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夏令營再較量中國孩子可能表現(xiàn)更糟

字號:

孫云曉表示:“作為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素質教育必須得到學校、家長、社會多方面的認可和支持。因為它還涉及到社會用人制度、學校的考試評價標準,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加以改變。每個人的個性、特長不同,我們?yōu)楹尾荒芤龑Ц咧猩哌m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呢?”
    “‘中國高中生對未來有信心,更愿意積極采取行動改變現(xiàn)狀’——這一調研結果出人意料?!鼻安痪迷诒本┌l(fā)布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該研究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研究員,正是16年前讓教育界震動的《夏令營中的較量》一文的作者。
    16年前,《夏令營中的較量》通過中日兩國青少年在內蒙古草原探險夏令營中的表現(xiàn)對比,直指我國教育問題的“靶心”?!叭欢芏喈斈暝缫烟岢鰜淼膯栴},仍舊沒有起色?!睂O云曉告訴記者,在16年后的今天,如果中日兩國青少年再進行一場“草原上的較量”,中國孩子的表現(xiàn)可能會更糟!
    中國孩子學習時間長
    中日韓美高中生在休息日里,想做的事是和朋友一起玩;學習太緊張是四國高中生大的煩惱;中國高中生對未來有信心,更愿意積極采取行動改變現(xiàn)狀;中美高中生早起現(xiàn)象較多,日韓高中生晚睡現(xiàn)象較多……去年9月至10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韓國青少年開發(fā)院和美國Idea Resource System公司聯(lián)合實施“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以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yè)學校1至3年級在校生為對象,通過調查問卷形式,對其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中的各項問題進行調研。
    據(jù)孫云曉介紹,在四國高中生中,中國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在家學習時間、課外補習班或上家教的學習時間,均為長。調查比較顯示,78.3%的中國普通高中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在8小時以上。
    “四國高中生的學習都很緊張?!睂O云曉說,但從具體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中國高中生的學習時間長、負擔重,壓力也大。
    須警惕“教育荒廢”傾向
    “除了學習時間外,各國學生休息日利用時間的方式也差異較大?!闭{研報告顯示,中國高中生在休息日里做得多的三件事為:學習(29.8%)、在家休息(14.6%)和上網(wǎng)(14.1%);而美國高中生依次為:和朋友一起玩(21.3%)、看電視(10.8%)、看電影和聽音樂會等(9.2%);日本高中生依次為:體育鍛煉(20.8%)、學習(16.1%)、在家休息(14.8%);韓國高中生則是:看電視(23.1%)、和朋友一起玩(18.3%)、上網(wǎng)(14.3%)。
    “中國高中生休息日所做的,仍然是與教育相關的事,日本高中生閑暇時參加體育鍛煉多,美國高中生的閑暇生活,則多為滿足興趣或為純粹觀賞的活動,功利性少。”孫云曉分析,高中生如何利用課余時間,受很多現(xiàn)實因素影響。中國高中生由于面臨激烈的升學競爭,為增加升學機會,必須利用有限的閑暇時間,提高自己的升學競爭力。
    “只要把學習搞好了,其他的都不用管?!遍L期以來,這幾乎成了每個中國孩子耳熟能詳?shù)囊痪湓??!氨砻嫔希瑢W校、家庭、學生個人,似乎對教育空前重視,但這恰恰是一種‘教育荒廢’現(xiàn)象?!睂O云曉說,國內高中生發(fā)展權的實現(xiàn),普遍存在偏重智力發(fā)展,忽視身體、心理發(fā)展的情況,緊張的學業(yè)擠占了學生從事體育鍛煉和休閑、娛樂的機會。
    “體育活動、社會實踐對于孩子而言,不僅僅是強健體魄,同時也在訓練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質?!钡巯?,國內學生普遍缺乏這些機會,這讓孫云曉感到很無奈。
    教育評價體系亟待改變
    “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把鼓勵留給發(fā)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日本孩子的吼聲,在草原上震蕩,中國孩子的表現(xiàn),卻在我們心中壓上沉甸甸的問號……”16年前發(fā)表的《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fā)了一場關于素質教育的大討論。
    “從當年寫《夏令營中的較量》迄今,我始終認為,并非我們的孩子不行,而是我們的教育有問題?!睂O云曉說,教育的終目的,在于完善人格、健全心靈。如果僅僅把學習成績、升學指標作為惟一標尺,而忽視孩子的身體健康、生活習慣、社交情況、社會適應能力等,是非常可笑的“舍本逐末”。
    16年過去,素質教育在我國有了很大的推進,但此次調研報告仍清晰地顯示:沉重的學習負擔限制了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父母對高中生關心以學習成績?yōu)橹匦模瑢ι硇慕】岛腿姘l(fā)展關注不夠;親子溝通較少;因成績不好導致的歧視問題突出……
    “作為教育改革的一個方向,素質教育必須得到學校、家長、社會多方面的認可和支持。因為它還涉及到社會用人制度、學校的考試評價標準,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加以改變。每個人的個性、特長不同,我們?yōu)楹尾荒芤龑Ц咧猩哌m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呢?”孫云曉說,在逐步改變導向,建立以綜合素質科學評定為主導的評價體系的同時,還應加強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選擇。
    “此次調查顯示,中國高中生對未來有信心,更愿意積極采取行動改變現(xiàn)狀?!睂O云曉告訴記者,近年來若干青少年研究報告都顯示出中國孩子總體上更為自信的跡象,他認為這種樂觀、自信的態(tài)度,得益于中國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日新月異的社會生活,日趨開放的信息,以及學校與家庭中更為民主的環(huán)境,給了孩子更積極的態(tài)度和表現(xiàn)自我的欲望。
    “其實,只要給孩子機會,給他們適合的教育,我們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更好!”孫云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