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基本理論(一)

字號:

第一章
    五、土地估價的原則和方法(這部分內容對土地估價實務的出題很重要)
    1、土地估價概念
    概念要點:(1)土地估價必須依據(jù)土地估價的原理和方法;
    (2)土地估價必須依據(jù)充足的市場土地資料;
    (3)土地估價必須考慮政府土地政策的影響;
    (4)土地估價要充分了解評估對象地塊的各種權利狀況;
    (5)土地估價所評估出的地價是該地塊某一時點的價格。
    2、土地估價原則(前四個原則最重要)
    (1)替代原則。市場比較法以其為基礎,收益還原法也與其有較深淵源。
    (2)預期收益原則。剩余法估價及收益還原法估價中土地收益確定。
    (3)使用原則。使用應當以預測原則和變動原則為基礎。
    (4)報酬遞增、遞減原則。這一原則與使用原則密切相關。
    (5)需求與供給原則。土地有其特有的供求規(guī)律,競爭主要在需求方面進行,因此,地價不能僅根據(jù)均衡法則來決定。此外,還應考慮時間因素,作動態(tài)分析。供需原則以預期收益原則、變動原則和競爭原則為基礎。
    (6)競爭和超額利潤原則。該原則與供需原則、替代原則、使用原則密切相關,是收益還原法估價的基礎之一。
    (7)貢獻原則??蓳?jù)以通過土地及建筑物等構成因素的貢獻來估價,它是收益遞增遞減原則的應用,也是收益還原法和剩余法估價的基礎。
    (8)變動原則。土地價格形成因素經常處于變動之中。
    (9)協(xié)調原則。在土地估價時,應認真分析土地與周圍環(huán)境的協(xié)調關系。
    3、土地估價方法
    (1)基本估價法:由分為收益還原法、市場比較法、剩余法和成本逼近法
    (2)應用估價法:又稱大量估價法,是在應用基本估價方法基礎上的大范圍分析評估,該類方法的關鍵在于建立評估標準,多適用于政府管理需要而進行的政策性大量估價。此類方法包括路線價估價法、標準宗地估價法、基準地價系數(shù)修正法等。
     第二章 土地估價的基本理論
    復習要點
    1、內容比較繁雜,主要是要掌握有關基本觀點
    2、重點:地租的本質、類型,傳統(tǒng)地租理論的基本觀點及指導應用,區(qū)位理論中的概念、分類及農業(yè)區(qū)位論的基本觀點
    內容講解
    一、地租的概念及表現(xiàn)形式
    地租是直接生產者在農業(yè)(或其他產業(yè))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權借以實現(xiàn)的經濟形式。后一句是一切形式地租的共同點。
    根據(jù)地租產生的原因和條件,馬克思把資本主義地租分為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兩種基本形式。此外,還有壟斷地租、礦山地租、建筑地段地租等形式。
    資產階級經濟學對地租有兩個方面的定義,按照定義把地租分為契約地租(商業(yè)地租)和經濟地租(理論地租)兩類。近代西方經濟學擴充了地租概念,將其分為廣義地租和狹義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