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置
一、編碼方案設置
(一)編碼原則
1.標準化
2.系統(tǒng)性
3.性
4.簡明性
5.可擴展性
(二)常用編碼方法
1.順序編碼法
2.分組編碼法
3.群碼編碼法
(三)編碼方案
1.編碼級次
2.各級編碼長度的設置
二、科目設置
(一)會計科目編碼
1.科目編碼
2.科目名稱
3.助記碼
4.科目類別
5.科目性質
6.外幣核算
7.余額方向
8.數(shù)量核算
9.輔助核算
三、往來單位設置
1.客戶/供應商分類
2.客戶/供應商設置
(1)客戶/供應商的基本信息
客戶/供應商編碼、客戶名稱、客戶簡稱、所屬分類碼、所屬地區(qū)碼、客戶/供應商總公司、開票單位、稅號、法人、開戶銀行及賬號。
(2)客戶/供應商的信用信息。
信用等級、信用期限、折扣率、最后交易日期、最后交易金額、最早欠款日期、最后收款余額、當前余額
(3)客戶/供應商的聯(lián)系信息。
業(yè)務員、地址、電話
四、部門及人員設置
對職員進行設置時,需要輸入職員的編碼、姓名、所屬部門、信用額度、信用天數(shù)、信用等級等相關信息資料,以供不同子系統(tǒng)的信息共享使用。
五、存貨設置
1.存貨分類
2.存貨檔案
六、收付結算設置
1.外幣設置
2.結算方式設置
常見的函數(shù)
文本函數(shù)
1.CONCATENATE函數(shù)
2.VALUE函數(shù)
3.FIXED函數(shù)
4.LEN函數(shù)
5.REPLACE函數(shù)
6.REPT函數(shù)
7.SEARCH函數(shù)
常見的函數(shù)
邏輯函數(shù)
1.IF函數(shù)
2.AND函數(shù)
3.NOT函數(shù)
4.OR函數(shù)
一、編碼方案設置
(一)編碼原則
1.標準化
2.系統(tǒng)性
3.性
4.簡明性
5.可擴展性
(二)常用編碼方法
1.順序編碼法
2.分組編碼法
3.群碼編碼法
(三)編碼方案
1.編碼級次
2.各級編碼長度的設置
二、科目設置
(一)會計科目編碼
1.科目編碼
2.科目名稱
3.助記碼
4.科目類別
5.科目性質
6.外幣核算
7.余額方向
8.數(shù)量核算
9.輔助核算
三、往來單位設置
1.客戶/供應商分類
2.客戶/供應商設置
(1)客戶/供應商的基本信息
客戶/供應商編碼、客戶名稱、客戶簡稱、所屬分類碼、所屬地區(qū)碼、客戶/供應商總公司、開票單位、稅號、法人、開戶銀行及賬號。
(2)客戶/供應商的信用信息。
信用等級、信用期限、折扣率、最后交易日期、最后交易金額、最早欠款日期、最后收款余額、當前余額
(3)客戶/供應商的聯(lián)系信息。
業(yè)務員、地址、電話
四、部門及人員設置
對職員進行設置時,需要輸入職員的編碼、姓名、所屬部門、信用額度、信用天數(shù)、信用等級等相關信息資料,以供不同子系統(tǒng)的信息共享使用。
五、存貨設置
1.存貨分類
2.存貨檔案
六、收付結算設置
1.外幣設置
2.結算方式設置
常見的函數(shù)
文本函數(shù)
1.CONCATENATE函數(shù)
2.VALUE函數(shù)
3.FIXED函數(shù)
4.LEN函數(shù)
5.REPLACE函數(shù)
6.REPT函數(shù)
7.SEARCH函數(shù)
常見的函數(shù)
邏輯函數(shù)
1.IF函數(shù)
2.AND函數(shù)
3.NOT函數(shù)
4.OR函數(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