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的臨床類型與腹股溝疝的分型

字號:

腹外疝有易復性、難復性、嵌頓性、絞窄性等類型。
    易復性疝(reducible hernia):疝內容物很容易回納入腹腔的,稱為易復性疝。易復性斜疝除腹股溝區(qū)有腫塊和偶有脹痛外,并無其它癥狀。腫塊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勞動時出現,多呈帶蒂柄的梨形,并可降至陰囊或大陰唇。用手按腫塊并囑病人咳嗽,可有膨脹性沖擊感。
    難復性疝(irreducible hernia):疝內容物不能回納或不能完全回納入腹腔內但并不引起嚴重癥狀者,稱難復性疝。疝內容物反復突出,致疝囊頸受摩擦而損傷,并產生粘連是導致內容物不能回納的常見原因。這種疝的內容物多數是大網膜。此外,有些病程長、腹壁缺損大的巨大疝,因內容物較多,腹壁已完全喪失抵擋內容物突出的作用,也常難以回納。另有少數病程較長的疝,因內容物不斷進入疝囊時產生的下墜力量,將囊頸上方的腹膜逐漸推向疝囊;這種疝稱為滑動疝,多見于右側腹股溝,也屬難復性疝。難復性斜疝臨床表現方面除脹痛稍重外,其主要特點是疝塊不能完全回納。滑動性疝除了不能完全回納外,尚有消化不良和便秘等癥狀,多見于右側,左右發(fā)病率約為1:6.嵌頓性疝(incarerated hernia):疝門較小而腹內壓突然增高時,疝內容物可強行擴張囊頸而進入疝囊,隨后因囊頸的彈性收縮,又將內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納,這種情況稱為嵌頓性或箝閉性疝。疝發(fā)生嵌頓后,如其內容物為腸管,腸壁及其系膜可在疝門處受壓,先使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腸壁瘀血和水腫,疝囊內腸壁及其系膜漸增厚,顏色由正常的淡紅逐漸轉為深紅,囊內可有淡黃色滲液積聚。于是腸管受壓情況加重而更難回納。此時腸系膜內動脈的搏動尚能觸及,嵌頓如能及時解除,病變腸管可恢復正常。常發(fā)生在斜疝,強力勞動或排便等腹內壓驟增是其主要原因。臨床上表現為插塊突然增大,并伴有明顯疼痛。平臥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腫塊回納。腫塊緊張發(fā)硬,且有明顯觸痛?!】荚嚧缶W站整理
    絞窄性疝(strangulated hernia):嵌頓如不及時解除,腸管及其系膜受壓情況不斷加重可使動脈血流減少,最后導致完全阻斷,即為絞窄性疝。此時腸系膜動脈搏動消失,腸壁逐漸失去其光澤、彈性和蠕動能力,最終變黑壞死。疝囊內滲液變?yōu)榈t色或暗紅色血水。如繼發(fā)感染,疝囊內的滲液則為膿性。感染嚴重時,可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蜂窩織炎。積膿的疝囊可自行穿破或誤被切開引流而發(fā)生糞瘺(腸瘺)。臨床癥狀多較嚴重。但在腸袢壞死穿孔時,疼痛可因疝塊壓力驟降而暫時有所緩解。因此,疼痛減輕而腫塊仍在者,不可認為是病情好轉。絞窄時間較長者,由于疝內容物發(fā)生感染,侵及周圍組織,引起疝外被蓋組織的急性炎癥。嚴重者可發(fā)生膿毒癥。
    嵌頓性疝和絞窄性疝實際上是一個病理過程的兩個階段,臨床上很難截然區(qū)分。腸管嵌頓或絞窄時,臨床上還同時伴有急性機械性腸梗阻。但有時嵌頓的內容物僅為部分腸壁,腸壁及其系膜并未進入疝囊,腸腔并未完全梗阻,這種疝稱為腸管壁疝或Richter疝。如嵌頓的疝內容物是小腸憩室(通常是Meckel憩室),則稱Littre疝。有些嵌頓腸管可包括幾個腸袢,或呈W形,疝囊內各嵌頓腸袢之間的腸管可隱藏在腹腔內,這種情況稱為逆行性嵌頓。腸管發(fā)生絞窄時,不僅疝囊內的腸管可壞死,腹腔內的中間腸袢也可壞死;有時疝囊內的腸袢尚存活,而腹腔內的腸袢已壞死。所以,在手術處理嵌頓或絞窄性疝時,必須把腹腔內有關腸袢牽出檢查,以策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