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TEF水平測試中的跨文化因素

字號:

記者從法國駐上??傤I(lǐng)事館文化教育處了解到,由于考試全部實行網(wǎng)絡報名,因此法國語言與學術(shù)評估中心根據(jù)報名人數(shù)來安排考試時間,每年7、8月是中國學生參加TEF考試的高峰時間,從考試的結(jié)果來看,近年來中國學生的法語水平有所提高,但也暴露出中國學生為考法語而學法語的弊病。
    記者采訪了有多年法語教學經(jīng)驗的上海對外貿(mào)易學院江國濱后了解到,由于中法文化的差異,在法語學習過程中遇到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困難尤其明顯。雖然中國師生對TEF考試的認識逐漸深入,但在教與學上主要側(cè)重語言本身,即比較關(guān)注語法、詞語結(jié)構(gòu)等。對于語言中跨文化的差異往往認識不足,關(guān)注程度不夠。
    傳統(tǒng)的法語教學,只注意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往往導致學生在交際中的語用失誤。因此要學好法語,在重視語言知識傳授的同時,應該提高跨文化意識,在學習語言基本知識的基礎(chǔ)上,學會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和生活方式。TEF要取得好成績,除了有較好的語言基礎(chǔ),還必須重視跨文化交際,對法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江國濱以TEF考試的閱讀和聽力為例,解析了下列TEF考試中的跨文化因素起到的作用。
    解析TEF閱讀理解
    經(jīng)常聽到學生抱怨TEF閱讀理解很難,有些學生甚至說即是查出每個單詞的意思,也并不一定能讀懂一篇文章。情況確實如此。例如,在漢語中表示第一名用“桂冠”一詞,而法語則用”棕櫚(palme)”一詞,如果在考題中出現(xiàn)“palme”這個單詞,考生不知這個單詞的涵義,就答不了題。TEF測試有時不僅僅是測試考生的語言水平,有時還考查考生是否對語言中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中法文化背景相異,價值觀念不同,對話語的理解也就不同,如果不對此加以關(guān)注,結(jié)果就會造成考生不能正確判斷其言語的特定的文化涵義而導致交際失誤。所以,為了成功地實現(xiàn)跨文化的交際,考生除了要有必要的語言基本知識和聽說能力之外,還需要能正確判斷交際場合、交際目的,了解和掌握對方的文化背景,才能使交際成功。
    解析TEF錄音電話題
    TEF聽力理解部分中有12道錄音電話的題型,中法不同的文化在打電話上也存在著不同的方式。法國很多家庭喜歡使用錄音電話。TEF考試中主要列舉了法國錄音電話4種類型:家庭成員之間、朋友之間、工作業(yè)務和廣告性質(zhì)。這4種錄音電話也能透視出中法文化上的差異。在法國,家庭成員和朋友、同事之間通常稱呼名,稱呼不熟悉的人在先生、女士、小姐后加姓??忌ㄟ^對姓名、稱呼語和親屬語中的文化內(nèi)涵的分析,就能清楚地認識到這方面跨文化的差異。在準備這部分聽力時還要關(guān)注電話的內(nèi)容,了解法國人在邀請、約會、付賬、饋贈、請求、請客、推銷等行為中的跨文化差異,了解其中的一些不成文規(guī)則。考生唯有對4種法國錄音電話的交際形式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才能在聽力中應付自如。
    解析TEF民意調(diào)查題
    TEF聽力理解部分中有6道民意調(diào)查題,這道題要求考生更應該具有跨文化方面的修養(yǎng)。由于被訪人員的社會背景各不相同,考生很難通過被訪人員的職業(yè)或?qū)υ捜酥g的關(guān)系去尋找需要的背景信息,被訪人員有時會使用一些習語、諺語、俚語、委婉語、禁忌語等跨文化內(nèi)涵的詞語表達自己的看法,此外考生是在脫離說話人伴隨的手勢、臉部表情、目光接觸、身體位置、身體距離等情況下來回答相關(guān)的問題。要做好這部分聽力很重要的取決于考生跨文化交際的訓練是否到位,許多TEF考生正是由于對跨文化交際的訓練忽視和誤解導致在聽力上的失誤,如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則往往給交流雙方帶來不便,直接影響交流效果。
    目前滬上有1萬多名年輕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學習法語,從2000年起學法語的人數(shù)平均每年增長30%,其中不乏為追隨時尚或為尋求更廣闊的工作空間和機會而選擇法語之人,而出國深造則是學法語的另一個重要目的。2003年上海地區(qū)有1500-2000人留學法國,2004年預計仍會大幅增長。根據(jù)法語培訓中心和凱育法語等學校的統(tǒng)計,目前在上海各類法語培訓中心學習的學生不下五六千人,其中超過50%的人可能想留學法國,因此了解法國文化對于要在法國生活的學生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