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自考“工程心理學”資料(八)

字號:

第八章 控制器
    1.控制器:是操作者用以將控制信息傳遞給機器的裝置。人的效應器官與控制器構成人機系統(tǒng)的人機界面。操作者通過控制器對機器實行操縱,調整機器的工作狀態(tài),使它按預定的目標工作。
    2.控制器的種類:
    ①可以按照控制器傳遞的信息是離散的還是連續(xù)的分為:
    離散控制器:只能用來調節(jié)有限的幾種確定狀態(tài),它們可完成啟動、離散位調或數(shù)據輸入的功能。
    連續(xù)控制器:能用來調節(jié)一個連續(xù)體中的任何值,可完成數(shù)量調節(jié)和連續(xù)控制的功能。
    ②也可按操作所用的身體器官或控制行為分為:
    手控制器、足控制器、言語控制器。
    ③按控制器運動類別的不同,控制器可分為:
    旋轉控制器、擺動控制器、按壓控制器、滑動控制器和牽拉控制器。
    3.控制器編碼:是指,以適當?shù)拇碳ぷ鞔a來標志控制器的功能特點。
    控制器的編碼方式主要有:
    ①形狀編碼:編碼選用的各種形狀不宜過于復雜。為了便于譯碼,應盡可能使用與控制器的功能相聯(lián)系或相似的形狀。
    ②表紋編碼
    ③大小編碼:操作者可通過視覺或觸覺辨認控制器的大小,但一般認為,單獨用控制器大小作編碼不如形狀編碼那么有效,并且需占用較大的控制板空間。
    ④位置編碼
    ⑤操作方法編碼:
    ⑥顏色編碼:用作代碼的顏色應是操作者能絕對辨認的,應盡可能使用具有標準意義的顏色。
    ⑦標記編碼
    4.控制器主要有四種阻力:
    靜摩擦:是對初始運動的阻力,它在控制器開始移動時突然減少
    庫倫摩擦:繼續(xù)作為對滑動運動的阻力,它與位移距離、速度和加速度都無關。
    彈性阻力的大小與控制器位移距離成正比。
    粘滯阻尼以及慣性分別與控制運動的速度和加速度成正比。
    第二節(jié) 控制器的位置和排列
    5.由于人體尺寸和生物力學的特點,任何控制器都有一個操作位置和不能超越的位置容限。
    6.控制器的排列原則:
    ①重要性原則:按照每個控制器對實現(xiàn)系統(tǒng)目標的重要程度決定其位置安排的優(yōu)先權??刂破髟街匾话才诺奈恢迷胶谩?BR>    ②使用頻次原則:按照每個控制器在系統(tǒng)操作中的使用頻次多少決定位置安排的優(yōu)先權??刂破鞯氖褂妙l次越多,被安排的位置約好。
    ③功能原則:按照功能關系安排控制器的位置,將功能相近或相關的控制器組裝在一起,把同類設備功能上相似的控制器安排在相對一致的位置上。
    ④使用順序原則:對系統(tǒng)操作中使用順序固定的控制器,按照它們的使用順序安排其位置。
    頻次與重要性分數(shù)=重要性分數(shù)X權數(shù)1+使用頻次X權數(shù)2
    7.由于手有適合于操作的特點,目前使用的控制器絕大多數(shù)都是用手操作的。常用的手控制器有按鈕、肘節(jié)開關、搖式開關、旋轉選擇開關、拇指輪、旋鈕、手輪、曲柄和手柄。
    8.踏板可分為旋轉式、往復式和直動式三種。
    9.聲音控制器,也稱聲控開關。它是通過聲音傳感器將聲能轉化為電能,然后驅動一個電子開關,達到控制的目的。
    10.言語控制器,實際上是一個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言語識別裝置。它先對輸入的言語進行識別,然后按照預先編制的程序,去執(zhí)行不同的控制功能。
    11.控制-顯示比(簡稱C/D比):指控制與顯示器的動程比。對于直線運動的控制器與顯示器,動程按移動距離計算;對于需作較大旋轉運動的控制器與顯示器,動程按旋轉角或根據旋轉角計算移動距離;對于旋鈕,動程一般按旋轉次數(shù)計算。
    C/D比決定了控制器的靈敏度。C/D比高,表示控制器靈敏度低,
    連續(xù)控制器的設計應該選擇合適的C/D,因為它影響到連續(xù)控制或數(shù)量調節(jié)操作的績效。在連續(xù)調節(jié)的定位活動中往往存在粗調與細調兩種操作,粗調指大幅度移動控制器,將它快速移至所要求位置附近;細調指仔細調節(jié)控制器,將它精確地調到所要求的位置。
    12.空間兼容性:是指顯示器與控制器的空間關系,與人們對這種關系預測的一致性??刂破髋c顯示器的使用往往是一一對應的,它們的位置關系是否合適,將影響到控制器或顯示器的使用效果。
    13.運動兼容性:指控制器與顯示器的運動關系,以及控制器或顯示器的運動與系統(tǒng)輸出的關系,與人們對這些關系的預測的一致性。