場上的賽馬──而不是候選人在競選議題上的立足點。
    15.中期選舉(Midterm election)
    在總統(tǒng)四年任期中間(即接近第二年結束時)進行的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選舉。其結果經(jīng)常被視為是對總統(tǒng)前兩年政績的全民公決。中期選舉改選參議院部份席位和眾議院全部席位,同時也改選州和地方政府的許多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