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師輔導:市場比較法

字號:

復習要點:
    1、理解和掌握市場比較法的有關概念、特點及應用范圍
    2、熟練掌握市場比較法的計算公式、步驟和各種修正方法
    3、注意各類修正方法等小考點容易出小題目
    一、市場比較法概述
    1、市場比較法的定義和基本原理
    基本含義:根據(jù)替代原則,將待估土地與在較近時期內(nèi)已經(jīng)發(fā)生交易的類似土地交易實例進行對照比較,對有關因素進行修正,得出待估土地在評估時日地價的方法。
    市場比較法以替代原則為理論基礎,因此具有現(xiàn)實性和富有說服力。還可以利用租賃實例,測算土地的租金,這就是租賃實例比較法。市場比較法更適宜于市場比較發(fā)育地區(qū)的經(jīng)常性交易的土地價格的評估。
    2、市場比較法中的有關概念
    13個概念:類似土地、比較宗地、標準宗地、估價期日、交易情況修正、容積率、區(qū)域因素、個別因素、地價指數(shù)、區(qū)域分析、同一供需圈、相鄰區(qū)域、類似區(qū)域
    3、市場比較法的基本公式
     根據(jù)實際中比較基準的不同,可分為直接比較分析和間接比較分析。
    (1)直接比較過程:以待估土地的狀況為基準,用公式表示為,
     公式1 PD=PB×A×B×D×E
    (2)間接比較過程:以一個標準宗地或條件俱佳的土地為基準,用公式表示為,
     公式2 PD=PB×A×B×C×D×E
    (3)有關指數(shù)的基值:可設比較案例宗地或待估宗地的某因素條件指數(shù)為基值100%,若待估宗地或比較案例宗地的該因素條件較優(yōu),則其條件指數(shù)〉100%,否則,其條件指數(shù)〈100%。
    (4)公式中總是以待估宗地相應因素條件指數(shù)為分子,比較案例宗地相應因素條件指數(shù)為分母(C除外)。如A=待估宗地情況指數(shù)/比較案例宗地情況指數(shù)。哪個為比較基礎,哪個就取值為100,另一方的值通過比較進行加或減。
    (5)對區(qū)域因素和個別因素修正,當因素內(nèi)存在多個不同因子影響時,可根據(jù)因子條件指數(shù)確定的途徑,分別采用積算(采用單因子與地價相關關系分析)或加和(在確定因素修正總幅度的基礎上進行因子分解)的方式確定因素條件指數(shù)。
    4、市場比較法的特點與應用范圍
    (1)市場比較法的特點:比準價格
    (2)市場比較法的使用條件
     僅適用于市場比較穩(wěn)定,有大量豐富交易案例的地區(qū),并且交易案例與待估地塊應有相關性和替代性。
    (3)市場比較法的適用范圍
    從適用條件來看,主要用于地產(chǎn)市場發(fā)達、有充足的具有替代性的土地交易實例的地區(qū);
    從評估目的和評估結果的形式來看,可直接用于評估土地的價格或價值,可用于評估土地或房地產(chǎn)的租金,可用于其他評估方法中有關參數(shù)的求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