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估價理論與方法學習-土地估價概述

字號:

一、地價的定義
    土地價格實際上是土地經濟價值的反映,是為購買獲取土地預期收益的權利而支付的代價,即地租的資本化。土地價格高低取決于可以獲取的預期土地收益(地租)高低。購買土地實際上是購買土地的權利。
    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土地價格的含義不同于一般土地私有制的國家,它是以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為前提、性支付的多年地租的現(xiàn)值總和,而不是土地所有權的價格。但在土地估價程序與方法上又與土地私有制國家相似。
    [例題]判斷題: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因而在土地價格的含義及估價程序與方法上不同于一般土地私有制國家。 答案:√
    二、地價的特點來源:www.examda.com
    1、表示方式不同。既可以用價格表示,還可以用租金表示。
    2、價格基礎不同。土地價格不是商品本身價值,而是土地權利和收益的購買價格。
    3、形成時間不同。土地個別差異較大,又缺乏完整的市場,價格形成時間長且相對比較困難。
    4、土地價格不是土地價值的貨幣表現(xiàn),價格高低不由生產成本決定。其產生的直接原因基于土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壟斷性。而土地的開發(fā)性價格實質是地價的附加。
    5、地價主要由地產需求決定。這不同于一般商品的價格由供求雙方決定。
    6、地價具有明顯的地區(qū)性和個別性。地價很難形成統(tǒng)一的、標準化的市場價格。
    7、地價呈明顯上升趨勢,并且上升速度往往高于一般商品。
    8、市場價格不同。土地市場不完全,需求及主觀因素的影響很大。
    9、折舊現(xiàn)象不同。土地沒有折舊,而且還有增值現(xiàn)象。但我國的情況不同。
    三、地價的分類
    1、按土地權利分類:土地權利是多個權利的集合,相應土地價格可分為所有權價格、使用權價格、租賃權價格、抵押權價格等。
    2、按土地價格形成方式分類:分為交易價格和評估價格(包括交易地價、基準地價、課稅價格)。
    3、按政府管理分類:分為申報地價、公告(示)地價。
    4、按土地價格表示方法分類:可分為土地總價格、單位面積地價、樓面地價等。
    四、影響土地價格的因素分析
    按因素與土地的關系及影響范圍分為三大因素:
    1、一般因素
    指影響地價的一般、普遍、共同因素,對地價總體水平產生影響,是決定個各地塊土地價格的基礎。又分為5個因素:
    (1)行政因素。包括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城市規(guī)劃、地價政策、稅收政策、交通管制和行政隸屬變更等。
    (2)人口因素。地價與人口密度、人口素質和家庭人口構成密切相關。
    (3)社會因素。包括政治安定狀況、社會治安狀況、房地產投機和城市化進程等。
    (4)國際因素。由國際經濟狀況和國際政治因素
    (5)經濟因素。包括經濟發(fā)展狀況、儲蓄和投資水平、財政收支與金融狀況、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物價變動和利率水平等。
    2、區(qū)域因素
    指土地所在地區(qū)的自然條件與社會、經濟條件。這些條件相結合產生的地區(qū)特性,對地區(qū)內地產價格水平有決定性影響。
    區(qū)域因素主要包括內容有地區(qū)的繁華程度、交通條件、基礎和公用設施條件、環(huán)境質量、城市規(guī)劃限制等。
    3、個別因素
    指宗地本身的條件和特征,又稱宗地因素。它是決定同一均質區(qū)域內地塊差異和地價差異的重要原因。
    個別因素包括面積、寬度、深度、形狀、坡度、宗地基礎設施條件、宗地臨街狀況、城市規(guī)劃限制和土地使用年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